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竟成出國跳板? 施一公教授用4字回答, 太現實了!


作为我的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一直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但近来有数据显示,80%的清华毕业生会选择出国留学,而学成归国的比例还不到一半。

清华大学竟成出国跳板? 施一公教授用4字回答, 太现实了!


无数网友提出质疑,是否清华大学已经沦为出国甚至移民的“跳板”,造成大量人才外流,清华大学曾经的副校长施一公对这一现象做出的评价是4个字,即“安于享乐”。为什么施一公教授会这样说?笔者觉得主要有下面的4个原因。

一、国外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科研环境


二、物质条件优越


三、社会环境更轻松自由


四、思维惯性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这些原因是很现实,也说明名校的学生是更倾向于利己主义。“但有远志,不在当归”,时至今日,国内外的差距渐渐缩小,留学生是否归国这件事不应该与“民族存亡”、“为国效力”等词汇捆绑在一起,而是要回到它的本身,仅仅只是“个人选择”,所以我们没必要对这些留在外国的留学生道德谴责。

清华大学竟成出国跳板? 施一公教授用4字回答, 太现实了!


国家也应该搭建好留学生归国工作生活的平台,投入资金吸引海外的高精尖人才回国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