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看房经验吧,谁还没看过10几套房啊?

谁这辈子还没看过几套房?可能看过上百套,最后只成交了一套,但看房的时间不是白白浪费的,看着看着也总结出了一套看房经。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1、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

地段好格局好环境好朝向好预算还低的房子,恭喜你,是不存在的!当然,这个不存在不是指客观上,而是结合你手头的钱来考虑的。因为大部分人买房时钱都不够用。那点可怜的预算仅供在地段偏远户型一般的房子上挑选。至于不差钱的,这样的房子是可以存在的。

2、你第一次买的房子不太会住一辈子

基于这个结论,第一条的遗憾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了。既然它不是你唯一的房子,它的最大功能就是帮你货币增值,直到一点点接近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3、别怕折腾,改善住房是有必要的

很多人的改善路径是这样的:刚工作时交通要便利,因为没车,所以在市中心买不到五十平的小公寓,等成家了有车了,换到非市中心大一点的新楼盘。等孩子入学年龄到了又搬回市中心的公寓,等孩子成家后再看看是搬到离孩子近的地方还是郊区带院子的地方养老。看起来挺折腾的,但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感受到最后选择的居住的幸福感。才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当然,换过几次房以后,你差不多也中年了,人生阅历和经验也让你趋于稳定和平静。

虽然每次换房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但最终财富的增长一定会回到房子上,你就持有了可随时变现的财务自由,或传给下一代的固定资产呢。

4、买房考虑哪些指标及权重高低

地段大于配套大于朝向格局大于物业。地段永远是第一位,要么选核心地段,要么选未来可能变成核心的地段,只要是核心地带,小一点也没关系,房子可以换大的,但好地段寸土寸金,房子卖一套少一套。好地段的房子不仅保值。居住便利性也极高。通勤购物会友出行,省去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一个人一生的无形价值。

关于这点很多人可能会反驳,因为市中心都是年代久远的老房子居多。他们看重偏远地区新房子的精装修。但我只想说,装修真的没那么重要。千万不要被装修迷惑。除了承重墙不能拆,其他格局装修都可以改,有心的话多研究一下网上的装修帖就行。实在没精力就花钱找个好的设计师分分钟让80平变100平,让小破房变豪宅。这点费用和房价比起来又算什么呢?精装修的乍眼看很奢华,但材料以次充好出问题曝光的也不少。而且都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多单调啊!

5、预算能不能超

预算肯定是要超的,没几个人买大件不超预算的,何况是房子,谁都想住大一点好一点。但预算超多少是个要牢牢把握的问题。不要因为一时贪恋和冲动,让自己背上超出负荷能力的债务,建议可以选那些需要踮踮脚尖才能够着的房子。如果跳起来也够不着,那就果断放弃吧。供房以后最开始的一两年最吃力,要有心理准备,生活方方面面都精打细算,但也别怕,后面几年慢慢压力会小。

6、摸清中介的套路

中介带你去看的房子,十有八九都是看不中的,剩下一套开价奇高。看多了你才知道,他们手里其实是有一些好房子的,但未必会给你看。你把预算告诉他们,他们就知道你的实力大概匹配什么价位的房子。心理战的套路就是他们往往先给让你看低于你预算的房子(看到看不上的那种老旧破),然后再告诉你机缘巧合最近有了一套刚挂出来的超出你预算一点点的好房子。这时候你差不多也看疲了,成交几率很大。一手楼盘也是这种情况。开发商一定会留下一些优质房源,给他们认为优质的客户。所以怎么办呢?看房时一定要有底气,买不起也要有看仔细的底气。再贵的豪宅也要淡定地看,我现在是买不起,但你怎么知道我以后也买不起?

不管有没有买到心目中的房子,总有人在过着超出你想象的生活,也总有人在鄙视你,圈层确实存在,可能几代人的努力都无法打破。房子也好,对人对事也好,看过,了解过,不一味相信,也不全盘否定。对家的幻想,是因人而异的,世界观太狭隘的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也高不到哪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