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在於“盯”

“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这是人们对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的共识。笔者认为:工程项目在施工生产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存在安全问题不可怕,就怕看不到、摸不准问题。因此,我们要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盯住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施工生产中的绝对安全。

要正视问题勇于盯。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要树立正确的问题观,纠正回避问题、掩盖问题、无视问题、惧怕问题等错误思想,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只要真正把解决问题当作改进工作的契机,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就能够不断自我完善。

要发现问题盯得上。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发现问题,一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决定问题意识,只有主观上有发现问题的强烈愿望,才能主动去深入挖掘问题。二要转变作风。深入施工现场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高高在上,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三要培养和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要善于从小处着手,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

要抓住问题盯得准。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诊断、分析、研究,剖析原因,透过现象找到症结所在。一要深入分析,抓住本质。二要系统分析,归类建档。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把问题梳理排队,分类归纳,区分层次,分级立档,建立“问题库”。三要突出重点,把握要害。对于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盯住要害问题。

要瞄准问题盯得紧。有的工程项目解决问题满足于开会议、发指令性件,提原则性要求多,定具体化措施少,解决的标准、进度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人,导致问题久拖不决。因此,要明确解决问题的目的、措施和责任,在此基础上制定整改推进计划,抓过程控制,对整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办,防止中途“搁浅”拖延。

要锲而不舍盯到底。盯问题最终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要锲而不舍,一盯到底,实行解决问题“消号制”。解决问题要防止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解决问题要统筹兼顾,瞻前顾后,避免一个问题解决了而引发新的问题。要标本兼治,注重综合治理,突出源头治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落实逐级负责制,分层管理,科学界定解决问题的权限。要建立问责制度,奖优罚劣,为解决问题提供保证。

要扩大范围盯反复。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通过回头看防反弹,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回查问题不是单纯地对过去问题整改的复查,而是在更高的起点上查找存在的问题,是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成果。因此,要把回查问题当作一个正视差距、自我完善的过程。

要着眼未来盯长远。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解决问题,既要盯眼前,又要盯住长远。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把握规律性,将好的经验总结提炼出来,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建立主动性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超前防范和积极应对问题的发生,形成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仁沐新项目经理部 夏文斌)


施工安全在于“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