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突查漢庭酒店,店長抓起一次性筷子就溜

垃圾桶上贴着上海等地才有的“湿垃圾”标签;明明是绿色的厨余垃圾桶里,却扔着废弃口罩、塑料袋;餐厅餐台上公然摆着一次性筷子,酒店店长一把抓起筷子就溜。今天下午,城管执法部门特意将目光锁定酒店,对部分酒店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展开执法检查。

城管突查汉庭酒店,店长抓起一次性筷子就溜

“查哪家?如家?速8?汉庭?”在车上,城管执法队员们纷纷掏出手机,现场开始“盲选”执法检查目标。“找家知名度高的”“找个住店客人多的”……商量半天,城管执法人员最终决定前往紫竹桥西北角的一家汉庭酒店。

进入汉庭酒店,大堂墙壁上就能看到垃圾分类的招贴画,前台摆放的温馨提示上明确标有“5月1日起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的字样。显然,垃圾分类已经“来到”了这家快捷酒店。

城管突查汉庭酒店,店长抓起一次性筷子就溜

在酒店经理的带领下,城管执法人员进入一间客房检查。“房间里放几个垃圾桶?”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酒店经理表示,每个房间都会放三个垃圾桶。说着,他从卧室桌子下拎出一个贴有“可回收物”标识的垃圾桶。但立刻,执法人员就发现了问题,厕所内摆放的垃圾桶上竟然贴着“湿垃圾”的标识牌。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规定,本市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这四类,“湿垃圾”的叫法显然不适用于北京。

酒店的走廊上,执法人员们拦住一名整理房间的服务员,对放置各类垃圾的整理车进行检查。很快,执法人员就发现了和客房内类似的问题。整理车上悬挂有不同的垃圾袋,每个袋子上都贴有打印出的标签。“可回收物的标签没问题,这干垃圾、湿垃圾的标签是怎么回事?”面对一脸懵的客房服务员,执法人员赶紧对其宣传本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相关规定。

城管突查汉庭酒店,店长抓起一次性筷子就溜

随后执法人员来到酒店餐厅后厨,洗菜的水槽边,竟然只孤零零地放着一个其他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呢?”执法人员的询问,让酒店经理慌了神。经理在后厨四处张望:“厨余垃圾桶?肯定有。我们厨房应该是有两个垃圾桶的。”一直到执法人员离开后厨,一名服务员才急急忙忙拖着一个写有“餐厨垃圾”字样的空桶赶来,“来了来了,我们有厨余垃圾桶”。

城管突查汉庭酒店,店长抓起一次性筷子就溜

“这是什么?一次性筷子!这是怎么回事?不能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知道吗?”经过酒店餐厅的自助餐台,眼尖的城管执法人员一眼就看到了餐台上摆放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一摞打包塑料袋和一大把一次性筷子。“我知道,不是……就是那个……”语无伦次的酒店店长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赶紧用塑料袋将一大把一次性筷子卷起,带着筷子离开了餐厅。按照规定,从5月1日起,餐厅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勺子等一次性餐具。将一次性筷子随意摆放在餐厅餐台上的行为,显然并不合规。

城管突查汉庭酒店,店长抓起一次性筷子就溜

酒店外,落满灰尘的四色垃圾桶靠着墙摆成一溜。在得知这四个垃圾桶属于酒店管理后,执法人员现场掀开桶盖,向桶内张望。一掀开绿色桶盖,一个使用过的废弃口罩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执法人员对酒店保洁服务员说:“咱们这桶身上的字是厨余垃圾桶,对吧。您看这桶里是什么东西,一个口罩,一个塑料袋,这肯定不是厨余垃圾,这属于其他垃圾。”在进行一番宣传教育后,执法人员要求服务员当场整改,将桶中投放错误的口罩等其他垃圾捡出,重新投放。

查客房、查餐厅、查垃圾桶……这家汉庭酒店每查一处,竟然多多少少都能查出点问题来。最终,城管执法人员向酒店提出了整改建议,现场开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并通知酒店,近期还将再来进行复查。

城管突查汉庭酒店,店长抓起一次性筷子就溜

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七分队队长张震表示,5月份,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检查期间,共检查酒店1185家,发现存在问题224家,发现问题率为18.9%,在检查的行业领域中问题率相对较高;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按照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混投混扔、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等。下一步,城管执法部门将对酒店等问题率较高的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与频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楠

编辑:蔡文清

流程编辑:吴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