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什麼時間種小麥適合?

孤島怪人已存在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國春小麥 3月上旬-4月上旬,有的可提前到2月下旬和延遲到4月中旬,一般在溫度為0-2度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一般90-100天就可以收穫,較長的為120-130天,短的有90-100天,可以說越炎熱的地方生育期越短,越冷涼的地方越長。最短的70天可以收穫(東北),長的要150天左右(青海)

  

  春小麥種植技術

  種植要點

  瞭解品種冬春性

  小麥的種子在土壤裡萌動以後,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條件,才能起身拔節發育形成結實株體,這段時間叫做小麥的春化階段。冬性品種通過春化階段要求的溫度較低,一般在0℃~3℃,歷時40~45天。半冬性品種通過春化階段要求的溫度一般為3℃~6℃,經歷時間為10天~15天。半冬性品種在8℃以上也能通過春化,但植株抽穗比較慢。春性品種通過春化階段的溫度較高,一般是在7℃~15℃,5~8天就能通過春化。因此,在沒有適宜種植的春性品種的情況下,選用半冬性品種為宜。

  解決春化問題

  為了使小麥儘快通過春化,及時成熟,可採用下列方法:

  1.早播種。春節前後,遇到氣溫較高的時段,當地表化凍6釐米深左右時,即可抓住時機播種。在以後冷暖交替的情況下,小麥種子萌動通過春化,一般能夠及時成熟。

  2.在播種前將萌動種子在0~5℃低溫下處理10~25天,然後播種。冷處理時注意種子通風透氣,不宜用塑料布等不透氣的東西裹的太緊,因為種子萌動以後呼吸強度加大。

  認識春小麥的生育特點

  1.生育期短,春小麥從播種到收穫約90多天。

  2.營養生長期短,春小麥春播氣溫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長,通過春化階段很快就進入光照階段,從出苗到單稜期約20天。

  3.分櫱期短,從出苗到拔節經歷的時間很短,分櫱少,分櫱成穗率非常低。

  4.根系淺而弱,後期易因脫肥、缺水而早衰。

  5.穗分化早,一般4葉即進入二稜期,5葉小花分化。

  春小麥栽培技術要點

  1.條施肥,肥託種。在播種前,把肥條施在地下9釐米深處,然後把種子播到3~4釐米深處,麥苗在三葉期麥粒養分耗盡時,恰好肥料供應上。

  2.施足底肥。若冬前作準備,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磷銨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勻撒到地裡,立即進行耕翻,做到“胎裡富”,耕深達到20~25釐米。冬前未做準備,每畝施標準氮肥30~50公斤(因地力不同適當增減)、標準磷肥30~50公斤,鉀肥及微肥適量。

  3.適時早播,縮小行距。春小麥播種越早越好,小麥在春化階段抗凍能力較好,一般不會出現凍害。春小麥分櫱少,個體較小,採取密植更能獲得高產。一般行距17釐米左右為宜,或大小行,大行20釐米,小行13~15釐米。播種量依據種子千粒重、發芽率及畝穗數而定,一般畝穗數35萬穗左右為宜,這樣播種量20公斤左右為宜,地力差或墒情差可適當增加播量。

  4.早管理。春小麥3葉期胚乳養分用盡,又值穗分化和分櫱期,需要大量的養分。春季雨水少,麥苗覆蓋不了地面,地面裸露大,跑墒快。因此,春小麥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進早分櫱。二葉一心灌頭水,地力差的結合澆水追施碳銨35~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地力好的施肥推遲到起身拔節期。原則上頭水後二水要緊跟,間隔10~15天。二水後,三水要緩,一般在第二節間定型、無效分櫱死亡後再灌三水。

  5.澆好灌漿水。灌漿期注意雨天、大風天不澆水,防止小麥倒伏。小麥揚花後按間隔15天左右澆一水。

  6.注意病蟲害防治。由於春小麥莖葉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蟲害侵襲。因此,春小麥比冬小麥更要加強病蟲害防治。

  2 主要分佈

  春小麥區,主要分佈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區有黑龍江、河北、天津、新疆、甘肅和內蒙古。主要地形區有東北平原地區。

  3 田間管理

  1、適時灌水。春小麥二葉一心開始灌頭水,間隔10天灌二水,灌水量為50-60立方米/畝。灌水要均勻,不可積水。春小麥二水後,三水要緩澆,一般在拔節後孕穗期,1-2節定型、無效分櫱死亡時再灌三水。可有效控制無效分櫱,促進主莖和有效分櫱生長,有利於養分、水分向穗分化方向集中,以促進穗大粒多。第三水與第二水一般間隔15-20天,拔節孕穗水要灌好、灌透。水量為70-80立方米/畝。合理追肥。春小麥追肥要根據土壤條件、麥苗長勢情況而定。一般中等肥力,播種時沒有帶種肥的地塊結合灌頭水每畝撒施尿素5-8公斤,帶種肥的地塊頭水時可不施肥。拔節孕穗期生長正常的麥田,結合灌水每畝撒施尿素10-12公斤。旺長田適當少施,畝施尿素5-10公斤。弱苗適當多施,畝施尿素10-15公斤。既為春小麥健壯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又要防止生長過旺。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微笑]

  



隨風飛揚bi


小麥是三大谷物之一,幾乎全作食物用,僅約有1/6作為飼料使用,那麼在東北地區小麥什麼時候科最好?其要多久成熟?

冬小麥:9、10月份播種,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長城以南)。春小麥:春節後播種,8、9月份收穫(主要在長城以北)。東北春麥區,黑龍江省、吉林溫度低,春麥適宜,東北地區小麥四月中旬播種,小麥對光照反應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7月20號前後成熟。 一般的說,冬小麥是秋季播種,次年春末夏初收割,春小麥則是春季播種,夏季收割。東北由於氣候較為寒冷則為春小麥,在每年的3至4月份種植,9月後收穫了





花鹿鄉


姑姑家在遼寧農村,我的家在華北大平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麥收在每年的8月份,而我們家則在每年的6月份,當年因為收小麥的問題,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少感慨。那時候,我總覺得姑姑家的小麥和我家的一起種,但是成熟卻晚兩個多月,但是產量卻很低;那時候,我曾笑話姑姑家人幹活太慢,收一個小麥要經過兩個多月……直到長大後,我才知道根本不是人家幹活慢,而是因為我們家和她們家種的不是一種小麥,他們那裡是春小麥,我們這裡是冬小麥。

這個週末和姑姑家表哥網絡聊天,他說他們那裡天氣逐漸轉暖,已經開始準備春小麥播種了。對於廣大華北或者黃淮海麥區麥農來說,咱們普遍種植的是冬小麥,但是在諸如河北省張家口、承德以及以北的東三省、內蒙等地區則主要以春小麥為主,冬小麥種植面積則相對不大。春小麥一般在每年的春季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播種,冬小麥則在每年的9月中旬播種。

東北地區怎麼種冬小麥?

在好多人印象中,東北地區只能種植春小麥,實則不然。表哥他們家以前就曾經種植冬小麥,而且產量還可以,為了滿足冬小麥的生長需求,他們要在每年的9月10日左右進行播種,如果更寒冷或者海拔更高的區域還要更早來播種,目的是為了達到小麥生長所需要的積溫。雖然他們那裡冬季比較寒冷,但是因為選擇的是強冬性的品種,抗寒,抗逆性較好,所以面對嚴寒的冬季,只要不缺乏水分,冬小麥正常年份還是可以安全越冬。不過,為了避免偶爾發生的凍害以及農業結構的調整,一年一季的冬小麥種植逐漸被很多人淘汰,人們開始選擇種植回報更高的水稻、大豆以及其他作物。像表哥家雖然也在冬小麥麥田套做過大豆等作物,但是最後因為種植面積大,機械化收穫耕作不易於操作,最後就很少在種植冬小麥。

春小麥什麼時間播種好?

其實在東北地區,栽種春小麥的面積還是比較廣的,尤其是最近幾年農業科研部門研發了強筋的春小麥品種,讓很多不喜歡吃純小麥麵粉的人們逐漸對春小麥有了好感。按照我所瞭解的知識,目前春小麥一般生育期都在80-130天之間,正常情況下4月下旬到5曰初播種,8月下旬左右就能順利收穫。掌握的原則是土壤化凍5-10公分,溫度穩定在2攝氏度以上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播種,播種深度一般把握在5公分。表哥家主要種植水稻,有一片旱地種植春小麥,一般他的做法就是在每年上凍前就把小麥地進行深翻,然後施肥,他們那邊土地肥沃,根據春小麥生育期特點,一般一畝地用15斤尿素,10斤磷肥,施肥後進行深耕,然後等到春季化凍,溫度適宜就可以播種了。這樣做可以節約時間,給小麥生長創造更多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