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生化濾材放進魚缸內,有什麼用呢,最實用濾材有哪些?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最近经常有新鱼友来询问,可不可以把生化滤材直接放入鱼缸内,为什么必须要把它们放进过滤槽里,这和放在鱼缸内会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在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最便宜、最实用的生化滤材会有哪些?

为什么要把生化滤材放进鱼缸内,有什么用呢,最实用滤材有哪些?

一、为什么会想到把生化滤材直接放入鱼缸内,无外乎以下原因

想想其实很简单,只要是能提出这个问题的新鱼友,一般会有两个考虑因素:

第一个因素就是,明白或者听说过硝化系统理论,知道生化滤材是可以形成硝化细菌,继而能够清除鱼缸毒素的大致原理,感觉这个东西对于鱼缸水质很重要。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鱼缸过小,或者说滤槽很小,无法有效的添加一些生化滤材。

因此就想到了,可不可以把生化滤材直接扔到鱼缸内。

如果是80厘米以上的鱼缸,不是有很好的上滤系统,就是有更为宽阔的下滤槽,这个问题根本无需担心,使用这样的鱼缸,能想到把生化滤材放入鱼缸里,那就是天才了,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只有我们的鱼缸或者滤槽太小,才会有如此的想法。

为什么要把生化滤材放进鱼缸内,有什么用呢,最实用滤材有哪些?

二、既然是小鱼缸,一桶两桶水就可以解决水质问题,即使没有生化滤材又能怎样?

我还是那个观点,我的鱼缸虽然不算是小鱼缸,但大部分都是80厘米左右的,因为当初的设计是想添加软水系统饲养七彩,结果后来操作起来太过麻烦,因为使用到的是井水不是自来水,没有相应的配套处理软水装置,思来想去,最后嫌麻烦放弃了。

目前包括了金鱼、蝴蝶鲤、罗汉鱼、水虎鱼等,都有饲养,基本上也没有用到什么生化滤材,一样可以很好的处理鱼缸的水质,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因此来说,小于80厘米以下的小鱼缸,有个小上滤、小外挂、滤桶等,甚至于原来鱼缸自带的背滤、侧滤,里面稍微放点生化滤材也就足够了,即使没有,水质也是完全能够处理好的,只不过是多换两遍水罢了。

为什么要把生化滤材放进鱼缸内,有什么用呢,最实用滤材有哪些?

但是,如果把生化滤材直接放入鱼缸内,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可能会对鱼缸的水质起到反作用。

三、生化滤材放入鱼缸内,既不可能作为底沙也不能作为鱼缸造景,只能沉淀杂质

不管是陶瓷环还是细菌屋、生化球之类的生化滤材,大部分都是采取中空设计的较多,它们不像是陶粒或者底沙那么细密,可以形成一定的平整面,阻隔大部分鱼缸杂质,只在它们表面沉淀。

由于生化滤材设计的形状比较特殊,因此极其容易脏污纳垢。

而且鱼缸内的水流趋向于相对静止状态,至少不会像滤槽里的水流速度那么快,这就会严重的污染到鱼缸的水质,即使我们想要培养硝化细菌,如果杂物过多、堵塞了滤材,含氧量根本达不到硝化细菌的需求,这些滤材即使放在鱼缸内,也是形同废物一般存在。

为什么要把生化滤材放进鱼缸内,有什么用呢,最实用滤材有哪些?

就算我们想把它们摆放成一定的形状当成鱼缸造景,那也是相当难看的吧?

因此来说,从理论上来讲,这个生化滤材完全没有必要去在鱼缸内部摆放。

但是这其中会有一些特例,我们比如说水妖精有的可能带有部分生化滤材,还有内置过滤、背滤、侧滤、反气举等等,但是这些设施,都有一定的水流在推动,而且还会有相应的滤棉、生化棉在前,起到了一定的阻挡杂质的作用。

这个和纯粹在鱼缸内只是随意摆放点生化滤材,就想起到生成硝化细菌的做法,完全是两回事,那么,少量硝化细菌会不会在其中形成呢?

当然也会有的,多少总会有点吧?

但是对比起它对于水质的整体污染程度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的,尤其是小鱼缸,根本就不实用,可以说这个做法就是鸡肋中的鸡肋。

为什么要把生化滤材放进鱼缸内,有什么用呢,最实用滤材有哪些?

四、常见的生化滤材,哪些更为实用?

我认为最实用、最廉价的,在鱼缸内完全用的住的生化滤材,就是陶瓷环、细菌屋,其他的各种花样繁多的新滤材、高档滤材,对于我们饲养普通观赏鱼来说,并不是多么实用,有的根本就用不上。

如果说我们的鱼缸比较高档、观赏鱼比较昂贵,或者说滤槽的空间很大,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及观赏鱼的价值去自行选择相对应的某些高档滤材,并不是说高档滤材一定都是商家的噱头。

为什么要把生化滤材放进鱼缸内,有什么用呢,最实用滤材有哪些?

这里面确实会有一个使用寿命、烧结工艺、滤材的有效表面积等多种因素,这个谁也不必去完全否认,一分钱一分货,不是一点没有道理,但是,我只是说,饲养普通观赏鱼,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