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手機、電腦太多誘惑,怎樣才能讓孩子有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探花三郎


現在科技發達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任何事情都有雙面性,有利有弊,手機和電腦也給我們帶來許多煩惱,例如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很多不利因素,那麼,如何利用好科學的便利,使之充分發揮對我們的優勢呢?我認為應該好好培養孩子們使用手機和電腦的好習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

首先,嚴格規定孩子們使用手機和電腦的時間。正常每天使用手機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我們可以給孩子規定每天有15分鐘玩兒手機的時間,既然規定設立了,一定要嚴格執行,家長不能輕易妥協!

第二,家長要嚴格限制孩子們使用手機和電腦的具體用途。可以給孩子下載一些有營養的軟件,比如聽力,高品質的電影,知識競答小遊戲等等,讓孩子們懂得合理利用手機,即使是玩兒手機,也要做對自身有價值的事情!

第三,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不要成天捧著手機看,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跟家長學的,很多家長自己天天看手機卻不讓孩子看,這樣孩子心裡會不服氣,也沒辦法樹立家長的權威,只有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才能對家長的話心服口服。可以多陪孩子讀書。共同進步!

第四,多給孩子普及一些手機和電腦的危害,從小養成安全意識,讓他們知道,手機和電腦不好好利用,可是很傷害人的。

所以,面對手機和電腦裡面的誘惑,我們沒法阻止時代的產物,畢竟對我們人類發展利益大於弊,但是我們應該讓孩子對誘惑產生剋制力,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最好的!





家長聯盟


感謝你提出這個問題,這引發了我的思考,也分享一下我的個人想法。面對各類電子設備的誘惑,孩子應該如何才能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我認為,這得看家長如何合理安排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場景、合理設定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以及家長自己是如何使用電子設備的。其實電子設備可以不只是不良誘惑,也可以是良師益友。

拿我自己為例來說,我有一個22月齡的寶寶,近一個月我正在給我的寶寶做英語啟蒙,在這個過程當中,手機和電腦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首先,根據我給寶寶安排的啟蒙計劃,第一步是給他聽英文兒歌磨耳朵。每週固定的給他聽同種主題的幾首兒歌,我在手機音樂播放器上做好分類,然後用手機循環播放,一次半小時到一小時,手機放著兒歌,我跟著蹦蹦跳跳比劃動作,一週以後,寶寶基本就會哼唱這幾首歌了,也能基本知道歌詞對應的意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1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831a8444f3e4b159ba64550ad3b3af1

大鼎鼎學英語


手機誘惑的確是個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也有很多專家給出各種建議,家長們有病亂投醫式的各種嘗試,卻常常發現在別的孩子身上有效的辦法,用在自家孩子身上卻沒有用,這是為什麼呢?要了解這個原因,可以從瞭解孩子的思維類型著手。

所謂思維類型,也就是思維習慣的類型,就是人類使用大腦的習慣,這和人類使用軀體的習慣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就像左撇子天生更願意用左手。

A型人,擅長分析邏輯,目標感強,重結果,所以面對A孩子,要解決手機誘惑就要從目標,結果出發,可以經常讓孩子接觸一些名人成功故事,看書,電影,電視都可以,通過他們令人仰慕的人生讓小A燃起拼搏奮鬥的熱情,然後和他一起制訂一個合理的目標,他會為了目標而努力的;

B型人,喜歡規則秩序,還願意追隨榜樣,他們需要嚴謹細緻的引導,所以,面對B孩子,要解決手機誘惑的問題,一方面家長要做出榜樣,如果家長沒事就抱著個手機玩,你說他的時候,他很可能會說你不也天天都玩手機嗎?另一方面,因為B孩子自己不是特別有主意,如果沒有安排好的計劃,他可能不太知道該做什麼,所以家長可以幫他做好計劃,列出表格,並且把表格貼在明顯的地方,完成一件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做記錄,這樣孩子就會首先去完成這些任務了;

C型人,注重感受,希望多得到親近的人關注陪伴,所以與其玩手機,他們其實更喜歡和人接觸,所以,如果父母多去陪伴他,和他一起享受那些溫馨時刻,他才不會去抱著一個沒有感情的手機呢;

D型人,注重想象創造,喜歡生動有趣的事,他們做什麼總是從興趣出發,所以,如果家長能找到比手機更讓他覺得有趣的事,他自然會把注意力轉移到那些事情上。

想了解更詳細的內容,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看我置頂的那篇文章,也歡迎隨時與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