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點檢做”入手,淺析趙普的一石三鳥之計如何撼動後周鐵三角

后周铁三角

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五代,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往往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以及统治者对军事力量的控制,后晋时期的武将安重荣曾一针见血的说道“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乎?”可谓“五代为国,兴亡以兵”。

精明如周世宗柴荣,在亲身经历过郭威“黄旗加身”变后汉天下为后周天下的事件后,他深知军权的重要性,加强中央禁军的管理与防范是柴荣考虑的头等大事。

当时后周中央禁军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殿前司,掌管殿前亲军,另一个是侍卫司,掌管禁军中的步兵和骑兵,这两个机构的最高长官分别是殿前都点检和马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由张永德和李重进担任。

从“点检做”入手,浅析赵普的一石三鸟之计如何撼动后周铁三角

张永德和李重进都是皇亲,张永德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柴荣是郭威的义子加内侄,这三个人既是君臣又是亲戚,构成了统治后周军事力量坚不可摧的铁三角 。

一道谶符引猜忌

后周显德六年,意气风发的周世宗柴荣在三征南唐取得巨大的胜利后,决定挥师北伐,剑指契丹的幽云十六州。在北伐的过程中后周士兵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复了三州三关(即瀛洲、鄚州、宁州,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至此瓦桥关以南全部平定。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周世宗决定乘胜而上,攻打幽州,然而天不遂人愿,出师未捷的周世宗突然身感不适,大军只好提前撤退,随周世宗南下回京养病。

帝之北征也,凡供军之物,皆令自京递送行在。一日,忽于地中得一木,长二三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题云“点检做”,观者莫测何物也。 《旧五代史》

从“点检做”入手,浅析赵普的一石三鸟之计如何撼动后周铁三角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突染恶疾的周世宗在途径澶州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蹊跷的事。就在他和往常一样处理公文的时候,突然掉出了一根二三尺长的木牌,上面写着三个字“点检做”,这是什么意思呢?看到这根木牌的人都纷纷不解,只有身为皇帝的周世宗读出了它的深意,莫不是“检点做天子”?

当时柴荣身患重病,危在旦夕,接班人柴宗训仅仅七岁,主少国疑,在此敏感时期居然有人暗做手脚,公然呈上“点检做”的木牌,这是大厦将倾的前兆么?周世宗开始思索这根小小的木牌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幕后的主使又是谁?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从“点检做”入手,浅析赵普的一石三鸟之计如何撼动后周铁三角

陷入思索中的周世宗很快就把目光聚集在了两个人身上——张永德和李重进。

当时任殿前都点检的正是张永德,可周世宗一向了解他这个姐夫,做事任性鲁莽、犹豫不决,没有主见易被他人左右,他是不可能有这个计谋的。又联想到李重进和张永德一直以来都有矛盾,二人多次在自己面前说对方的坏话,这次的木牌事件难保不是李重进为了陷害张永德而做的手脚。

纠结的周世宗

周世宗既定三关,遇疾而退,至澶渊迟留不行,虽宰辅近臣问疾者莫得见,中外汹惧。时张永德为澶州节度使,永德尚周太祖之女,以亲故,独得至卧内,于是群臣因永德言曰“天下未定,根本空虚,四方诸侯惟幸京师有变。今澶、汴相去甚迩,不速归以安人情,顾旦夕之劳而迟于此,如有不可讳,奈宗庙何!” 《却扫编》卷上

在澶州的这一段时间,因为木牌事件让柴荣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在自己身患重病还未离世之前,已经有人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了,究竟该怎么处置手握重兵的张永德和李重进,他辗转反侧,把自己关进房里几天几夜不出门,也不召见宰辅大臣。

这时有大臣向时任澶州节度使的张永德进言“当今天下未定,京城空虚,诸侯们都在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京城的一举一动。如今澶州和汴京相距甚远,如果不赶紧回京以安民心,恐天下有变,希望您能向陛下进言,速回京城!”

从“点检做”入手,浅析赵普的一石三鸟之计如何撼动后周铁三角

永德然之,乘间为世宗言如群臣旨,世宗问:“谁使汝为此言?”永德对以君臣之意皆愿为此,世宗熟思久之,叹曰:“吾固知汝必为人所教,独不喻吾意哉!然观汝之穷薄,恶足当此!"即日趣驾归京师。 《却扫编》卷上

张永德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向世宗陈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世宗听后就问张永德“谁让你这么说的?”张永德如实相告都是大臣们的意见,世宗沉思良久,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就知道你一定是被别人教唆的,你难道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吗?看你这个样子,怎么担得起都点检的重任?”当日就驱驾回京了。

因为木牌的事情,周世宗本就对张永德起了疑心,现在他又对别人的三言两语言听计从,一句”吾固知“说明了世宗对张永德是深有了解的,在大事面前没主见,容易被别人忽悠,现在别人说什么你就相信,如果我柴荣不在了,别人贪图富贵让你造反,你是不是就要反了,这正是柴荣最担心的事情,怕张永德被有心人利用。

从“点检做”入手,浅析赵普的一石三鸟之计如何撼动后周铁三角

”恶足当此“,言外之意就是你张永德怎么能担得起都点检这个职务,表现了世宗对张永德的深深失望,当世宗”熟思久之“的时候,或许他内心已经有了决定。

木牌事件导致的三大后果

果然回到京城以后,周世宗就做出了以下决定:

1.解除张永德都点检的职务。殿前都点检是中央禁军的最高领导,他的官阶甚至高于侍卫司的马步军都指挥使,这么一个重要的职务当然要派一个忠诚、有能力、有决断的人来胜任,容易被别人带偏的张永德显然不再适合此职务。再者有“点检做”的谶语在,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的信条,也必须把根基深厚的张永德换掉。当然又因为张永德和世宗多年的手足和亲戚关系,柴荣就免了张永德的军职,但仍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的官衔,级别、待遇不变。

2.将李重进逐出京城命其驻守扬州。根据古代帝王的制衡之术,既然张永德交了军权,李重进再留下来必然对七岁的柴宗训产生威胁,为了防止一家独大,世宗决定李重进马步军都指挥使的职务不变,但是你李重进不能再待在京城了,他让李重进担任淮南节度使,去驻守扬州,这样远离京城的李重进实际上已经没办法掌握中央禁军了。

从“点检做”入手,浅析赵普的一石三鸟之计如何撼动后周铁三角

3.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殿前都点检位置重要,没有了张永德必须赶快选一个人替补上,这时年轻有为的赵匡胤进入了周世宗的视野。从世宗刚即位时的高平之战到三征南唐,赵匡胤表现出的勇猛、智慧、忠诚都让周世宗刮目相看,再加上赵匡胤在周世宗面前展现的谦虚、听话,让周世宗相信可以对这个年轻人委以重任,于是赵匡胤就成为了新任殿前都点检。

这样一根小小的木棒就搅动了后周后期的政局,坚不可摧的铁三角因为这件事互相猜忌,分崩离析,柴荣病重朝不保夕,张永德被解除职务没了兵权,李重进虽名义上还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无奈身在扬州远水解不了近渴,最终赵匡胤和赵普这对好搭档坐收渔翁之利,成为了一家独大的中央禁军的最高指挥者。

“导演”赵普对“演员”赵匡胤的形象包装

从“点检做”入手,浅析赵普的一石三鸟之计如何撼动后周铁三角

也许有人会问,仅仅从“点检做”这三个字,就能推出这是赵普所为吗?我们分析一下,木牌事件绝对是有人故意为之,张永德没心机,李重进当时正在和北汉交战,无暇顾及,而赵匡胤当时是殿前都指挥使一直环绕在世宗身边,他是有这个作案条件的,再加上他的谋士赵普之前为他打造的形象,就在于能让赵匡胤更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这两位黄金搭档又是怎样蒙蔽周世宗的呢?

1.打造儒将形象。在赵匡胤成功平定淮南之后,周世宗仅仅给了赵匡胤金钱上的赏赐,并没有给他升官,于是赵匡胤的部下就私下抱怨说世宗不公平没有给赵匡胤升官,这话很快就传到了世宗的耳朵里,他马上对赵匡胤有了看法,认为他还是年轻、太浮躁。

关键时刻赵普想了一个妙计,他让人拉了几十辆车进京,车子非常重把道路都压坏了,人们都在纷纷议论这车里究竟装的什么东西,难道是金银珠宝吗?很快世宗知道了,就派人过来调查,打开车子一看竟然满满的都是书。周世宗见了赵匡胤就问他装这么多书干什么?赵匡胤回道读书是为了更好的报效国家。周世宗听了很开心,因为他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很爱读书,很欣赏赵匡胤的这种勤学上进、忠于国家的精神,从此改变了对赵匡胤浮躁的看法。通过这样一个小计谋,赵普靠自己的智慧成功化解了赵匡胤的危机。

从“点检做”入手,浅析赵普的一石三鸟之计如何撼动后周铁三角

2.塑造清廉典范。有一次南国向赵匡胤进献了三千两白银,赵普知道后匆匆找到赵匡胤,并表示希望他能把这些钱上缴国家,刚开始赵匡胤不同意,说现在军队里经费紧张,这些钱正好可以犒赏士兵,赵普就给赵匡胤算了一笔政治账,很快赵匡胤便把钱上缴给国库,周世宗知道后对他大加赞赏,于是一个清廉正直的赵匡胤的形象又树立了起来。

3.提升军中威望。光有了周世宗的认可还不行,赵普又给赵匡胤提建议,要他利用“义社十兄弟”这个组织,笼络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对他们施以恩惠,得到这些人的拥护和支持。赵匡胤听从他的意见和石守信、王审琦、慕容延昭等人建立了深厚的私交,这就为以后举事起义打好了基础。

达达令说

不论从前期的铺垫工作还是之后发动的“陈桥兵变”都能看出赵普行事的深谋远虑和考虑周详,经过他的一手打造,勤学、忠勇、谦虚、清廉的赵匡胤赢得了周世宗的信任和重用,并通过“点检做”这个小木牌,成功离间了周世宗、张永德和李重进的关系,使周世宗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匡胤,这个“一石三鸟”之计可谓高明至极,最终把赵匡胤成功的推向了禁军的最高宝座,为发动政变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