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紹誰厲害?

忠貞之志


縱觀歷史,曹操和袁紹厲,誰厲害?

第一,論兵力,袁紹厲害。袁紹當時擁兵70萬,而曹操當時擁兵才幾萬。

第二,論謀略,曹操厲害。官渡之戰時候,由於曹操的謀略,幾萬兵馬擊敗了袁紹的幾十萬兵馬。

第三,論才華,曹操厲害。當時曹操不僅是軍事家,政治家,還是名副其實的詩人。

第四,論帳下的賢臣,曹操厲害。當時曹操求賢若渴,到處尋求人才,而且袁紹剛愎自用,逼走了好多身邊的賢臣,許攸就是一個特例。

綜上所述,曹操比袁紹厲害!


瀟灑哥書閣


羅貫中厲害


廩子


袁紹和曹操身為東漢末年勢力最強的兩大諸侯之一。單純對比誰更厲害這個還真很難說。袁紹有他英明神武的時候,也有他愚蠢至極的時候。曹操也同樣如此,雖然曹操大部分時候都是英明無比的。但也有時候曹操也會犯下十分愚蠢的錯誤。但綜合來看的話,袁紹還是不如曹操的。否則袁紹以碾壓性的實力也不會敗給了曹操。

袁紹出身於大族袁氏,其人長得英俊魁梧氣質不凡。而且為人也很乾練,早年間為了對抗宦官群體,袁紹也曾和他人組織過小團體,當時袁紹和曹操可謂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但袁紹這個人能力是不錯,但他的大局觀實在很差勁。漢靈帝死後,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斗的非常兇。當時袁紹就是何進一黨的成員。袁紹急於想要剷除宦官,所以就向何進建議召集地方軍閥入京剷除宦官。結果導致了後來的董卓進京禍亂漢室的慘劇發生。可以說掀起漢室大動亂開始的就是袁紹。

後來關東聯軍聯合討董時,袁紹因為家世被推舉為盟主。但袁紹志大才疏,只想著爭奪利益,根本就不在乎董卓不董卓的事情。這也導致聯盟內部如同一團散沙,最終崩潰。但在之後袁紹消滅公孫瓚,以及招募謀士方面,袁紹做的十分的不錯。很快他就成為了天下最大的諸侯。但大局觀和沒有主見依舊是袁紹的弱點。漢獻帝落難時,本身田豐建議袁紹迎奉漢獻帝號令天下諸侯。但袁紹卻擔心漢獻帝會壞自己的事,並且在其他人的反對下,袁紹就浪費了掌控漢獻帝的大好時機。結果曹操撿漏掌控了漢獻帝,成功掌握了主動權。

後來的袁曹大戰更不用提了,手下謀士有用的建議一條都聽不進去,相反自己胡搞瞎搞弄的慘敗而歸。最終袁紹也被曹操所滅。單純來看袁紹帳下的謀士團隊,實際上並不比曹操若多少。但袁紹的性格就是沒有主見耳根子軟。而且其對部下的掌控力較差。導致袁紹帳下謀士內鬥不休,這種內耗自然導致袁紹勢力在不斷削弱。一句話說,袁紹的貪婪野心和他的能力不成正比。歷史上荀彧和郭嘉最早都效力於袁紹,但後來都離開了袁紹投奔了曹操。這已經非常說明問題了。

而曹操從其起兵開始,幾乎就沒有犯過什麼原則性的錯誤。曹操是一個優秀的統帥,果決、狠辣、智謀深遠。這些都是曹操的優點。而且曹操愛才且能重用人才的能力也是袁紹所不具備的。其對部下的掌控力也是袁紹比不了的。曹操帳下謀士的由來比袁紹的更加複雜。但曹操有能力讓他們勁兒往一處使,雖然之間互有競爭,但不至於因此影響大局。其對局勢的發展和對未來的前瞻性也是袁紹拍馬難及的。

歷史上曹操唯一一次重大失誤可能就是赤壁之戰了。曹操南下荊州後,本來以為是一場惡戰。結果曹操在輕易的佔據荊州之後,曹操的野心也隨之大漲。曹操眼看既然荊州這麼輕易的就佔領了,乾脆直接兵發江東滅掉東吳,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麻煩好了。但賈詡對曹操說,荊州剛剛收復,而且北方也並沒有那麼安穩。暫時不著急對東吳動手,還是應該先安撫百姓徹底收服了百姓的心再做打算。曹操不聽,執意要發動對江東的戰爭。結果遭遇了重大挫敗,這也是曹操歷史上僅有的一次重大失誤了。但即使如此相對比袁紹來講,綜合能力上,曹操還是遠勝於袁紹的。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