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貨膨脹,作為普通人好不容易攢點錢,應該咋樣應對?

腳踏洪荒


通貨膨脹了,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不管是對於個人、社會、國家來說都造成不良影響,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社會經濟波動,阻礙國家經濟發展。

作為普通人,好不容易攢點錢,通貨膨脹了,那麼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等都持續漲價,工資水平不變的情況下,要想維持以前的生活水平,那麼就會增加支出,攢的錢就要減少或者負債了,這也是最直接的影響了。應該怎麼應對?無非兩個辦法:

1.保持生活水平。要想保持通貨膨脹之前的生活水平,那麼就只能是增加收入,比如:以前只有一個人工作的,現在要兩個人或者更多人去工作。或者以前做一份工作還有業餘時間,就可以兼職做別的工作。

2.降低生活水平。想留著攢好的錢,那麼就縮減開支,比如:以前一個季度買一件衣服,那麼現在可以半年買一件。以前吃牛肉、海鮮可以改成吃雞鴨肉。

這兩個辦法就是開源、節流,開源就是增加更多勞動力,獲取更多的收入;節流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開源就能保持通貨膨脹之前的水平或者更高、更有品質的生活。節流就要忍受比通貨膨脹前低的生活水平。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這也只是暫時的,因為通貨膨脹會對人們正常的生活水平造成不良影響,政府會加強宏觀調控政策,穩定物價,使經濟運行良好,保障人們生活水平不受太大影響。

中國共產黨堅持走群眾路線,依靠人民群眾,維護人民群眾。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

跟黨走,不迷路,普通也有黨維護!


羊興明


如果發生通貨膨脹什麼東西容易漲價?我們只要看1948年時國統區的上海物價就知道了。當時,蔣介石發行金圓券來替換原來的法幣,蔣經國在上海時還承諾保證金圓券幣值的穩定,鼓勵人們拿出黃金和美鈔來換等值的金圓券,結果老百姓發現,所謂的金圓券到最後連一張草紙都不如。

當時,物價漲得最歷害的是糧食、布匹、食鹽、肥皂等生活必須品。當時,由於不良商家囤積居奇,糧食價格一天要漲三次,早上還能買一袋大米的錢,到晚上就只能買三分之一袋的大米了。於是人們馬上再開始購買囤積保值的東西,當時有袁大頭、黃金、美鈔都是強手貨。因為,貨幣超發容易貶值,但是這些“硬通貨”卻不容易貶值的啊。

通貨膨脹的時候,最不容易上漲的是房產和非生活必須品之類的,試想大家肚皮都吃不飽了,還弄這些東西做啥?有老人告訴我,在通脹之前,三根小黃魚(金條)可買一幢樓,而通脹之後,乾脆就有價無市了。當時工廠要發工資,那些工人們都是要用麻袋去買。貨幣超發的後果,是讓老百姓苦不堪言。

拿到現在來講,委內瑞拉的通脹膨脹一旦形成預期,超市商品被搶購一空。政府開始實行配給制,這並不代表你買不到日用品,在黑市上,日用品的價格是超市價格的好幾倍。真正的通脹來臨,即使一個人打幾份工,也養不活一家老小。

而對於中國來說,改革開放四十年,隱性通脹水平一直是居高不下,業界對通脹率的測算,並不是看官方CPI數據,而是用M2-GDP得出的數據為作真實的通脹水平。不過,近幾年國內通脹水平正在逐步回落中,貨幣超發現象得到一定的遏制,所以,未來國內爆發大型通脹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中國經濟正在以中等速度增長,從追求高增長逐步轉向高質量,這與過去高速發展需要大量信貸投放已經是收斂許多。再者,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房地產投資降溫,使銀行投放貸款的數量下降,導致國內通脹可能性大幅降低。最後,由於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我國的貿易順差正在逐步收窄,未來海外流入中國資金在減少,央行被動投放基礎貨幣的數量也會大量萎縮。

通脹對普通百姓有啥好處呢?專家們會說有二大好處:一方面,通脹高企迫使企業不斷給職工漲薪資,而國家不斷給退休人員上調收入,每個城市不斷上調最低工資收入標準線。另一方面,通脹對於負資產的人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通脹導致房價瘋漲,負債較多的人看著心裡爽,覺得自己負資產可以化解通脹風險,十分明智。

但事實上,通脹對於普通百姓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好不容易存點養命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好不容易漲了幾百元錢工資,也只是應對物價上漲的補貼,真實的購買力根本沒有提高多少。所以,通脹對老百姓肯定沒有半點好處,但是對於最先拿到超發貨幣的既得利益群體是有好處的。

比如,最先從銀行拿到超發貨幣的企業或個人,這個時候趁著通脹還沒有全面上漲,最先拿到貸款後,就馬上去購買商品的企業。而這又多數是以國企央企、機關事業單位為主。而鈔票經過幾道手流入百姓手中時,你手中的真實購買力卻在大幅度的縮水。所以,超發貨幣在幾經轉手之後,再流向百姓之手,人們的財富肯定是被侵蝕的,

導致國內通脹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一是中國經濟嚴重依賴於靠貨幣來拉動,因為拉動經濟主要是靠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而這些領域需要的資金,都是從銀行貸款弄出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則需要大量資金去撬動國內經濟增長。不過,這種寬貨幣的做法,效果正在逐步消失。可能在2008年,貨幣寬鬆會對經濟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到現在,貨幣寬鬆對經濟拉動作用非常有限。

二是,過去我國出口處於長期的對外貿易順差,以及大量外資來中國投資,而我國政府實行的是結售匯制度,有多少外匯進來,就要拿出相對等的人民幣進行兌換。如果遇到美聯儲貨幣寬鬆週期,於是外面流入中國的資金越多,我國貨幣超發現象就越嚴重。這也是我國央行被動投放基礎貨幣。

三是,中國是世界的加工廠,每年有大量廉價商品流向國際市場。但與此同時,中國卻從國外進口的商品卻非常有限。也就是說,我們把大量廉價商品輸向海外,只能換得鉅額的美鈔,但卻無法換來我們需要的等值的商品。於是國內商品數量越來越少,所對能應貨幣數量越來越大,國內不出現通脹才是怪事。

現在很多學者指出,我國的真實通脹率在8%以上,我覺得理論依據不足。實際上,近幾年國內通脹率相對於前幾年,肯定有所收斂不少,M2達到8%左右早已創下了歷史新低,而隨著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由啟動消費和民間投資來拉動GDP,預計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通脹對老百姓的負面影響將會有所減弱,通脹率不會像過去一直這麼可怕,往往是比較溫和的向上趨勢。

現在很多朋友在問,通脹率一直在上升,我們該咋辦呢?對此,我認為,房地產市場真的不能再投資了,因為現在國內很多地方的房價過高,已經淪為投機性需求的場所,現在買房很可能成為接盤俠,房價未來大漲的概率不會很大了。那麼面對國內通脹我們該怎麼辦呢?一是換點美元或歐元資產,這樣可以對抗國內通脹。二是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賺錢能力提高了,工資漲了,人民幣購買力下降影響會減輕。三是甘願承擔一部分投資風險,去買一些5%以上的理財產品,爭取跑贏通脹率。

通貨膨脹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幾家歡樂幾家愁。

比如同樣是做生意的人,有的人庫存量大,流動資金短缺,如甲某有庫存商品100萬,流動資金10萬,總資產110萬。遇到了通貨膨脹商品漲了一倍,貨幣貶值一倍,總資產為205萬,甲資產升值95萬。乙某庫存商品10萬,流動資金100萬,通貨膨脹後總資產為70萬,乙資產貶值了40萬。

通貨膨脹對不做生意的人,誰家房子多誰家升值多,誰家存錢多,誰家貶值多,尤其是負債投資買房子的人升值更多,現實生活中一些早年敢於負債投資的人,現在都是富人。

通貨膨脹對沒有固定資產,也沒有存款的月光族來說是有弊無利,物價上漲了,到手的錢虛了,生活成本高了,想攢錢買房的計劃泡湯了。

面對通貨膨脹,做為老百姓來說,有句老話是‘’不要存死錢,要死錢變活錢‘’,要學會合理的投資,把自己的錢投到有升值空間的地方,只有錢生錢,錢滾雪球的發展就不怕通貨膨脹,適度的通貨膨脹能夠刺激經濟,對善於投資理財的人也是個掙錢機會。


大春陽足球


應對通貨膨脹的方法一般的方法是把錢轉變成資產。不過資產有很多種,例如固定資產、金融資產、股權資產等等。

第一種是固定資產。比如說房產、林產、地產等等。這些固定資產理論上應該都是可以保值的。但也要根據你的的實際資金量和現在的政策取向以及取得途徑做出相應的選擇。

第二種是金融資產。比如說股票、債券、基金、收益類保險產品、黃金、期貨等等。一般號稱收益高的股票、期貨等等風險有很大。只想跑贏通脹的比較安全的投資,如債券、貨幣基金等等。這些產品可以根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選擇。

第三種是企業和資源的原始股權投資。比如說礦權,比如說酒店股權等等。正所謂“家裡有礦”是富有階層的象徵。有了它們,年年有分紅不說,股權就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你也就成了過去所說的資本家,利用資產幫你賺錢了。

第四種最保值,風險最小,收益最高的投資就是對知識和技能上的投資了。比如說對子女學習的投資,讓他們考一個好的學校,學自己喜歡的的專業,從事自己愛好的工作等等。還有就是花點錢去學習或者深造自己的工作技能,掌握新的謀生手段。有了這些你就可以在以後的工作中,在求職和創業的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

第五個就是對自己和對家人的健康投資了。想想花些錢,能夠讓你和家人健康了,一輩子下來要賺多少的錢呀?少住醫院少看病要節約多少錢啊?退休以後多活幾年要多拿多少錢啊?健康快樂的度過這一生更是再多錢都買不到的。有了它,你一定比擁有很多很多財富的億萬富翁還要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