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業界一些大佬做大之後都選擇隱退呢?比如劉強東,馬雲?

PantKillMan


最近一段時間,京東正在上演“去劉強東化”。進入2020年以來,劉強東多次卸任高管的職位,逐漸淡化自己在京東的個人色彩。4月2日劉強東又卸任了京東法人代表、執行董事以及總經理職務。這一公司可以說是京東商城的運營主體,也佔據了京東集團大半的收入。

對於劉強東的頻繁卸任,外界自然猜測紛紛。有人表示這是劉強東想要“轉戰幕後”,不過京東官方也回應,屬於很正常的管理動作。近兩年來,不少企業創始人都先後卸任,引發了一股“卸任潮”。

早在2018年8月29日,瀚寶(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就是原本的支付寶(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馬雲變更成葉鬱青。當時支付寶方面也表示,法人代表變更只是公司內部治理範疇,和實際經營情況無關。

2019年2月27日,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工商信息發生變動,法定代表人更變為陳雪穎,同時執行董事也變為陳雪穎。順豐對此的回應也和支付寶差不多。可以看出不少商界大佬都在慢慢卸任子公司高管的職位,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好奇,這些大佬究竟在下什麼“棋”?

要知道京東集團是劉強東一手培養起來的,集團能夠發展至今天的局面,劉強東付出的努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在京東股份這方面,劉強東並不是第一大股東,不過投票權卻達到79%之高。簡單點來說,雖然劉強東卸任了高管的職位,不過京東的決定權依舊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為京東“靈魂人物”的他,現在卻逐漸放手。就連公司的核心業務也不再過多參與,這樣的舉動確實令人好奇。馬雲帶頭卸任,劉強東緊跟,究竟給市場傳遞了什麼信號呢?

對於自己的退休,馬雲直言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想要做回“鄉村教師代言人”。現在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實現這一目標,在全球疫情持續的背景下,不斷捐贈物資給各國,充分體現了他對慈善事業的熱愛。

很早之前馬雲也說過:自己對錢沒有興趣,從來沒有碰過錢,最快樂的時光就是當教師的那段時間。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已經超越了一個企業家、資本家。對於馬雲的“隱退”,不少人猜測,劉強東難道是想“模仿”馬雲,退居幕後嗎?

目前來看並非如此,雖然劉強東接連卸任子公司高管職位,不過手中依舊有著京東決定權,一些大的決定劉強東可能還是會參與的。或許他的卸任只是為了有更多的精力,去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為了超越馬雲的阿里在繼續努力。

如果非要說傳遞了什麼信號,可能劉強東所帶領的京東,未來會發展的更加出色。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京東在電商市場的地位會越來越高,這一點從春節期間京東備受消費者好評就可以看出了


花柯天使


你說的情況大部分是出現在互聯網公司,傳統企業的大佬經常做到60歲都不退休,比如華為的任正非,福耀的曹旺德,萬達的王健林,萬科的王石,聯想的柳傳志等。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幾乎所有的行業大佬,都會一直做到不能做為止。那麼為什麼互聯網的大佬就會比較早隱退呢?實際上這裡面是有一些秘密的。

一、隱退不代表失去控制權

傳統企業如果隱退的話,那麼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企業股份被收購了,這樣的案例太多了。傳統企業的股權架構都是一層架構,佔不同比例的股份就有不同比例的控制權。但是互聯網企業都是AB股的兩層結構,其中一個層的投票權是常規股的數倍,甚至十倍。

這是因為互聯網企業必須得靠融資,但是一旦融資,股權就會被稀釋的特別快。每一輪的投資方都會有很多,投資人為了獲得高回報,不讓其他投資人惡意收購,於是大家形成默契,約定讓創始人掌握控制權,於是就有了AB股權結構。

馬雲也好,劉強東也好,包括雷軍之於金山,都有以後得控制權。現在的法人也好,CEO也好,實際上都是向創始人彙報。所以,隱退也只是名義上的隱退。

二、互聯網大佬的回報靠股權

傳統行業的回報一般都是靠利潤,靠工資,靠分紅。因為傳統企業即使上市了,市盈率也不會很高,好點的幾倍,差點的甚至估值低於資產。但是互聯網企業基本不靠工資、分紅收入,因為這些收入又得再投入,所以分紅都比較少,如果僅僅靠分紅,互聯網的大佬也成不了首富。

互聯網公司上市後,市盈率都非常高,最高的可以達到百倍,比較成熟的也有十倍。所以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的大佬需要錢了怎麼辦?就賣點股票套現就好了,那些願意跟著初創公司奮鬥的也是賭股權,靠工資致富是不可能的。

所以其他企業的大佬必須在公司任職,才能給自己發工資,才可以對財務有支配權。但是互聯網大佬就無所謂了,只要市值不跌,自己想要錢就賣點股份就好了。

三、互聯網公司大佬成名早

我們基本可以發現,傳統行業大佬,把自己公司做大,都是花費了很長時間,而且等公司做大了,自己年紀也老了。我們很難看到做傳統行業的,能夠在40歲之前進入富豪榜的。基本上都是50歲以後,才真正開始發力。

但是互聯網公司的大佬,基本三十多歲就上市了,40歲就成頂級富豪了。幹了這麼多年,自己該注意也可以休息一下了。沒必要跟傳統行業的大佬一樣,乾的苦哈哈,最後該落得一身的麻煩。早點抽身,早點上岸,可以給年輕人一點機會,也可以讓自己安安穩穩的生活。


小漁的創業信條


近日,京東運營主體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劉強東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接任執行董事、經理和法定代表人。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劉強東卸了46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長或其他高管職務,包括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雲計算。

也就是說,劉強東頻繁“卸任”,基本上被市場解讀為隱退的信號。

這往往又讓大家聯想起來,馬雲在2019年隱退,當然了,聯想靈魂人物柳傳志也是在2019年隱退,也就是說最近一兩年,國內知名創業型企業家接連隱退,或許讓廣大網友非常困惑,為啥這些大佬都隱退了呢?

閒閒財經認為,這正是這一代企業家的風骨,識天道,盡人事。

阿里巴巴做到目前的規模,大致框架基本搭好,下面的事業留給後來人去完善吧!聯想投資、京東基本上也都是這樣一個路徑。

尤其是創業型企業家,一旦企業進入正軌,沒有什麼挑戰性,如果事業僅僅是一個“光環”的話,那就變得索然無味了,還不如留給那些感覺還沒有多大建樹和成就的人去做,去成全他們,反而他們更有衝勁,對企業也是好事。

老子曰:功成身退,天之道矣。

企業家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功,長期居於那個位置容易讓人驕傲的,那樣不符合天道。古代著名道家謀士,行為準則大多數如此。比如張良,居功而不自傲,隱退山林,又是一種境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把企業做到極致後急流勇退,不僅是對自己好,也是對企業好,這是一種智慧。當然了,也不簡單評判沒有退下來的就不好了!

那些沒有退下來的,可能認為自己事業依然沒有做到頂峰,依然認為有很多空間需要拓展。對於隱退,甚至什麼時候隱退,都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管怎麼說,像馬雲、柳傳志、劉強東,都是讓人尊敬的企業家,對於他們的抉擇,咱家認為非常值得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