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學“四史”,關鍵要用好這三種“鏡”

恩格斯說過:“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提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能為黨員幹部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把關定向,而且能夠提供科學的方法論遵循。黨員幹部必須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透視鏡”“顯微鏡”“望遠鏡”方法論功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把握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形成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自覺投身到觀察歷史、解讀歷史、指引未來的偉大實踐中。

“透視鏡”:透視歷史、透視問題、透視時代

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繫及發展規律。在“四史”學習教育中,黨員幹部要用好馬克思主義穿透外表、直抵內核、揭示本質的透視功能,透視歷史、透視問題、透視時代。

首先,用馬克思主義的“透視鏡”來透視“四史”的發展邏輯和價值旨歸。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貫穿起來就是一部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國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道路的探尋史。中國共產黨誕生前,中國人嘗試了君主立憲制、復辟帝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但都行不通。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後,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開啟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站起來”的道路;自1978年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富起來”的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起來”的道路。一部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和中國道路的探尋史,就是一部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只有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透視鏡”,才能條分縷析地透視“四史”發展的邏輯,在學習“四史”中堅定“四個自信”。

其次,用馬克思主義的“透視鏡”來透視“四史”的歷史發展脈絡。學習“四史”,可以幫助黨員幹部從歷史發展中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什麼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自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之日起,中國的發展也遭遇過挫折和挑戰,走過一些彎路。例如,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曾經犯了急於求成和“左”的錯誤;“文化大革命”期間,黨的工作重心遠離了經濟建設,國民經濟曾瀕臨崩潰邊緣。面對這些歷史問題,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透視鏡”,堅持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方法論原則和歷史辯證法來辯證地考察、評判這段歷史。只有這樣,才能在把握歷史事件及其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繫中,全面客觀地評價我們黨歷史上的人物,抓住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本質,區分中國歷史發展中的支流、現象;才能對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有一個正確認識;才能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者對黨的革命史、社會主義建設史以及改革開放史的攻擊;才能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去思考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

再次,用馬克思主義的“透視鏡”來透視“四史”發展的歷史時空,培養觀察歷史的敏銳目光。“四史”學習教育的目的,是讓黨員幹部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眼光觀察不斷變化的世界。從國際上來看,世界發展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兩條道路、兩種命運的鬥爭長期存在,特別是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風險進一步加大。從大的歷史時空跨度上透視,代表新的社會形態的社會主義發展是曲折地前進、波浪式發展、螺旋形上升的,特別是中國在世界上高舉社會主義旗幟,堅持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四史”學習教育中,我們要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

“顯微鏡”:解讀現實、剖析矛盾、辨析真偽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為我們深入分析問題提供了指南。在“四史”學習教育中,黨員幹部要用好馬克思主義條分縷析、析毫剖釐、洞若觀火的“顯微鏡”功能,解讀現實、剖析矛盾、辨析真偽。

首先,用馬克思主義的“顯微鏡”解讀現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和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時代。當前,在“四史”學習教育中,黨員幹部必須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顯微鏡”,聚焦新時代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等新的歷史境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高度的自覺和高度的自信來反思和總結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規律,從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業績中樹立歷史眼光,對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思考和把握。譬如,在當前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要堅持整體化的歷史意識,把抗擊疫情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五千年中華文明聯繫起來,在現實反思中堅定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信心,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其次,用馬克思主義的“顯微鏡”剖析現實矛盾。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充滿矛盾,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貫通於一切事物發展的始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的精神特質。從國際方面來看,世界體系存在著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保護主義和全球化的矛盾,特別是全球性疫情衝擊給世界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從國內方面來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需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隨著改革發展邁入新階段,新的問題、矛盾和挑戰必將不斷湧現。對此,黨員幹部在“四史”學習教育中,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矛盾論,深刻分析國際大勢,樹立“長線歷史觀”,既反對“崇資病”,也反對“恐資病”;條分縷析地認清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問題,運用好馬克思主義的“顯微鏡”,提高分析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本領。

再次,用馬克思主義的“顯微鏡”辨析歷史的真偽。有人藉口“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大肆宣揚歷史虛無主義。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一些人以“反思歷史”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以糾正“文化大革命”“左”的錯誤為名,“糾正”社會主義;以糾正毛澤東晚年的錯誤為名,全盤否定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更有一些人,從詆譭新中國的偉大成就發展到全盤否定中國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從醜化、妖魔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發展到貶損和否定近代中國一切進步的、革命的運動;從刻意渲染中國人的落後性,發展到否定五千年中華文明,等等。對此,黨員幹部在“四史”學習教育中,必須立足於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顯微鏡”,透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表面的、枝節的、脫離實際甚至荒唐可笑的東西,從學理上深度剖析歷史虛無主義的實質、根源、表徵和危害等,針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新觀點、新特點、新樣態進行精準分析、及時揭露和有效回擊,以提升對歷史虛無主義的鑑別力和免疫力,在揭示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上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望遠鏡”:觀大勢、定大局、謀大事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不僅能夠分析過去、指導現實,而且可以預見未來、指引未來。在“四史”學習教育中,黨員幹部要用好馬克思主義 “望遠鏡”,增強歷史眼光和世界眼光,提高觀大勢、定大局、謀大事的能力。

首先,用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觀大勢,提高歷史思維能力。觀大勢,就是要用長遠的歷史思維和寬闊的全球視野來謀劃和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在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預測歷史趨勢。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幹部在學習“四史”過程中,要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瞭望國內外發展大勢,既要用好馬克思主義的“長鏡頭”,運用歷史和發展的眼光,在歷史長河中觀察、謀劃當下事,在把握歷史規律和發展脈絡中堅定前進方向;也要用好馬克思主義的“廣鏡頭”,放眼全球,看清世情國情黨情的最新變化,順應國際新形勢,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還要用好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微鏡頭”,透過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變化趨勢,特別是要科學預判各種可能的危機點和風險點,並採取及時有效的應對之策。

其次,用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謀大局,提高戰略思維能力。古人云:“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這是說,當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發生衝突時,要以大局為重,這裡強調的不僅僅是一種顧全大局的態度,也是一種把控大局的能力。黨員幹部在“四史”學習教育中,要懂得識大局、講大局、為大局,不斷提升自己謀大局的能力。善於把本單位本部門本領域的工作放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大局中審視,從黨和國家建設的大局出發,不斷提高領導工作的方向性、原則性、系統性和創造性。面對時代重任,黨員幹部必須識大體、顧大局,從原則高度來把握具體問題,在過程的鏈條中運籌當前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有機統一的原則,反對盲人摸象、坐井觀天的工作方法,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判斷是非曲直,亦當以大局為重,克服狹隘的部門利益掣肘,破除本位主義的羈絆;對事關大局的原則問題,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

再次,用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抓大事,提高辯證思維能力。抓大事,要求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分析法,從根本的、關鍵的、主要的環節上著手抓全局性、宏觀性、戰略性問題,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躍升。黨員幹部在重大風險挑戰、重大困難考驗、重大矛盾問題面前,必須拿起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大力發揚我黨歷史上的鬥爭精神,講究鬥爭策略,勇於擔當、勇於攻堅、勇於勝利。在“四史”學習教育中,面對紛繁複雜的工作,必須學會把握主次,分清輕重緩急,把準影響全局的關鍵問題,牽住“牛鼻子”、學會“彈鋼琴”、找準“金鑰匙”,絕不能大事小事都要管、眉毛鬍子一把抓,使自己陷入事務主義的泥潭。必須要學會處理好大事與小事之間的矛盾關係,搞好統籌兼顧和平衡協調,既善於抓大放小、以大兼小,又注重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在具體的工作推進中為實現全局目標任務創造有利條件,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作者為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王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