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2020年,大的行業經濟整體焦灼,中小企業發展步履維艱,人們普遍心聲:這年頭,做什麼都不容易。

但是還是有做的相當成功的。企業成功的背後都有其共通性。行業雖不同,經營法則相似。

作為飲品行業的佼佼者,星巴克對於實體連鎖品牌經營來講,是個值得參考的案例。

從1987年的17家店,到1997年的1412家店,僅僅10年,星巴克成功完成上市,並建立了培訓、選址、門店設計的統一體系。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或許很多人只是看到了他表面的快速發展,卻未曾瞭解過他背後所花費的巨大心力。

-01-

人員培訓

深入人心的企業文化

連鎖門店的人員培訓,集中在3個方面:管理層、店長和新員工。

星巴克有一套獨特的垂直化職業發展路徑,門店店長與管理層由門店員工與咖啡師晉升而來,或者是從應屆生中招收的管培生。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星巴克有一套獨特的垂直化職業發展路徑

在培訓體系中,管培生要接受 8-12 周的培訓課程,除了要精通咖啡師所需的基本技能外,還要學習店面運營和人員管理的管理類課程。

課程培訓結束後,管培生還必須完成一段時間的門店見習考核,大致在 9-15 個月內成長為門店副理,帶領他們的培訓師都是門店經驗豐富的區域經理和店長。

此外,星巴克不斷從外界招攬零售業精英進入其高級管理層,如聘任在連鎖店方面有豐富運營和推廣經驗的專業人士擔任地區副總裁,來統籌地區發展、“移植”企業文化。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管理層統籌地區發展“移植”企業文化

而在基層員工培訓體系上,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企業文化在新員工心底紮根,使員工充分掌握關於咖啡的知識、保持對星巴克的熱愛。

星巴克甚至在舊金山開設了專門的咖啡學校。普通的咖啡師需要接受課時總計 24 個小時的培訓,包括咖啡的歷史知識、顧客服務、沖泡咖啡、零售技能等。

同時,他們需要謹記許多規則以確保產品遵循嚴格的標準。比如,如果沖泡的濃縮咖啡沒有在 23 秒內取出就必須要丟棄作廢;不能將咖啡放在容器中超過 20 分鐘等。

-02-

門店設計

兼顧體驗度、標準化和高效率

受制於規模和形狀,連鎖門店本身是個很不可控的龐然大物。如何兼顧體驗、標準化和高效:

90年代初,星巴克聘請迪士尼的門店設計師馬西負責新一代門店設計,馬西決定在星巴克的一個獨立區域不受任何人干預。

招聘設計師、建築師和詩人(核心把關feel),共同打造星巴克新門店,確保企業的統一風格特色能夠體現在每一個門店。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設置獨立區域確保星巴克風格

新的形象要求深挖掘顧客需求的標準,充分考慮顧客的感受。

視覺:選用收斂的風格,採取茶色和柔和色調;

嗅覺:咖啡機的擺放位置,能更有利於咖啡味道對氣氛的營造;

觸覺:更天然的材料,採取暖色調和木材石材;

聽覺:推出原創音樂,收購音樂電臺XM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不同的色彩和傢俱組合完成基本設計

在標準之上,編輯一套圖冊供門店參考,所有門店組件放置在新澤西倉庫,新開門店成套運送到當地,按照要求將各模塊組合集合。

這一系列措施帶來的成果是:門店建設週期從24周縮短到8周,單位成本從35萬美金下降到29萬美金。

1995年開始換新門店,到2000年之前開設的店鋪,成本節省1億美金。

-03-

選址能力

科學數據分析,專業靈活選址系統

星巴克進行門店選址時,組建了一個專業的選址團隊和一套地理信息系統。

20世紀80年代末,舒爾茨在西雅圖總部組建地產團隊,專門研究咖啡門店的選址。

據統計,星巴克早期門店主要分佈在辦公大樓、城區或郊區的社區購物中心、機場、大學城等,其中辦公大樓(商務區域)和社區中心(購物區域)佔比最高。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星巴克成立專門團隊進行選址

除了專業的地產團隊外,星巴克通過 GIS(地理信息系統),進行數據化分析,從而決定開店位置和營銷方式。

與傳統的地圖和 GPS 系統相比,GIS更像是一個數據庫,將不同來源的數據入庫並對其比較分析。

從而使決策者能夠全面瞭解車流量、消費群體分佈、安全信息、商業構成以及其他地理位置信息。

舉個例子,如果星巴克要在舊金山開設新門店,星巴克當地團隊會使用這個平臺定位出最佳門店選址。

選址因素包括這個門店位置附近消費者步行可達範圍內有幾棟在建寫字樓,是否位於商業大街或者十字路口邊上,人流量是否密集等。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星巴克運用GIS系統多因素分析選址

星巴克不僅把數據分析方法用於門店選址,還會利用地理數據設定發佈優惠活動的時間與區域。

比如,調取氣象數據,將星冰樂的促銷時間與熱浪來襲的預測時間進行匹配。

星巴克在使用 GIS 和其它的數據服務時遵循一個簡單的邏輯:防止企業在不適宜的地點開店而浪費資金。

1994 年以後,星巴克開始嘗試更多的選址類型。

它在交通密集的區域開設免下車買單的特殊窗口,在超市開設售貨亭,以及飲料吧、店中店、移動攤等規模更小、更為靈活的店鋪,滿足消費者多種場景下的消費需求。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靈活選址滿足多種場景消費需求

富有遠見的選址能力保證了星巴克開店的 “高命中率”。直到 1997 年,星巴克成立以來開設的近 1500 家門店中,只有2家門店關閉。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所以對於企業來說,不僅需要宏觀戰略,還需要對細節有極致追求,從人員匹配上、門店設計上、店鋪店址上各個方面都要仔細研究。

只有這樣,在前期花大精力建立和穩固好根基,在後期才能抵擋市場的不斷沖刷與更迭,使品牌持久發力,企業長久運轉。

星巴克的經營之道:做對這3件事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眾號零售專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轉載好文目的在於增進業界交流。

中購聯成立於2002 年 , 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購物中心行業服務組織,擁有權威的會展、研究、培訓、智庫、傳媒等多個行業領導性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