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至今的複雜系統,仍使用的古代科技,中華文化的象徵——農曆

论文化,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国如此光辉灿烂,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这样取得如此成就,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有众口皆可调的饮食文化,有含义广泛的语言文化等等,但是要直接了当的明确最具象征性的中华文化,农历是最直接简洁的一个象征,它代表了我国古人先进的科技成就,历史上不仅我国采用,还在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国家有巨大影响,可以说在全球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农历的存在。

涉及概念

流传至今的复杂系统,仍使用的古代科技,中华文化的象征——农历

赤道是地球自转。黄道是地球公转,图为赤道与黄道。

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最广泛的历法系统有:公历(格里历,俗称公元纪年),我国农历,伊斯兰历,希伯来历。而在部分区域使用的则是本地的历法,流传甚少。由于文章中涉及概念略多,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集中在此解释:

历法:是用年、月、日等单位记录时间的坐标系统。根据参考对象不同,历法在天文学中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

阳历:根据地球公转(围绕太阳)轨道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期性变化,所制定的历法(我们通常把公历称为阳历,与被称为阴历的农历进行区别),一回归年为365.2421897日。而公元纪年以365天为一年,产生的误差在每四年的2月加入一天,即所谓的闰年。

回归年:是由地球上观察,太阳再次回到黄道上相同的点所经历的时间。精确的时间取决于观测者在黄道上所选择的点。我国使用的回归年叫岁实,是从前后两年冬至所经历的时间。

阴历:根据月亮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定义了月亮绕地球一圈为一个月,大约为29.530588日。阴历在天文学中与阳历对应,但是两者参考对象不同。

流传至今的复杂系统,仍使用的古代科技,中华文化的象征——农历

人们把观测到月球的变化称为月相

月相:是由地球上所观看到月球形态。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通过太阳照射部分反射才可见发亮。根据天文学,月球公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有规律地变化,使观测者从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造成“月有阴晴圆缺”的现象。

朔望月:月相盈亏周期平均是29.53日,历法中把这个时间定为一个朔望月。"朔"在天文上是指月球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此时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黑暗半球对着我们,导致几乎无法看到月球。而当地球处于月球与太阳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此时月球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差180度,即为"望"。

阴阳历:以阴历月的时间和阳历回归年的时间相结合,因为12个朔望月和一个回归年差距太大,所以阴阳历中加入闰月的方法来补差,既能满足与月相相符,又能与回归年对等。而我国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的结合,集合了地球公转和月球公转的两个主要参考。

农历:因我国古代时期以农立国,农民经常根据此历法进行农事,因此得名农历。

我国古人先进的科学成就

古代时期是根据天象来确定,不同区域的历法中都有年和月的概念,但是经过准确测量回归年和朔望月的时间长度后,会发现一回归年比十二个朔望月多出约10.875日,说明采用单一阴历或阳历情况下,无法同时满足年和月的准确周期。

流传至今的复杂系统,仍使用的古代科技,中华文化的象征——农历

北京古观象台的圭表,在古代是用来划分司机和推算历法的工具。

我国农历根据月相变化,农历严格按照朔望月周期确定月份,12个朔望月平均为354日左右,这部分属于农历的阴历。而通过观测太阳视运动与黄道的关系,得出太阳回归年周期为365.25日左右,进一步演化出太阳高度变化的周期对地表气候的温差产生不同影响,定出二十四节气,这部分属于农历的阳历。两者结合产生大约11日的落差,为了使两者彼此能够接近,自春秋时代起就有“十九年七闰月法”,排定闰月规则力求调和中气(中气为“二十四节气”中,每月的第二个节气)在对应的月份。这样既达到年合四季、月合圆缺,即新月固定于初一,新年固定于冬春之交,达成阴阳和谐。这种考虑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同时兼顾年和月的准确周期,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是十分罕见的。

流传至今的复杂系统,仍使用的古代科技,中华文化的象征——农历

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农历相传起源于黄帝或夏朝时期,而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典籍中的记载,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

我国古人在利用圭表实测日晷中,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长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日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即四季),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八卦),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位置。

流传至今的复杂系统,仍使用的古代科技,中华文化的象征——农历

地球公转中的二十四节气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是区分公转运动对于地球影响的八个关键节点;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个则反映了四季中更细微的气候变化。

农作物生长主要与回归年有关,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大致稳定循环,有利于农业生产;以朔望月的日期可以推算海水涨落,有利于渔业、航海等应用。由于节气时间的定义是根据黄道,因此夏至日长、冬至日短,但同时根据纬度不同造成名称与当地气候不一致的现象。

天干和地支组成古代记录时间的符号。

在我国古代,有一套独特的记序符号,就是甲乙丙等构成的十进制天干和子丑寅等构成的十二进制地支,两者组合构成六十进制的天支组合。

天干的来源:

在天干的众多说法中,其中一种是古人根据事物十个状态排序为循环而定。比如植物生长:

  1. 甲就是“铠甲”,指万物破壳,植物破土萌芽;
  2. 乙就是“轧”,指万物初出地面,呈弯曲状;
  3. 丙就是“炳”,指万物长势旺盛;
  4. 丁就是“壮”,指万物的长势犹处于青春期,成长壮实;
  5. 戊就是“茂”,指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期,是为最顶峰;
  6. 己就是“起”,指植物开始屈曲其形;
  7. 庚就是“更”,指植物枯萎衰亡,始入土中,与乙相反;
  8. 辛就是“新”,指万物更新;
  9. 壬就是“妊”,指阳气正潜地中,万物被养育;
  10. 癸就是“揆”,指万物闭藏于土,万物萌芽。

在《说文解字》中,天干的十个字又被解读人类以人体部位计数来排序:

  1. 一曰人头意为甲,甲像人头。
  2. 乙承甲,像人颈。
  3. 丙承乙,像人肩。
  4. 丁承丙,像人心。
  5. 戊承丁,像人肋。
  6. 己承戊,像人腹。
  7. 庚承己,像人斋。
  8. 辛承庚,像人股。
  9. 壬承辛,像人胫。
  10. 癸承壬,像人足。

地支的来源:

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12个部分,记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因为木星的公转周期为12年,后来又将这12个部分命名成为地支。

流传至今的复杂系统,仍使用的古代科技,中华文化的象征——农历

以时辰记录时间形式的地支

  1. 子有增多之意,指植物种子萌芽的阶段。为农历十一月,;
  2. 丑有柔软弯曲之意,植物种子里的芽刚产生并且伸长的状态。为农历十二月;
  3. 寅有生动之意,指春天时草木初生的状态。为农历一月;
  4. 卯有茂盛之意,指草木覆盖地面的状态。为农历二月;
  5. 辰有振作之意,指草木整齐地全面覆盖地面的状态。为农历三月;
  6. 巳有停止之意,指草木的增长达到了极限的状态。为农历四月;
  7. 午有逆向而下之意,指草木的增长超过极限,开始显出衰弱的兆头。为农历五月;
  8. 未有滋味之意,指植物的果实成熟后具有滋味的状态。为农历六月;
  9. 申有呻吟之意,指植物的果实成熟后进入凝固的状态。为农历七月;
  10. 酉有缩小之意。指植物的果实成熟达到了极限的状态。为农历八月;
  11. 戌有消灭之意,指草木枯萎的状态。为农历九月;
  12. 亥有关闭之意,指草木缺乏生命力并且完全枯萎的状态。为农历十月:

在这里地支的计序模式很容易联想到生肖,但是地支出现的要比生肖更早,只是在随后的文化交流中进行了融合。

流传至今的复杂系统,仍使用的古代科技,中华文化的象征——农历

我国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天干地支

在朔望月配合回归年的农历中,我国古人在商朝开始使用天干与地支相结合的方式来记录时间。作为两种计序符号:天干代表主干,容易直观地计算,但是超出10即会重复;地支代表分支,在记录时辰和月份方面具有优势,但是超出12也会开始重复;干支组合是六十进制,不但可以减少重复、避免混淆,而且适合间隔较密(纪日)和不要混淆(纪年)的情形。

从黄帝纪年到清末启用西历,我国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我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领域。衍生出春节、中秋节等习俗节日更是农历文化最好的体现。在经过几千年以来历朝历代天文学家的观测和研究中,逐渐形成如今我们使用的农历。据腾讯网2018年8月份进行的调查中,有86.6%网友表示,自己仍按农历庆祝生日。但随着公历越来越深入中国人的生活,只记公历生日的人逐渐增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