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口比中國少,為什麼會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菩薩我想對你說


美國人與中國人的消費文化不同,中國人有祖上傳下來的省吃儉用習慣。美國人收入比中國人高,大部分消費品都是進口的,他們的購買力也相當中國人強,而且不會修舊利用,因為他們勞動力成本高,修舊不如換新,所以美國人平均消費水平比中國人高。


文華居士


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兩個原因,第一次美國人雖然人口少,但是美國的人均GDP是中國的6.5倍,美國的GDP總量超過中國的GDP總量。自然消費的能力就比較強。

第二點,我認為更重要,那就是兩國發展模式不同,中國是目前仍然保持著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來共同拉動經濟,而對於美國來說,消費。佔美國GDP的70%。這就導致美國人必須不斷地消費,不斷的浪費。每一個人都要不斷的買買買。這樣才能讓美國的經濟不斷向前,而美國的一切制度都是讓美國人能夠瘋狂的剁手。你不買國家逼著你買,你不買不行,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自然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這種模式已經證明是不可取的。


種花家的工業兔


原因很簡單:美國人均收入水平高、物價相對低廉、社會福利水平高。

1、收入

消費依靠的是什麼?是老百姓口袋裡有鈔票可以用。比如西部地區一個老農,月均收入僅有幾百元,讓他怎麼去消費?

美國人口僅有我國的1/3,不過GDP總量、人均收入都比我們高出一大截。我們普通人群體,大部分月收入都在4000-5000元人民幣,而美國則是4000美金。

收入高,自然在柴米油鹽的生活開支之餘還能有富餘的資金用於更高水平的消費需求,比如購買更漂亮的衣服,更先進的遊戲裝備,更好用的家用電器。

居民收入不穩定,再怎麼鼓勵消費都是徒勞。

2、物價

美國普通工薪階層月收入在4000美金上下,對比之下,人家的物價顯得比較親民。

比如,肯德基買一個漢堡包加可樂只需要2-3美金;

比如,購買一臺遊戲筆記本,只需要600美金,工作兩三天的工資就夠買一臺;

比如,購買一輛全新的汽車,需要大概三萬美金,一年的工資就夠買一輛;

比如,購買一套普通的精裝修獨棟大宅子,需要30萬美金,工作三年就可以貸款付首付…

依靠像中國這樣的廉價勞動力市場提供大量價格低廉的日用消費品,美國人因此能夠享受到非常低的物價。

商品價格低廉實惠,自然大家消費的意願會很高。

3、社會福利

失業金和工資差不多,養老金水平不比正常上班少多少,生活沒有太多壓力和後顧之憂,有必要大量存款嗎?

歐美國家的社會福利一直是相對較高的,甚至因此養了很多好吃懶做的“懶人”,不勞動,生活也能過得去。

教育、醫療、養老、就業、買房都不用多費心的時候,手頭的鈔票還能幹嘛呢?——當然拿去吃吃喝喝買買車,消費了。

我們雖然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過社會經濟卻主要依靠基建投資、房地產和出口去帶動。

不論是基建投資還是房地產投資,都存在著明顯的天花板,房子造的一戶一套之後還能有多大的需求?國際局勢的變化很輕易就能影響出口。

唯有消費也就是內需,才是拉動經濟持續平穩運營的最大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