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冠型肺炎疫情拍一部紀錄片電視劇如何?

天天播客


相關紀錄片應該已經拍了不少,電視劇可能也有,但這個題材不好拍

想想多年之前的非典,能夠被記住的紀錄片或者影視劇其實並不多,但其實很多片子都會有非典零星的回憶

其實想一想,新冠期間武漢的事情以及全國停擺期發生的很多事情,對於文藝創造提供非常非常的素材——但將素材變成作品其實很難。

先來說紀錄片。

現在網上已經有一些在武漢的居民和工作人員的紀錄片,也有其他城市的,還看到有在南京的日本人拍的一些“網絡紀錄片”,其實都不錯,但離優秀可能還有一段距離…

一方面,其實新冠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關於新冠的來龍去脈以及治療也都還在梳理脈絡;

另外一方面,如果將如何宏大敘事通過細節呈現也是很有挑戰性,從什麼角度切入?是普通人的角度,是參與防疫工作人員的角度,又或者是其他角度?

那麼是拍成一部電影的長度還是拍成系列紀錄片的長度,其實也都制約創作的角度…..以及,如果脫離真相和真實,紀錄片打動人內心的力量也會削弱。

或許,未來會有好的紀錄片出現吧。

再說電視劇。

應該都有看到知名編劇六六到武漢蒐集素材,創作應該也在進行中,但拍攝一部電視劇的時間週期肯定不短,離真正進入製作還有時間。

電視劇的篇幅可以很長,也可以進行故事性的再次創作,但在國內的大環境下,如何在主流價值觀、故事性以及可觀性上做到平衡,同樣也是很難!

但是需要提醒媒體和觀眾的是,如果真的有一部以新冠被背景的“電視劇\u2028”,也一定不是所謂的反應“真實”,電視劇是需要藝術創作的,從人物到故事,從角色到情節….

我個人認為,其實拋開所謂的時代使命和宏大敘述的需求,拍拍武漢的人和事兒其實也是很有挑戰,但同時,在此期間多數人都宅在家裡,而且不能劇集,也使得場景太侷限,也不好拍…

當然,藝術創作者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和靈感,作為觀眾的我們拭目以待吧。


北漂趙師傅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我相信,也一定會有這樣的作品面世。因為這次疫情影響面極廣,不僅影響了中國,也影響了全世界;另外,疫情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首先是人道方面的,還有經濟方面的,甚至對社會制度都可能會產生影響。現在,已經有一些作品對疫情進行反思了。

如果拍成影視作品,我有一些建議:

一.多拍普通人的生活,反映疫情的生離死別對普通人的影響,這樣才能夠接地氣。

二.多拍那些奮鬥在一線戰場的醫療戰士,他們也是普通人,在生死麵前也會害怕,但是他們依然奮不顧身,衝上去救助生病的同胞,他們真的很勇敢!他們是沒有拿槍的戰士!

三.應該有深度有反思,我們對疫情的反應在早期似乎慢了點,原因是什麼?只有有深度的

反思,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四.對待該影視的態度要嚴肅,不能抱有娛樂的態度,人的生死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能像有的人塗著滿嘴的口紅,輕鬆的唱唱歌。一定要尊重生命,嚴肅!

五.要找拍過大場面的導演,這次疫情的影響是世界性的,我們要拍中國,還要拍世界。張黎導演是比較符合的,拍過《走向共和》,這片子場面大,跨度廣。

六.編劇可以聯合編劇,多采訪武漢現場,聽聽當地群眾的聲音。編劇六六心思細膩,曾經編寫過《雙面膠》,該劇寫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很受歡迎。

七.演員方面涉及的人就多了,像陳道明,陳寶國,李雪健這類的演員看起來就充滿正能量的,可以演官員,黃渤可以演一些底層受難的民眾,形象比較契合。

反應疫情的影視作品太有必要了,一定要出!祝福大家早日度過疫情難關!全人類,加油!


四五六電影


像是醫療類的紀錄片,我國有許多先例,如【手術兩百年】和【人間世】,記錄了許多醫院內的事蹟

那麼鑑於疫情的特殊情況,不知道是否有攝製組可以進入醫院內進行拍攝,不過的確有許多報社的記者進行拍攝記錄

假設 的確有足夠的疫情期間的視頻資料

那麼這麼一部紀錄片電視劇,應該分為幾個部分,由淺至深,做到記錄的作用

我認為應該有世界層面上各國政府的病情分佈和應對措施、各國醫療資源緊張導致的國際糾紛、各國醫療層面裡的治療方案、群眾和患者對於疫情的情緒

因為這個題材離我們的生活實際上是非常近的,所以如果剪輯或者旁白的解釋有偏差,很容易造成歧義

總之呢 這是一場非常嚴肅的戰役 考驗我們全國上下的一場戰役 如果真的有人拍了這部片子 希望可以讓大家透徹的瞭解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