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為什麼不再寫書了?

顏丶顏


從1999年《杯中窺人》認識韓寒,到2019年《飛馳人生》為止,二十個年頭過去了。韓寒不是以前的韓寒,誰也不是曾經的自己。

我本人對韓寒兩個最大的記憶點,一個是2006年《文壇是個屁,誰也別裝逼》。

那一年韓寒24歲,乘著新概念作文大賽與80後青春文學盛行之風,風華正茂。那時候看書的中學生,不見得讀過張愛玲曹禺,但一定讀過張悅然韓寒。說是年少成名或是一夜成名都不為過,出圈程度遠超今天的偶和創。其中最出名、常常被拿來比較的兩個男作家,韓寒和郭敬明,其文風最大的差別是作者背後的性格使然——一個張揚自信,一個虛榮自卑。所以韓寒的文風銳利,藐視一切規則,手拿菜刀砍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把少年得志和不知天高地厚展現得淋漓盡致;而郭敬明則是把青春疼痛刻畫得入木三分,對財富地位的追求、對被重視的渴望一覽無遺。相應的在成名初期之後的道路上,韓寒如自己文風般年少輕狂,完全不知道敬畏和收斂;而郭敬明姿態卑微,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但《文壇是個屁,誰也別裝逼》還是驚著我了。他不是對白燁一個人開戰,他是對傳統文學作家開戰,對所有文壇倚老賣老的老前輩開戰,甚至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自己既得利益的環境開戰。他以為自己牛逼到可以掙脫束縛突出重圍,但他不知道任何失敗的革命都是在為日後的滿盤皆輸埋下伏筆。

最終那一場罵戰以白燁關閉博客告終,韓寒再戰成名。那一年還不到二十歲的我雖然看不慣韓寒當年的措辭和姿態,但是也不得不說一句“韓寒牛逼”。

在這篇博文中,韓寒還說過兩句話。“文學和電影,都是誰都能做的,沒有任何門檻。”“我很忙,我要進入車壇。”

我對韓寒第二個大的記憶點,是2010年《獨唱團》成絕唱,韓寒發文——“所以也不知道是得罪了哪位朋友,我在明處,你在暗處,山不窮水不盡,柳不暗花不明,若能知曉,恰能相逢,我不記恨,但請告訴我,這是怎麼了。”

也不過四年時間,28歲的韓寒不再是初出茅廬的少年。他在他自以為擅長的領域裡橫衝直撞,從未踩過剎車,接連幾個彎道超車後,終於撞了南牆。也是那一年,不羈的少年結婚生子,初為人父。那一年,生活教會了韓寒“妥協”和“責任”。

所以《獨唱團》成絕唱,他不記恨,因為他知道不管導火索是什麼本質上都是他年少輕狂的鍋,誰他也怪不了,更沒能力去怪。終於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後,他還想問一句,為什麼。為什麼由著他橫衝直撞到今天,卻在他開始養家(這個家不僅包含小家,還包括他的團隊,他要養的所有並肩戰鬥的兄弟)的時候教他做人。

我對作家韓寒的記憶就停留在《獨唱團》的絕唱。之後韓寒的文風幾乎是沒有過度的開始收斂鋒芒。零幾年的時候記者問他退學的事情,他說他沒有後悔過;而一幾年他自己在微博中寫到“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已過而立之年的韓寒,開始反思了。甚至他成了他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他開始對年輕人說教,雖然這種說教是溫和和無奈的。

他不寫書了,是因為屬於作家韓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當他已經沒有能力再用文字表述最真實的自己和對世界最真實的感受的時候,他開始封筆。

韓寒這個人最厲害的點不在於他吹出口的牛逼他都做到了,而是在於他從來不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從他十幾歲開始,他就堅定選擇“喜歡”和“擅長”。“喜歡”和“擅長”曾經對他來說是寫作,現在對他來說就是賽車和電影。賽車是喜歡,電影是擅長——一個低門檻、他學會了規則而又高收益的事業選擇。(在我的意識裡)最近五年在商業電影領域成功且成功重現性良好的青年導演就三個,陳思誠,韓寒,吳京。三字當頭的我更喜歡現在會說出“我不是想贏,我只是不想輸”的柔和韓寒,所以我還是要說一句,韓寒牛逼。

不再寫書的韓寒過得更好了。


熊錨


我看過韓寒寫的兩本書,一本書叫什麼1988,這本書寫的很好,可以和名作家相提並論了,另一本是《雜的文》,寫的亂七八糟的,毫無文學水準,也就是小學生的水平吧,一個人的兩部作品,一個天上一個地上,為什麼會這樣呢?(韓寒那本書好像叫《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八月5584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自從2012年初,韓寒被方舟子打假以後,就立馬淡出網絡了。別說寫書了,就是以往經常出現在博客等網絡上的“精彩言論“,也消失不見了。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靠代筆起家的假貨韓寒,被打假以後,再也不敢繼續作假了,假貨畢竟就是假貨!

方舟子其他方面暫且不提,就從他質疑韓寒的始末來看,基本上就是一個典型的理工男思維。蒐集證據、經過邏輯推理,斷定韓寒的文章皆為”代筆“。只要有正常的邏輯思維的讀者或觀眾,都會覺得這一系列推理的合理性。當時,有不少曾經的”韓粉“對韓寒的表現,從希望到失望,最終倒戈。

從1999年的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上,韓寒的一等獎作品《杯中窺人》,到2000年韓寒的首部長篇小說《三重門》,方舟子都做了細緻入微的解剖說明。大家有興趣不妨可以去搜索一下,現在應該還能搜到相關的內容。

面對方舟子的一系列質疑,韓寒開始還辯解了幾句,結果越辯解越是漏洞百出,到後來,乾脆默不作聲了。從此,網絡上的韓寒就幾乎不見了。既不見他繼續寫書,也不見他繼續發表一些看法之類。本來,韓寒完全可以再寫一本書,繼續做所謂的意見領袖,或做幾個現場採訪之類,來證明自己的文學才識,可是他沒有。

其實當時我是非常痛恨韓寒宣揚的不讀書也能成為作家的這種人設!簡直就是嚴重誤導正是讀書年齡的青少年們!更何況韓寒本身是個不學無術的假貨呢!所以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韓寒出來招搖,也好,省得誤導青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