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胞健康入手防治農作物疑難病害

植物得了病害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根本上找出发病原因,盲目幻想着找出什么特效药,频繁而不合理的喷洒高浓度化学农药,反而使作物自身的免疫力遭受破坏,结果导致越做越糟,效果更差。

从细胞健康入手防治农作物疑难病害

农作物生病其实是细胞染病、损失和坏死。细胞是生物体组成的基本结构,只有细胞健康,作物才会健康。如果细胞出了问题,病害就会随之而来。因此,要有效的防治植物病害,不但要杀菌抑菌,还必须补充植物营养,提高作物组织细胞自身的营养水平,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稳定内部环境,才能抵御外部病菌及恶劣环境带来的危害。比如茄子的青枯病以及草莓的红中柱根腐病,就是作物受到病原菌的侵害后,导致作物传导组织受到损坏,一部分具有传导功能的细胞坏死,导致营养、水分无法正常上下传输,从而诱发整株作物生长长势衰弱、病变甚至死亡。这个时候,用传统化学农药是无法解决问题,必须要在杀菌的同时补充营养,修复受损细胞和受伤作物生理功能,维持作物健壮生长,才能有效的解决病患。

从细胞健康入手防治农作物疑难病害

细胞健康与外因和内因有关,内因指的是作物本身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健壮和长势状态,外因是作物细胞所处的生态环境。

(1)作物自身生理代谢、营养状况与长势对细胞健康的影响。当作物表现出缺素状态时,植物因缺少相应酶类物质所必须营养元素,造成相应的生理代谢功能受阻,细胞营养供应不良,难以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和抵御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如作物缺钙时,会出现脐腐病、哭痘病、软腐病等病害;缺锌时,株体内的抗病毒能力下降,出现小叶、畸形症状;缺镁缺铁时,株体内的叶绿素难以生成,其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差,合成的有机营养物质少,抗病能力差。

(2)生长环境对细胞的影响。每一种作物根据自身的生理特性都有各自不同的最适宜生态环境。比如猕猴桃,原产我国北纬40度左右,海拔500-800米的山陵背阴面,比较耐阴,喜欢凉爽的气温,其根系是浅层肉质根,对土壤的透气性要求比较高,要求富含腐殖质,肥沃土壤。

从细胞健康入手防治农作物疑难病害

由于产业化种植的需求,很多作物的生长环境并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求,作物在各种逆行环境条件下,极易发生病害。

例如:高温时:水分蒸发快,细胞液浓度高,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叶片发生萎蔫症状,细胞膜易遭破坏,在有病菌的情况下,易引发病害。

遭遇水涝时,细胞液浓度低,易出现吸水膨胀现象,细胞膜易破损导致细胞死亡,诱发病害。

当作物受冻时,会导致细胞液结冰、膨胀,挤压细胞壁破损死亡,在病菌来袭时,难以抵抗而发病。

遇大风时,组织失水迅速,枝叶互相摩擦产生伤口,易被病菌感染,诱发病害。

土壤板结不透气时,根部细胞缺氧,呼吸作用不畅,产生能量传输少,易造成细胞衰弱诱发病害。

病菌感染是诱发植物病害的直接原因,真菌、细菌、病菌等侵入植物细胞后,会产生有害毒素,阻碍正常生理循环,是细胞生命活动无法正常导致死亡。#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