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郎妹》:等郎妹的一生都在等婆婆給她生個丈夫

《等郎妹》:等郎妹的一生都在等婆婆给她生个丈夫

“等郎妹是旧时客家山区的一种畸形婚俗。年纪幼小的女孩嫁入未有男孩的家中,苦苦等待婆婆为自己生一个丈夫。”

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在客家山区有这样一群女性,因为家里穷养不起她们,她们从小就被家人送给了没有男孩的家里做等郎妹。

做了等郎妹以后,原来的家就回不去了,她们的使命就是等着婆婆给她们生下男孩。然后照顾他,等他长大,与他结婚传宗接代。

做等郎妹对她们来说是悲剧的开始,丈夫不爱对她们来说不是悲剧的结束,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悲剧的结束。

电影里的润月是个命运多舛的传统女性,10岁的时候被父亲送给了婆家做等郎妹,之后润月的婆婆生了男孩,她以为苦日子结束了,却没想到这仅仅是刚开始,当润月拿下头上珠钗的一刻,我想她已经对传统风俗臣服了吧!

《等郎妹》:等郎妹的一生都在等婆婆给她生个丈夫

01 被传统桎梏压迫的等郎妹,诉说着人性的扭曲

润月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传统女性,没有学识,不懂得反抗,遵循着那时候的规矩,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润月,对传统有着从骨子里流出的顺从,尽管这些规矩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残忍。

润月的一生从她的出生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那时的社会对女性是何其的残忍,不仅可以随意的把她们送人,还能决定她们的生死。

润月10岁被送入王家做等郎妹,而等郎妹一入夫家,就永远是夫家的人,润月想回去婆婆却告诉润月:

进了这个家,就是这个家的人了,往娘家跑是犯忌的,做错了事要就要跪搓衣板。

润月的好朋友阿菊也是等郎妹,阿菊受不了婆婆的打跑回家,却被自己的爸爸打了一顿送回了婆家。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农村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在这种制度下的女性能做的的只能是服从。阿菊的婆婆生不出男孩,就把所有的错都算在阿菊的身上,尽管阿菊早起贪黑的做事,阿菊的婆婆还是想打就打,阿菊对润月说:

润月,要是我阿姆再生出男仔,我真的活不下去。

这句话从一个9小姑娘的嘴里说出来,是何等的绝望,她是受了多少苦难,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润月比阿菊好一点,润月的婆婆不会随意打骂她,但润月还是希望婆婆生下男孩来,这样润月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为此润月和阿菊两个人去求了仙人树,保佑自己的婆婆能生下男孩。

这就是做等郎妹的痛苦,等郎妹等待一个还没有出世的人,如果有幸是一个男孩,那就是等郎妹未来的丈夫,如果一直等不到男孩,那只能一直等下去,一辈子。

《等郎妹》:等郎妹的一生都在等婆婆给她生个丈夫

02 从反传统和顺传统中,不难看出女性的悲剧里藏着人性的愚昧

等郎妹是不能有自己的感情,只能自己丈夫动心,就算丈夫没有了,等郎妹也只能等下去,一直到生命的终结。

影片中,有一个叫阿英的女人,嫁到夫家很多年连丈夫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结婚都是跟公鸡拜的堂。后来有了一个相好,被发现后遭到了侵猪笼的残忍惩罚。一个女人,还是一个做等郎妹的女人,不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润月的婆婆告诫润月:

做女人要守得住,要从一而终。

单纯又无知的润月把婆婆的这一句话记在心里,尽管后来润月等了16年的丈夫思焕,在新婚之夜抛下她去了南洋,润月也都一直等待自己的丈夫回来。

《等郎妹》:等郎妹的一生都在等婆婆给她生个丈夫

这又何曾不是对女性的又一次驯服,阿英没守住丢了命,润月守住了又得到了什么。

在那个“墨守陈规”的村落里,不允许有任何女性挑战世俗的权威,润月的服从得以让她活了下去,却也是孤独终老。

其实,润月是有机会改变命运的,只不过长久生活在那种环境下,润月早就失去了对抗命运的勇气,她早已被男权所固化。

青梅竹马的春生,在思焕下了南洋后帮润月做事、种地,为润月忙前忙后,润月尽管心有感激,但也没有作出任何越轨之事,就连跟春生见面都带着帷帽。

哪怕是后来思焕被传“死亡”,润月的婆婆同意她跟春生结婚,思焕的一封家书,还是让润月从洞房里离开。

润月坚守着她所谓的从一而终,尽管这些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可在当时却是值得歌颂的优良传统。润月被压迫得没有任何自我意识,她成了男性的依附品,即使有人稍微有点觉醒的苗头,也会被很快掐灭,正如阿英。

《等郎妹》:等郎妹的一生都在等婆婆给她生个丈夫

03 等郎妹的结局,体现了人性在传统的桎梏下的无知和冷漠

影片的开始是一位老人在灯下一颗一颗地数豆子,阿菊对润月说:

老阿姆的男人走了好多年一直都没有消息,老阿姆就经常数豆子数到天亮。

在一次润月外出挑盐的时候,这位老阿姆过世了,她等了一辈子最后只能来了一句,这要是放在以前就可以跟朝廷申请贞节牌坊的,老阿姆的结局好似预示着所有等郎妹的的结局。

阿菊的小丈夫虎仔掉下河被水冲走了,阿菊的婆家要阿菊跟公鸡拜堂,阿菊第一次违背婆家做了一次自己,就是跳河自尽找虎仔去了。

润月扯下红盖头,背过身拿下头上的银钗,离开跟春生的洞房,润月的无意识坚守着自己的操守,哪怕她对春生心动过,都没能让润月忘记婆婆对她说过的话。后来,润月也像那位老阿姆一样数豆子一直数到天亮。

《等郎妹》:等郎妹的一生都在等婆婆给她生个丈夫

影片的结尾是老年的润月坐在围屋的门前,她的身旁是一个旅行团,讲解着客家人的历史,润月的故事。

这部电影从几个等郎妹着手述说,那个时代的人对女性的不尊重,认为女性可以任由发落,而女性也在这种环境下被不断洗脑,认为只有坚守这些规矩才是正确的,从而不敢作出任何反抗。

从影片中,不难看出这是一群生活在一个古老、闭塞的村落中的人,他们身上的愚昧无知,致使他们不肯接受别人身上的自主意识,他们要求女性必须服从,从而达到控制女性的目的。

《等郎妹》讲述了一代女性的悲哀,在男权至上的年代,女性只能死守着那些规矩过生活,而影片中也表达了在封建传统的禁锢下,女性的丰富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