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所知道的緬甸翡翠原石場口——南齊場口( 三)

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南齊料子的缺點吧;

第一, 南齊料裂比較多。這個在之前也提到過,南齊料子的裂,也很讓人頭疼,我感覺南齊的裂,比會卡稍微好一點,但是比莫西沙的裂要多很多,所以,切南齊料子,賭裂是個核心。

南齊料的裂,通常比較硬,穿透力比較強,而且很容易隨著裂,進棉,進髒。而由於南齊料子的種水通常比較好,這種態勢下如果隨著裂進棉,進髒,那殺傷力還是挺強的。

第二, 南齊料的棉比較明顯。這個明顯,說的不是棉多。所有場口的料子,棉都多,但是南齊的棉,更死,更白,更突出。尤其是在種水不錯的翻砂皮殼裡。我們之前切過一塊幾公斤的南齊料子,糯冰飄藍花,種水非常不錯,但是切開的效果不理想,不但裂多,棉還特別難看,在糯冰的底子上,特別明顯,最後糾結了很久,沒辦法,只能整雕了一個山水擺件。

第三, 南齊料子皮殼的迷惑性強。這個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一個缺點。至少我的體會就是,南齊料子的皮殼,經常被認錯。我們最早接觸南齊料的時候,經常會把南齊料誤認為莫西沙,大馬坎。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在現在的市場上,很多不知名的偏場料,都會被稱作南齊料賣,只要這些偏場料的皮殼有點特色,跟某個場口看起來有點像,就會被冠以南齊料的名字,這也算給了這些磚頭料一個系出名門的血統,這也是為什麼南齊料多的另外一個原因。

以南齊皮殼打燈的表現,如果一旦被當成莫西沙,那對於內行來說,估價就會高出很多。當然,這並不能理解為南齊料,一定比莫西沙的料子差,但是同等皮殼打燈表現的情況下,一定是莫西沙的料子更有價值,更值得切,儘管皮殼上的表現差別很細微,但是對於行內人來說,一旦認錯,那風險還是很大的。

我之所以這麼說,一定是因為我曾經就認錯過不少次,有過深切的體會。

說到這裡,也想發表一個最近我在跟大家分享翡翠場口知識過程中,我的一個非常強烈的感受。

那就是我感覺,這些年翡翠原石的變化太大了,短短几年時間,很多經典的皮殼,經典的場口的料子就已經很難再覓到蹤跡,除了對選擇原石有影響之外,最大的遺憾,就是很多知識,已經沒有辦法再在實踐中驗證了。

這種感覺,在每一期總結場口優缺點的時候,我的感受是尤其強烈。我一邊說著這些自己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特點,一邊也在懷疑這些特點,可能聽眾已經很難理解、驗證和學習了,甚至可以說,有些已經完全沒了機會驗證。

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現在那些在微商、直播間裡亂噴的主播,儼然已經成了名門正派,他們說的那些驢唇不對馬嘴的理論,逐漸就會成為金科玉律,成為市場的標準。

對於這些主播,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賣貨,哪個詞好用,哪個詞新鮮,哪個詞能迷惑人,就會立即被各個主播用爛。

比如我們之前司空見慣的那種帶油青的手鐲,直播間裡被稱作半山半水,聽起來非常有感覺,而在我們行內,真正的半山半水,指的是翡翠原石,是介乎山料和水石之間的一類原石,跟成品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現在事實就是,半山半水,已經成了這一類手鐲的專有稱謂。

還有什麼老糯勝新冰,什麼正冰、牛奶種、空氣種,一線天,各種眼花繚亂的新詞層出不窮。

至於我說的這些,也許在過幾年之後,新接觸翡翠原石的朋友更會覺得是無稽之談,是胡說八道,原因很簡單,很多內容,跟實踐中看到的,聽到的完全不同,他們根本不會知道真正的正場口,老場口的料子是什麼樣子,也不會明白真正的標準皮殼,是什麼樣子,只是憑著現有的認知,憑著在直播間裡聽到的那點知識,去認識翡翠原石,認識翡翠場口,這真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關於南齊這個場區的情況,老杜就給大家介紹這麼多了,說實話,最近兩年,我切賭石的數量開始降低,切南齊料子就更少了,上面分享的內容,也不敢說都對,大家自己領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