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苹果定义手机材料”,这家潮州公司是如何技术攻关的?

打破“苹果定义手机材料”,这家潮州公司是如何技术攻关的?

在潮州三环新厂区,现代化大车间,两千多台套机床设备和多条生产线忙碌运转。根据计划,新厂区一期主要生产手机陶瓷背板,满足国内知名手机厂商的需要,预计每月产值可超过1亿元。而整个新厂区主要应用于手机陶瓷结构件、智能穿戴陶瓷结构件生产,将建设成国内领先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基地。

在享有“中国瓷都”美誉的潮州,陶瓷产业是其第一大支柱产业,而以三环集团为代表的企业,凭借对材料的攻关,上演了新的“点石成金”故事。

三环集团坚持自主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先后有30多项产品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据统计,三环光通信用陶瓷插芯、电阻器用陶瓷基体、氧化铝陶瓷基板产销量分别占全球70%、55%、50%以上,均居全球首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近日走访三环电子,探访三环集团与电子产业结缘并坚持技术攻关的故事。

“最古老”与“最现代”的结缘

陶瓷,一个有着数千年的产业;手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陶瓷+手机”这种组合,最传统与最现代是如何结缘的?

曾担任深圳三环电子副经理黄海云回忆,10年前,美国亚马逊公司也曾试图研发手机,从几种有代表性的元素,玻璃、金属、塑料等作为手机应用材料。

打破“苹果定义手机材料”,这家潮州公司是如何技术攻关的?

经过调研,亚马逊找到三环集团,认为三环的陶瓷工艺是行业的佼佼者,而陶瓷本身也是一种奢侈品的象征。

在当时,一些手机厂商也试图通过陶瓷应用来提升“格调”,包括诺基亚威图手机等,但这种应用多只是在按键、听筒等局部。亚马逊则希望扩大到陶瓷后盖。

对此,三环集团前后投入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只不过后来亚马逊的手机不了了之,但三环集团敏锐地意识到,陶瓷有了与手机紧密结合的可能。

国产手机高端化背后的“功臣”

今年8月,在小米十周年上,其创始人雷军演讲《一往无前》再次提到全面屏智能手机小米MIX,被国际三大博物馆收藏。可见这款手机在雷军心中的分量。

而在当时,小米在规划下一款旗舰产品时,需要一款与华为、OPPO、vivo不同的差异化产品。而设计本就是小米的一大竞争力。与亚马逊不谋而合,小米大胆推出陶瓷后盖。

“陶瓷既有金属的光亮效果,又有玉的质感,碰撞中还能发出金属的脆声。打造出来的产品立马就有不一样的气质。”黄海云说。

伴随着设计能力的提升,小米也走出了品牌向上的升级之路,从1999元到2999元再到3999元乃至更高。

在手机品牌集体高端化的路上,三环集团的朋友圈又持续拓展到华为、OPPO、vivo等手机企业。

此后,包括华米等智能穿戴产品也开始应用陶瓷手环,“新能源汽车包括特斯拉上的功能键也有我们的”。

一次研发报废百万次品,用自主创新展示中国制造

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而三环集团的发展历程,正是对自主创新的生动诠释。

事实上,在与小米的合作过程中,也不是没有担忧。在当时,陶瓷在手机行业内还没有被认可,工程师们也很辛苦,对新的材料也不是很熟悉;陶瓷的良品率也不高,要做到月过百万级的产能规模,很多人心里都没有底。

在双方的接触中,三环与小米结构设计师一起找到设计视角,在外观、性能之中找到平衡点,特别是小米对性能提出的要求,打破了过去关于材料体系、成型烧结体系等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精加工需求。

在研发过程中还发生了一次非常紧张的事故,手机在耐摔性能测试中出现了一道杠,到底是坚持外观还是坚持性能?小米没有放松对外观的坚持,三环也咬紧牙关,改良陶瓷易碎的劣势,满足了量产的要求。

从从毛坯到成型,从最初只有10%的良品率逐步提升到量产,超过100号的研发团队,540个日夜的持续打磨。而整个项目下来,光废品就有上百万片。

黄海云说,在这之前,苹果手机在后盖材料一直领先全球,从iPhone5开始用金属,到iPhone6一体化机身、采用玻璃材料,而小米打造了第一款陶瓷材料手机,打破了苹果“定义手机材料”的神话,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能力。

搭上信息产业的快车,三环集团持续开拓细分领域。传统陶瓷又“变身”光纤陶瓷插芯,成为建设5G机房的关键部件。目前,三环集团光纤陶瓷插芯、氧化铝陶瓷基板、SOFC电解质隔膜片、电阻器用陶瓷基体等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光纤陶瓷插芯更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继续演绎自主创新故事。

【记者】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