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小小改變,股票投資收益率會截然不同

金融市場上有句俗話,危機時是買入最佳時機”。我們知道2001年9月 11日發生在紐約的恐怖襲擊事件和幾個世紀以來金融市場發生的其他許 多次危機沒有什麼區別,結果也相似:恐慌的人們紛紛拋售股票。2001 年9月17日,股票市場恢復交易,之後股市逐步見底上漲,持續到了2007年大牛市,直到美股在2008年時出現資產泡沫,而大幅度調整而結束,之後大家可以看到,股市再次2009年見底,長達11年牛市,而今天疫情影響,股市再次大跌,是否是一個新的戰略性機遇呢。至少股市的長期存在,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市場恐慌和非理性悲觀的時候,媒體持續的報道,到來了新的焦慮,市場難有充分的表達,當投資者不再考慮股票的價值而拼命賣出股票的時候,長期投資者很容易理解這樣的投資機會是多麼難得。如果危機造成的經濟後果不為人們所瞭解或被高估,這個機會甚至會更好。 未來的所有不確定性,都會帶來資產價格重新定價,並出現非理性賣出,包括其他資產也是一樣的,至於未來站在更大的角度看,一切都會成為過去,世界還在不斷運轉,為此我們更能夠堅持和充滿信心。


長期價值投資者尋找價格下跌而且下跌後的價格遠遠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真正有價值的時候,通常都是市場無效時,真正有效的時候,價格不可能低估,只有在急速不確定性動盪時,才有可能出現低估。這樣他們會找到機會,然後買入,市場價格逐步穩定,並重新迴歸價值,從而恐慌降低,股價上漲。比如某家企業在近期遇到困難,而這種困難只是暫時性的,會有云開霧散的一天。那些由於賣家近期觀點發生暫時改變而導致價格被低估的股票。此時長期投資者喜歡對市場上前景最糟的股票進行調查研究,而不是前景最好的股票。 危機會使上述所有情況變本加厲。一般而言,各種事件以及人們對此的各種反應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恐慌和危機會給賣家造成強大壓力,卻為發現低價股創造了良機,如果你能在其他人都奪門而逃的時候巋然不動,好股票就會輕鬆落入你的手中。


趁市場瘋狂拋售的時候買入可以讓你的投資賬戶有上佳的表現。對投資者來說,經驗老到也好,毫無經驗也好,這一點都千真萬確。如果你用長遠的眼光來看你的投資,歷史上很多事情在當時都被放大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有兩位投資者——A和B,兩人都有20萬元的積蓄,在2014年的第二個星期都打算將積蓄投資於股票賬戶。兩人都缺乏經驗,對自己的錢財格外小心謹慎,因此分別決定買入那些久負盛名的企業股票,如貴州茅臺公司。A在貴州茅臺遇到利空影響後,跌到66元時買入,B之後進一步下跌後,選擇55買入。到今天A的收益是17.6倍,而B的收益達到了21.1倍,只是中間相差11元的買入價格,最後收益距離就能拉的足夠吸引人。


此處的重點在於,年收益率中的小小差距一旦隨著時間開始利滾利之後,就會使收益天差地別。這就是複利的魔力,儘管大多數投資者認為這種小小的差距算不了什麼,但世界上最優秀的投資者往往就是靠著3~4個百分點的微小差距從投資大眾中脫穎而出的。要使自己的投資方法和投資結果都高人一籌,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市場的恐慌。如果其他人都在賣出,而只有你在買進,那你就沒有隨大溜,你的投資回報自然也就有別於大眾(回報更高)。


股市爆發恐慌之後緊跟買入,這在歷史上不乏先例可循。引發恐慌的原因來自多方面,可能是政治事件(例如威脅、暗殺)、經濟事件 (例如石油禁運、亞洲金融危機)或戰爭(例如朝鮮戰爭、海灣戰爭、“9·11”事件,病毒蔓延)。無論引發危機的事件性質如何,當市場在猝不及防之下受到事件的負面影響而鉚足了勁兒狂拋股票的時候,此時就要耐心留意可能帶來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