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子女與老人如何相處?任意一方一言不合就摔東西出言不遜對嗎?

殊筠


說起子女與老人相處,那可真是一言難盡,歸結起來,就兩字“管”與“逃”。

兒女是父母的寶貝,是心裡永遠的牽掛。從小到大,飲食溫飽、衣著冷暖、作業輔導、學習成績、思想狀態,哪一樣都讓父母操碎了心。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捧給孩子,用學到的知識、認知去教養自己的孩子。遇上與自己認知、觀念不合的言行,勢必要去教育糾正一番。

幼時的兒女,父母在眼中是高大的,無所不能的,也是他們孺慕的。然孩子漸漸長大,從言聽計從到主觀意識的產生,知識、視野超過了父母,用自己的思想去處世,想要逃離父母的教導。

子女與老人在一起常常因為新舊觀念產生衝突。如果此時一言不合摔東西,出言不遜,對於解決問題於事無補,只會加深老人與兒女間的矛盾。

老人再如何,內心還是希望從子女身上得到關愛,能與子女相親,和睦愉快的。

面對守舊、固執、愛嘮叨的老人,做兒女的多點耐心、包容心。對老人不同的觀點,固執,可以當面“順”著陽奉陰為,事後再擺事實講道理,說服老人。遇上嘮叨可以“左耳進右耳出”。老人生活經歷豐富,他們的意見有時很有道理,不妨聽聽、借鑑。

我是女兒,也是母親,老母親七十來歲了,越來越固執、認死理,講道理是行不通的,認清事實後只得採取迂迴政策,點頭哈腰承認錯誤,尋個機會再掰開揉碎,讓老媽信服。

女兒脾氣有點燥,兩人衝突時摔門而出,那一刻心裡有種不被理解,十分委曲、辛勞白費的感覺。

父母恩深似海,用愛心去與老人相處,別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發生,讓老人安度愉快晚年。




葉子眼中的生活


我覺著吧,提這個問題的人,也是哈,老人也是,兒女們也是,父母把你們生,養大,還有錯嗎?即便父母有錯也要忍,人上一定的年齡都一樣,自私,也不吃氣,兒女們,要有耐心,老小孩,老小孩,就要拿帶小孩似的,不然的話,肯定不行。


靚宇奶


子女要尊重老人,老人要理解子女,其實任何一方,都不應有摔東西或者出言不遜行為,尤其子女更不能有有損老人的語言和動機,不是人老邁老,但是,老人也不能得寸進尺,一家人需要和氣生財,一家人和諧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