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兒時的美食嗎,可以分享一下嗎?媽媽的味道,奶奶的味道,外婆味道的美食嗎?

虎媽胖寶


兒時的美食就是鄉愁,無論你身在何方,離家多遠,心中最深處的永遠都是不變的味道。

在我的童年中,有無數充滿了特色的美食。

小時候我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童年的記憶裡,有用開水衝開的綠豆糕,炒的焦香的油茶麵,薄薄的小勺颳著吃的蘋果泥,冬天的凍梨凍蘋果,還有一到過年,走親訪友時留下的帶果肉的葡萄汁。

那時的電視機從黑白的擰著換臺換成了笨拙的大彩電,李玟穿著清涼的吊帶唱著“一見你就有好心情”。

到了飯時,奶奶會圍著深藍色的棉布圍裙,叫我們吃飯,時隔多年,那畫面歷歷在目。

說幾個我印象最深的美食吧。

第一個,鍋貼大餅子。

那時候條件不好,基本上都是住在平房裡,北方做飯就依靠屋裡的灶臺和灶臺上的大鐵鍋。

經常做的燉菜就是白菜土豆條海帶和凍豆腐了,放到鍋裡一起燉,有時會加一些豬肉提香,最美妙的就是用玉米麵做成的鍋貼大餅子了。

和現在買的那種四四方方的不一樣,兒時的大餅子是奶奶用手揉成的橢圓形狀,甩在大鍋的周圍,圍城一個圈,燒旺柴火和燉菜一起做熟。

做好的玉米餅能吃出明顯的顆粒狀,餅子金黃暖香,我最愛把大餅子上那層硬硬的褐色的殼接下來吃掉,和鐵鍋的親密接觸讓玉米變得焦香,這種味道至今難忘。

第二個,蘇子餡餅。

應該是我兒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了。奶奶說吉林人,跟著爺爺來到黑龍江後,幾乎沒有回過老家。小時候不懂那是什麼,就知道味道奇怪,怪好吃的,長大後再也沒吃過了。

現在想想,應該是蘇子的種子,像黑芝麻一樣,小小的黑黑的一顆顆,記憶中的奶奶曾經說過,就剩這些了,再吃就沒有了,我想這就是奶奶的鄉愁吧。奶奶會把她碾碎,摻上白糖,用發好的麵餅包裹住,放到鍋裡烙熟,趁熱吃,白糖的甜和蘇子奇異的香混合在一起,再喝上一口熱湯,幸福也不過如此。

第三種,面果子。

小時候不像現在物資豐富,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平時也就是白菜,土豆,哪像現在變著花樣做飯。過了新年,沒有零食可以吃,正月十五怎麼過,奶奶會炸上慢慢一大盆的面果子,發好的面和著白糖,切成菱形小塊放在油裡炸熟,好吃又解餓。

如果說想念一個人回想起什麼,我能記住的就是奶奶身上的藏藍圍裙,大大的簸箕,還有那在面板上滾動的擀麵杖,還有那一聲帶著笑的“吃飯了”。





小帥和他的社畜朋友們


兒時的記憶都是美好的!尤其兒時媽媽做的菜的味道,記憶猶新!等我長大了,自己去做,卻怎麼也做不出媽媽的味道!

童年時,物質沒有現在豐富,那時候,大街小巷也沒有現在這麼多餐館啊,私廚什麼的!家家戶戶幾乎每天都在家裡做飯吃!媽媽為了讓孩子們多吃點飯,能夠長高一點,用盡心思去做菜,那時,也沒有啥子調料……一般只有:鹽,味精,醬油!可是媽媽做的菜,真心好吃!

在我的記憶裡,媽媽做的青椒榨菜肉絲肉絲最好吃!現在看來,其實是到最普通不過的一道菜,可是,我後來自己也經常做著吃,可就是沒有媽媽炒的好吃!

我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樣做這道菜的:

1:先把瘦肉切成肉絲,洗淨瀝乾水分備用!

2:把肉絲加鹽,生抽,雞精和生粉拌勻放置十分鐘!

3:青椒切絲,榨菜切絲備用!

4:鍋中倒入食用油,油溫六成到入醃製後的肉絲爆炒,時間不要太長,兩分鐘就可以了,將肉絲起鍋備用!

5:鍋中放油,放蔥花,生薑蒜爆炒,放青椒爆炒,在放榨菜絲爆炒!加鹽等調味料,加點水將青椒和榨菜炒出香味後到入肉絲翻炒兩分鐘就可以起鍋了!

一碗瓢著榨菜青椒和肉肉味道的家常菜就可以上桌了!

菜是做出來了,可是,每次吃這道青椒榨菜肉絲,總覺得差那麼一點,但是差那一點味道,又說不出來!

後來,無數次做過這道菜,每次都想做出媽媽的味道,每次都有點失望~再難吃到媽媽的味道!

也許,做菜不光是食材好,火候掌握好就可以了,他裡面可能還包含了做菜人的情緒和希冀!而媽媽做的菜裡——包含了母親對兒女的愛!對兒女的美好期待!

媽媽的味道是用心做出來的!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都忘不了的味道!也是我努力想去還原媽媽的味道而不得的一這是我永遠的遺憾!


曉銘優質滷味傳承者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回到了童年:兒時的夥伴,家鄉的山水,媽媽拿手好菜…

兒時的夥伴現在還聯繫的真的沒幾個啦,不是友誼談漠了,而是大家為了生活,早已各奔東西了,散佈在全國各地。

我是70後,小時候家裡很窮。除了過年基本很少吃到肉。雖然沒有肉,但媽媽依然能做出 令我難忘的美食。

鍋煎土豆片,媽的味道。

主料: 自家地裡種的土豆

調料:少許的油,鹽面適量。

①土豆切成兩毫米厚的片,用水清洗掉多餘的澱粉。

②鐵鍋燒熱,抹上少許的油,把土豆片一片一片的貼在鍋上。一面煎金黃後,翻過煎另一面。並撒上少許的鹽面,兩面都煎金黃時用鍋鏟剷出。外皮焦香,內部軟面。非常好吃。

蛤蟆小魚醬。

主料:林蛙、小河魚。

調料:自制農家醬,蔥沫,蒜沫,大料,自家曬的乾紅辣椒。

①小河魚去鱗去內臟,清洗乾淨。林蛙用熱水燙死,洗乾淨。

②鍋內加入豬油,油熱後下入大料、乾紅辣椒,炒香後下入蔥花蒜,再放半勺農家醬,炸出醬香後,加入半瓢清水。下入蛤蟆和小河魚。大火燉十分鐘,湯汁幹稠時,用鍋鏟剷出裝盤。

  • 我小時候蛤蟆和小河魚有的是。沒有現在這麼稀缺名貴。

臭面餷條

①玉米碴子用清水洗乾淨,放入大缸中。加入清水。水要沒過玉米碴子。泡半個月。水面上起白蒲,用漏勺撈出,用水淘洗兩遍。

② 用石磨把泡好的玉米碴子磨成粉,裝在棉布袋子裡,控幹水分。

③取一盆控幹水分的玉米粉,並拿出1/4放入鍋中,加少許的水,炒八分熟取出。這個過程叫“打熟芡”。

把炒熟的和沒炒的混在一起,用手揉拌均勻。

⑤大鍋燒開水,臭面餷子專用的餷板橫放在大鍋上,抓一坨麵糰放在餷板上,用手擠壓,餷條便落在開水裡。煮熟撈出。盛入碗內澆上滷子便可食用了。

附:滷子(澆頭)製作

春天吃韭菜雞蛋滷。冬天吃酸菜滷。

韭菜雞蛋滷

①三個雞蛋磕入碗中,用筷子攪散。韭菜切成小段。

②鍋內加入油,油熱後下雞蛋炒散,填入適量的水,下韭菜段。燒開後勾芡倒入小盆中。就可以食用了。

酸菜滷

①如果有肉的話,把肉切成沫。酸菜剁碎。

②鍋內放入豬油,油熱後下入肉沫、蔥花(沒有肉,就直接下入蔥花)炸香後,下酸菜末繼續炒三分鐘,沿鍋邊淋入醬油,加入適量的清水,燒開後勾芡裝入盆中。

那個年代雖然很窮,但過的很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