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抽穗提前會不會造成糧食減產,天災面前,會不會造成糧價暴漲?

三農創始人


題主意思是相對今年的惡劣天氣,多數的小麥種植區的小麥正處於拔節孕穗抽穗期,因氣溫驟降,加上雨夾雪天氣,會不會對小麥生長產生影響?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這是由小麥的生長特性所決定,小麥是較抗寒抗凍的作物。冬季零下10幾度都沒有問題,何況,春季惡劣天氣是短暫的,即使達零下多少度,也是短時間的,很快會恢復正常的,但長時間的低溫天氣,肯定會對小麥造成危害,因為,生長期的抗凍能力和苗期的抗凍能力畢竟不是一個概念的問題,這一點須正確理解。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吧,青蛙的蝌蚪、蜻蜓的幼蟲、蚊子的幼蟲等可以在水中生存,但成蟲後,蜻蜓、蚊子、甚至青蛙就不能長時間在水裡了,會淹死。生長期的小麥和苗期的長麥,對抗凍的問題也是這個道理。

糧食會不會漲價的問題,有幾年來的糧食價格來看,總是在小幅度的上下浮動範圍,不會出現大的波動。為什麼呢!因為國家地域大了,或延伸點說世界大了。加上如今的通訊、物流、運輸等方便比較快捷,互通有無方便。僅某個地區乃至某個省,某種糧食歉收或絕收,加上國家大型儲備庫存,絕不會因一發而帶動全身,牽動整個國內或國際糧食價格大的動盪。有小幅的上漲是有可能的。

近日來,尤其是“新型冠肺”疫情以來,有傳多國都控制或停止糧食出口,會引起糧食價格大的變化。我認為不會。要知道,我們的國家已不是若干年前的國家那樣了,現在是有進口糧食的,但也出口糧食,這是貿易交流範疇的問題。就目前的國情來看,即使不進口外國的糧食,國內糧食供國人消費也是沒有問題的。甚至不進口M國的轉基因糧食,國民會更健康呢!

因此,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糧食年年穩產高產,糧食價格基本處於較穩定的局勢,不會因某地域歉收,或M國停止對我國的進口或出口,拉動糧食價格大起大落的。這個反正我堅信,信不信由你了!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大家好我是老王,今年的天氣比較異常,從去年冬小麥播種之後,持續的高溫,導致冬小麥年前旺長。

以我們這裡為例,人們常說寒露到霜降,種麥不慌張,很多人過了寒露之後就播種了小麥。然而一直到霜降過後,我們這裡溫度還高達20多度,加上充沛的雨水,小麥旺長嚴重,個別種植戶的小麥甚至年前抽穗。

旺長的小麥,不僅不利於過冬,容易受到凍害,而且年後返青拔節容易缺肥,從而造成產量的下降。

此外開春之後,發生了兩次倒春寒現象,特別是4月10號這次的倒春寒,小麥基本已經齊穗揚花,急劇的降溫,影響小麥的授粉,甚至胚芽凍壞造成絕收。

因此,種種原因之下,今年的冬小麥產量不如人意,當產量普遍下降,那麼小麥的價格勢必要上漲。

另外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人打算今年的小麥存起來不售賣,那麼市面上的新小麥數量相應也會減少一部分。

去年,我們這裡小麥剛收穫的時候收購價1.1元,隔了幾個月之後,價格最高漲到將近1.4元,各位朋友,你們覺得今年小麥價格會漲嗎?


鄉知老王


小麥抽穗提前會不會造成糧食減產,天災面前,會不會造成糧價暴漲?


首先小麥抽穗提前與暖冬有直接關係,小麥等農作生長是靠溫度、陽光、雨水來提供條件的。只要溫度持續的比較溫暖,雨水好,光照充足,小麥提前抽穗就會發生。

其實,如果天氣比較穩定,溫度、雨水等條件沒有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溫度,溫度是影響小麥生長最重要的因素,溫度穩定,小麥提前抽穗就是不要緊的,提前抽穗就提前成熟再收割。

其實,農民最擔心的是小麥提前抽穗之後出現的突然寒潮天氣,也就是農民常說的倒春寒天氣。這樣的天氣是災害性的,對於提前抽穗的小麥影響最大。

這兩天北方來了一次大範圍降雪,小麥、果樹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如果是提前抽穗的小孩,麥穗可能被凍壞,小麥可能來不了花了,這樣就會出現空殼癟殼,小麥減產是有可能的。

天災面前,莊稼肯定會有所減產,但是如今農民防天災手段還是比較額頭的,只要不是持續性的,破壞力很強的天災,糧食產量還是有保障的。我國糧食庫存充足,天災也不會出現糧價暴漲的情況。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清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