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為什麼不跟馬超一起追隨劉備?

阿姆v


如果按三國演義的說法,馬超被曹操擊敗後投靠張魯,劉備攻打益州時,劉璋向張魯求救,張魯派馬超攻打暇萌關,龐德因為生病而不能跟隨馬超一起,因此留在了漢中,後來諸葛亮使用計謀迫使馬超投靠了劉備,而留在漢中的龐德又因為殺了自己的哥哥龐柔的妻子,而不願意南下投靠劉備,所以正好遇到曹操攻打漢中,因此投靠了曹操。

三國演義解釋了龐德不願意跟隨馬超投靠劉備,而願意投靠曹操的原因,看起來確實很合理,實際上這些都是虛構的,並不存在的,我們來根據真實的歷史,看一看龐德為何不投靠劉備?

馬超

馬超之所以南下投靠張魯,是因為馬超在關中和涼州一帶被曹操及夏侯淵打敗,沒法待下去,只能南下投靠離他最近的張魯,張魯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以五斗米教政教合一救濟災民的特性,在漢中存在了近30年,他收留馬超也是為了想保證自己的安全。

但是馬超是一代英雄,有勇有謀,張魯的心胸充其量和劉表、劉璋差不多,剛開始張魯對馬超是很好,還想結成兒女親家,但是張魯的部下一勸諫,張魯的小人之心就顯現出來了,開始猜忌馬超,尤其是馬超這樣原本貴為一方之主的諸侯,張魯非常擔心,馬超在這裡時間長了會不會把自己地盤給佔了,因此時常提防馬超,就像劉表提防劉備一樣。

龐德

馬超是個聰明人,他也感覺到了張魯的這種變化,可想而知了,原本張魯想和自己做兒女親家的,現在突然反悔,又開始表現冷淡,馬超能不知道張魯什麼心思,再加上張魯只想自保,毫無大志,不像劉備一直有統一天下的大志,所以馬超就找了個藉口,秘密從張魯那裡經武都再從羌人聚集區逃到了劉備那裡,正史上也記載了這事:

《三國志》馬超傳:乃奔漢中依張魯,魯不足與計事,內懷於邑,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

張魯

事實上,馬超在逃離張魯處前,就已經派人與劉備有過溝通,雙方約定了馬超前來投靠劉備的事項,馬超投靠劉備是一件非常機密的事,這事只有馬超身邊少數幾個人知道,比如馬岱、龐柔,馬超連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都沒有告訴,就偷偷地逃離張魯處了,之所以是偷偷逃離,是因為馬超擔心張魯不讓他走,馬超雖然驍勇,但是在張魯的地盤上,畢竟不敢太過招搖。

馬超逃到益州這事,壓根就沒有告訴過龐德,馬超只帶了幾個最貼身的人,龐德等於是被馬超拋棄的人,當然也許馬超是想分兩步走,第一步是自己在益州站穩了腳跟,第二步才是把妻子兒女和原來的老部下接過來。

馬超

結果是馬超投靠劉備沒多久就逼降了劉璋,劉備等於是順利地拿下了益州,後來因為孫權討要荊州,因此劉備在拿下益州後不久就率領5萬大軍從益州趕到荊州與孫權對峙,就是在這個時候,曹操率軍從關中南下攻打漢中的張魯,張魯不敵曹操,投降了曹操。

而留在漢中的龐德為了生存,先是投靠張魯,後來又投靠了曹操,根本沒有機會南下,再加上馬超故意拋棄龐德,龐德也是一個有血性的人,不想再跟著馬超,於是就投靠了曹操

這裡要講講正史上馬超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馬超

馬超並不像三國演義上說的是個忠心漢室的人,其實是一個冷血、無情無義、不顧家族及家庭利益,只顧自己利益的小人,馬超的父親和兄弟以及整個宗族全部在曹操手中做了人質,但馬超絲毫不考慮父親、弟弟和整個宗族的生命安全,執意要起兵反對曹操,第一次曹操主動進攻關中,馬超是被迫應對,雖然雙方打了一仗,但這個時候曹操還沒有傷害馬超的家人,第二次馬超被曹操擊敗,曹操回軍,馬超再次捲土重來,主動攻擊曹操留守關中的夏侯淵部,這一次曹操沒再客氣,把馬超家族一百多口全部殺了,你說這種悲劇能怪誰呢?只能說馬超太過冷血,不顧家族所有族人的性命。

馬超連家人都可以拋棄,難道手下人不能拋棄嗎?龐德只是馬超的手下而已,當然對馬超非常瞭解,現在馬超逃離漢中投靠劉備,沒有跟龐德說過,龐德能不生氣嗎?恐怕任何人都會生氣,再加上馬超一貫不重視情義,而龐德卻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所以龐德沒有選擇南下投靠馬超,而是選擇了投靠曹操,畢竟當時的曹操勢力是天下最大的,發展機會也多,前途更加光明。

龐德

至於龐德的哥哥龐柔留在益州劉備處,這個一家人分別在不同的陣營中為官,在當時再正常不過了,比如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孫權處做官,而諸葛亮在劉備處做官,當孫權偷襲荊州時,兩家可是敵對勢力,也沒見孫權懷疑諸葛瑾、劉備懷疑諸葛亮吧,各為其主而已,不一定龐德的哥哥投靠劉備,龐德就得投靠劉備,他投靠曹操是他自己的選擇,至於馬超,可是馬超先拋棄龐德的,龐德才選擇放棄馬超,投靠曹操,也是合情合理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要看你是想要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原因還是《三國志》的原因了,先說下小說中龐德沒有跟隨舊主馬超投降劉備的原因。

其實不管是小說中還是歷史上的龐德最初都是跟隨西涼軍閥馬騰起家,龐德一直歸屬在馬騰長子馬超帳下,當年龐德曾經跟隨馬超聯合曹操阻擊袁紹之子袁尚入侵河東,當時袁尚派遣部將高幹和郭援入侵河東,馬超率兵阻擊高幹和郭援,龐德當時就是馬超的先鋒,龐德此戰就非常勇敢,力斬郭援,由此聞名天下。

後來馬超反曹,龐德也是一直忠心耿耿追隨馬超,曹操擊潰馬超後龐德再度跟隨馬超投靠漢中軍閥張魯,小說中是劉璋引狼入室招了劉備入蜀,不能抵抗劉備,求助於張魯,而張魯就派了馬超入蜀抵抗劉備,本來馬超想帶龐德隨行,結果龐德抱病在身無法隨行,最後馬超投降劉備以後,而龐德還留在張魯這邊,直到張魯投降曹操以後,龐德也順勢投降曹操。

再說說歷史上的原因,根據《三國志》記載,馬超當時是覺得張魯能力太差,不足以成事,所以聽聞劉備入蜀以後,馬超主動聯絡劉備,秘密請降,因此馬超是揹著張魯私自逃離漢中投降的劉備。

《三國志·馬超傳》記載:“乃奔漢中依張魯。魯不足與計事,內懷於邑,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

所以從史書中可以看出馬超是密謀投降劉備,既然是密謀肯定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而且馬超投降劉備的道路也是歷盡千辛萬苦,他和從弟馬岱從武都逃入氐中,然後繞路千里出逃奔向劉備。

因此馬超在密謀投降劉備這件事上是瞞住了自己信任的部將龐德,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馬超當時對千里投降劉備的計劃並沒有十足把握,所以他怕連累自己的老部下龐德,畢竟這是出逃,這也是出於他對部下的愛惜;其二既然是密謀出逃當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所以馬超出逃投降劉備沒有帶多餘部屬,只帶了堂弟馬岱。

歷史上的龐德就這麼留在了漢中,馬超逃跑後,張魯肯定更加嚴格監管馬超的舊部屬,怕他們也步馬超後塵,所以龐德即使想追隨舊主馬超也沒有機會再逃跑了。

後來龐德跟隨張魯投降曹操也算是遇到明主,曹操給予龐德的待遇幾乎和張魯差不多,拜龐德為將軍,論實際權力龐德比張魯還大,可以看出曹操對龐德的重視。

後來龐德被關羽斬殺,也算是他報答了曹操知遇之恩,其實龐德死節,報恩是其一,其二也是為了家人著想,龐德新歸降曹操,舊主馬超為劉備帳下大將,堂兄龐柔也在劉備手下做官,如果龐德再投降關羽,那麼龐德留在許昌的家人勢必會被滿門誅殺。

而主將於禁投降卻沒事,因為于禁與曹操交情深厚,相交相識三十餘年,即是知己也是上下級,以曹操念舊情的性格不會為難於禁家人,所以于禁投降後他在許昌家人並未受到牽連,反而兒子於圭還獲得曹操啟用。

所以龐德和于禁情況不同,他如果投降就會牽連家人,因此龐德一死,一是報了曹操知遇之恩,二也是保全了許昌的家人。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小島知風


劉備對馬超:不為其然,龐德還能去劉備處討沒趣,馬超是不得意而為之,己經由曹操為敵,被劉備看不起,再要跑,跑到那裡,如舉旗起義他估計也無人跟他,只有忍氣呑聲在西涼邊陲戍邊才是一碗安逸飯,他也明知涼劉備也不敢殺他,也就說劉備手下能殺他的人還沒有,張飛鬥一百合沒有勝他,他明白,如用計殺了張飛,劉備面上難看,所以他對關羽也不放在眼裡,他看透關羽能勝張飛幾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