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內貨基規模大增 越來越多的資金急切尋找更好投資方向

流動性充裕再加上股市波動,越來越多的資金正急切地尋找更好的投資方向。

扮演“資金蓄水池”角色的場內貨幣基金,其“水位”正持續上升。光大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場內貨基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相較於去年年底增幅高達54%。其中,滬深兩市規模最大的貨幣ETF——華寶添益的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緊隨其後的是銀華日利,其規模也達到了700多億元。

伴隨著場內貨幣基金規模的大幅增加,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卻持續下降。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全市場有數據統計的657只貨幣基金中,7日年化收益率最低的已降至0.08%,為興銀現金添利。此外,7日年化收益率在1%以下的產品數量達24只,收益率跌破2%的產品佔比67%,平均收益率為1.8263%,較前一週進一步下行。

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走低,但資金為何越跌越買?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因為場內貨幣基金申贖更加方便,一旦市場明顯轉暖,資金能馬上流入其他資產。

另一方面,對於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來說,“寶寶”類資產的收益率顯然已經不能滿足要求,銀行理財收益率也在持續下降,在穩健投資需求的推動下,公募“固收+”產品站上風口。

公募“固收+”就是通常所說的偏債混合基金,也就是二級債基,即在傳統債券類資產的基礎上,通過配置其他類型的風險資產,來獲取更高的收益。其中,“固收”代表了風險低、收益相對穩定的債券類資產,用於獲取基礎收益,這部分資產通常佔整個投資組合的絕大部分。“+”指的是風險略大於債券的資產,用於博取更高的收益。風險資產通常包括打新、可轉債、二級市場股票、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

某基金研究人士透露,具體投資中,“固收+”採用類似於企業年金和養老金的賬戶管理方式,一般70%至80%的倉位投向固定收益產品,比如利率債和信用債等,另一部分較少的配置投向股票,起到穩健中適度增強收益的效果。從歷史回報來看,Choice數據顯示,偏債混合基金2019年收益率中樞超過10%,二級債基2019年收益率中樞達8.28%。

業內人士認為,“固收+”基金一般以絕對收益為目標,淨值回撤小,但回報普遍高於純債基金,可以作為銀行理財產品的替代,適合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