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間,晉綏軍極少有高級將領叛變,閻錫山是如何做到的?

阎锡山无疑是民国期间的传奇,能够牢牢控制一省的地盘儿长达38年之久,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横跨整个民国历史,阎锡山几乎做到了民国军阀所能做到的极致。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阎锡山

而众所周知,与土皇帝无异的军阀们之所以能够占据一地,把持当地的所有大权,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拥有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这些完全效忠军阀本人的军队,也成为一支军阀赖以存在的根本。

然而,人性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在有枪才是草头王的民国时期,虽然每一个军阀都希望自己的部下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是,作为同样掌握军权的麾下将领们,随着他们实力的不断壮大,这些小军头们心中也会不约而同地产生“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事实上,这这正是民国时期大多数军阀的来源。

所以,民国时期军阀倒戈的现象比比皆是。无数曾叱咤风云的军阀就因为部下的倒戈,最终黯然下台。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西北军首领冯玉祥。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冯玉祥

1928年时,冯玉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而当时《时代》周刊对冯玉祥的称呼为:世界上最大私人武装的主人。1928年的冯玉祥确实风光无限。坐拥西北数省之地,一手掌握着高达40余万西北军的冯玉祥,几乎拥有问鼎全国的实力。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规模庞大,也十分善战的西北军,在中原大战时面对蒋介石的金元攻势时,众多能征善战的西北军将领纷纷率部倒戈。最终,冯玉祥的西北军灰飞烟灭,冯玉祥也彻底失去了自身权势和地盘。

而类似冯玉祥被部下倒戈下台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过,阎锡山却是这众多军阀之中的例外。从1912太原起义成为山西统治者以来,阎锡山及其麾下的晋绥军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也经历过诸多坎坷和波折。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阎锡山

尤其是解放战争爆发之后,素来不以战斗力强劲著称的晋绥军,面对解放军几乎节节败退。然而即便损兵折将,即便一溃千里,但晋绥军在山西战场上,却从没有出现如其他国民党军队那样大规模的投诚或起义的现象。

因此,晋绥军这一支民国历史最长的军阀军队,虽然战斗力称不上第一,但是,晋绥军对阎锡山的忠诚却绝对称得上数一数二。为什么阎锡山始终能够牢牢控制着这晋绥军呢?为什么晋绥军将领对阎锡山如此忠诚?

将一支军队经营成私人力量,军阀们虽然无所不用其极,但其手段也不外乎那么几种:或利用师生、同学、亲友等私人关系,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或重用家族或宗亲,通过血缘关系,增强军队将领对于自身的效忠;或利用家乡的关系,以地域为区别,将家乡人作为控制军队的纽带。甚至,有的军阀甚至还打起了宗教、道门等手段。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军阀首领们

阎锡山自然也不例外。对于阎锡山而言,最值得信任的当然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及宗亲。所以,阎锡山控制山西后,不断将家族成员和宗亲安排在各个关键岗位上。

例如,阎锡山最为重视的亲信之一,曾担任过阎锡山机要秘书、牺盟会总干事、山西省政府代主席的梁化之,就是阎锡山的姨表侄。

除了重用家族宗亲之外,阎锡山也充分的利用了自己的人际关系,阎锡山在经商、求学、军队任职生涯之中,结识了一大批私人关系。而这些人在阎锡山崛起之后,逐步成为阎锡山的亲信,并被安排到山西的各行各业。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阎锡山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典型的山西人,阎锡山最为信任和重用的,自然还是山西老家之人。不过,即便是山西人,在阎锡山的晋绥军系统中依然有亲疏远近之分。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县人,所以,他最为亲近的自然是五台县出身之人。晋绥军高级将领例如杨爱源、王靖国、赵承绶等人,都是五台县人。正因为如此,阎锡山的晋绥军才会有“会说五台话,才把洋刀挂”的说法。

很显然,这个说法赤裸裸的揭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在晋绥军系统中,才华并不是第1位的,出身才是决定是否被提拔的关键因素。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山西

而除了五台人,以五台县为中心,周围的二州五县的老乡则是阎锡山第二重视的人。例如,位列晋绥军十三太保的李服膺就是这样的情况。再其次,则是晋北出身的人。

当然,作为一支私人武装力量,利用私人关系加强对于将领的羁绊,只是军阀们的常规操作。作为典型的实用主义者,阎锡山最擅长的还是学习他人的长处,并化为己用。

作为拥有山西、绥远两省地盘的军阀,阎锡山的实力虽然并不弱,但是他并非毫无对手。九一八事变之后,占据国民政府大义的蒋介石,对于阎锡山的割据不满已久,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与山西只有一河之隔,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野心和胃口愈发膨胀的日寇也开始对包括阎锡山地盘在内的华北地区野心勃勃。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阎锡山

在这种情况之下,阎锡山一边“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另一方面,也开始学习对手们的长处,而阎锡山学习的重点则是八路军。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虽然阎锡山曾率领晋绥军与日寇浴血奋战,但是,由于装备、组织、后勤补给等诸多方面的差距,太原会战以阎锡山的失败宣布告终,时隔二十四年之后,阎锡山第一次是去了太原城。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经过惨烈的战争之后,阎锡山赖以保持权势的军队晋绥军,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太原会战

这支最高曾达到30万规模的晋绥军,经过惨烈的战争之后,在阎锡山退到晋西之时,只剩下了4万余人,许多部队甚至几乎全军覆没。同时,晋绥军还普遍存在凝聚力不强、军心涣散的问题。

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对阎锡山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再加上实际由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对于民众的巨大吸引力,如果放任这种情况下去,阎锡山很可能彻底失去晋绥军。

因此,阎锡山决定学习山西新军和八路军,他开始在晋绥军之中建立由自己控制的强有力的组织,作为核心和骨干,从而加强对于对军队的掌控。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晋绥军影视形象

1938年2月16日,阎锡山在临汾召开了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正是在这场会议之上,阎锡山的嫡系官员108人发起组织了民族革命同志会,这个由阎锡山主持成立的民族革命同志会也成为了领导第二战区军民政各部门的组织。

与此同时,阎锡山还将这个民族革命同志会确定为主张公道团、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其他所有在第二战区的民众救亡团体的统一领导组织。

所以很显然,这个所谓的民族革命同志会就是模仿共产党之于八路军,试图在山西晋绥军系统及政府机关部门内成立一个领导核心,从而加强对于军队和地方的控制。

当然,这个所谓的民族革命同志会由于私人成立,不便使用公开的名义。所以,阎锡山便借着国民党中央成立的国民抗战精神总动员山西分会的时机,将民族革命同志会套上了精神建设委员会的皮,并在各地区和县设立分会。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阎锡山

凭借对于山西和晋绥军的多年经营,阎锡山迅速将民族革命同志会的触角深入到了军队各层和地方各县、各区。而这些民族同志会的会员们不但有着团结山西抗战的任务,最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被赋予了密报、检举之权,而被检举的对象,往往是山西西盟会和新军。

很显然,随着山西新军的不断壮大和晋绥军的不断衰落,感到危机的阎锡山决定对于山西新军下手,而这正是12月事变的前奏。

对于地方的控制虽然重要,但是,对于一个军阀来说,军队才是他们生死攸关的关键。因此,在成立民族革命同志会的同时,阎锡山还在暂居的陕西宜川县秋林镇举办了晋绥军军官集训团、晋绥军实施干部政策训练团等组织。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晋绥军

其目的,当然是加强对于晋绥军军官们的控制。正是在当时的训练团上,阎锡山授意他的亲信、也是他的老乡王靖国在被训的军官之中秘密成立了“铁军组织”。

为何成立这个组织呢?用阎锡山的话说:“在今天组织表现的时代,非有坚强的组织,不能达到进步存在,我决心建立铁军”。

铁军的意义就是:“打人人受不住,人打来必定吃亏,攻击人一定可以攻下,防御人一定攻不上来”。而且,阎锡山对于他所建立的铁军还有着巨大的野心:“我们能完成10万有力的铁军,即可掌握山西,完成20万就可掌握二战区,如完成30万,即一定可以支持华北”。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阎锡山

而一定程度上,铁军确实大大加强了阎锡山对于军队的控制,因为,根据阎锡山的规划“大家和会长一条心,条条电话线通向会长”,所以,铁军组织成员都有上达天听、直接和阎锡山发生联系的机会,自然让阎锡山对于军队的掌控更为深入。

在成立铁军组织的同时,阎锡山还在晋绥军中成立了效忠于自己的三三铁血团。这个铁血团发起人一共有28人,号称为28宿,而之所以成为三三铁血团,则是因为它的发展模式为一个人发展三个人,层层发展,遍布全军。

成立了铁军和铁血团之后,阎锡山依然不放心,1942年,他又成立了铁军纪律维护团,直属于铁军组织,进一步加强对于铁军的控制。而到了抗战后期,晋绥军中参加铁军组织的人已经超过1万人。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阎锡山书法

与此同时,阎锡山还规定了,晋绥军的军官如果不是同志会会员或者没有参加铁军组织,就完全没有被提拔为军官的可能。正是通过这样上至高级军官下至普通士兵的铁军组织,让阎锡山极大的加强了对于晋绥军的控制。

不仅在军队中成立秘密组织加强掌控,阎锡山还充分学习了八路军重视政治的优点。例如,阎锡山的军队中政工主官的地位是与军事主官平齐的,并不存在如中央军那样军事主官领导一切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之下,阎锡山的高级军官们虽然也能指挥军队,但是,他们对于军队的掌控远不如其他军阀队伍的军官,自然,他们也就没有率领麾下的军队叛变阎锡山的可能了。

38年间,晋绥军极少有高级将领叛变,阎锡山是如何做到的?

阎锡山

所以,阎锡山的晋绥军虽然也出现过傅作义脱离晋绥军系统、陈长捷倒向蒋介石等现象,但是,这样的情况极为罕见,而且,这少数现象还是在阎锡山下野时出现的。

在阎锡山重掌晋绥军之后,这种情况就基本杜绝,哪怕是在晋绥军兵败如山倒的解放战争期间,虽然晋绥军屡战屡败,但高级将领率部大规模投降或起义的现象,自然很少出现。从中也可见阎锡山对于晋绥军的建设之成功,掌控力度之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