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計劃於五月份發射,有哪些重大意義?

メ無夏漢城


北斗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也是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於4月4日如期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這標誌著北斗全球星座組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該衛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展測試、總裝、加註等工作,計劃於5月份發射。


最後一課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後,意味著北斗導航全系統初步建成,北斗性能將與GPS相當,到那時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也意味著我國將成為繼美國GPS系統、歐洲伽利略系統之後,又一個擁有自主產權的地理導航系統的世界大國。


如果大家對導航定位系統稍有了解的話,一定會聽過“三星定位”這個名詞。也就是說通過地球同步軌道三顆衛星的交叉測量,可以準確定位和跟蹤地球上任意目標的地理位置信息。所以導航系統的衛星組網數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導航定位的精度。


北斗系統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定位系統,一直秉持自主、開放、兼容、漸進的建設原則,穩步開展建設。前期北斗二號區域系統已基本實現我國範圍內的導航服務,北斗三號最後一顆衛星升空,將北斗三號系統建設逐步推向重點。


北斗三號服務區域將擴展至全球範圍,同時也在下行導航信號升級與改造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從而可為用戶提供在全球範圍內更優質的服務。


這也就是說,只要你裝了北斗導航,以後走遍世界也都不怕了。這對中國國防建設以及經濟發展都是一個好消息。


麥哲思


我國的北斗衛星建設方針也分為三步走,與月球探測計劃比較相似,正因為此,北斗有一代、二代、三代之分,也就是北斗一號、二號與三號,這裡大家要注意一下,北斗一號並不是一顆衛星的名稱,它代表的是第一代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是包含幾顆衛星的,作為第一代試驗系統,北斗一號也提供實用功能。如今經歷了北斗一代、二代,三代也迎來了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的發射,真可謂是振奮人心。

說起北斗導航,那就要和世界上的其它導航系統來比一比,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以及我國的北斗,這是當今世界上的四大導航系統,作為一個大國,不能沒有自己的導航系統。

為什麼說作為一個大國不能沒有自己的導航系統呢?

這還要從GPS說起,說起GPS,大家都知道,它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導航定位系統,說起它的歷史,GPS原本是美國軍方開展的一個項目,最初的目的是服務於軍方,後來才逐步開展民用的業務。既然是軍用,大家都知道的,一旦要是進入到戰時狀態,人家說不給你用就不給你用,你只能乾瞪眼。

報假位置、關閉服務這些都是可以操作的,歷史上也是有過這樣的教訓的,當時美國為了教訓一下印度,直接將給他們提供的GPS服務給關了,讓印度白白的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也不敢多說什麼,誰叫控制權在人家手裡呢。

最要命的是,有些導彈的發射也需要目標啊,沒有定位導航,你讓導彈往哪裡打,不僅如此,用到這些衛星的地方多著了,通信、氣象、授時等等方面都需要它的幫助,所以說,自己的導航定位系統一定要建,而且要快。

說起快,那世界上其它三個定位系統當初的建設速度沒有能比得上我們的北斗的。在2018年我們實現了1年10箭18星,這樣的建設速度是很驚人的,不僅速度快,而且成功率也是最高的,2018年18顆衛星都成功進入軌道投入使用。為了北斗三號儘快的投入使用並提供全球服務,我國的航天人始終都在奮力的拼搏著,付出的汗水與辛勞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想象不到的。

北斗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它的發射有哪些重要意義?

首先,這是我國北斗三號的收官之戰,屆時,我國的北斗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這是一個階段性的成就,將提供更完善的全球服務。從公元2000年第一次發射以來,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快20年了,我們即將取得北斗導航三步走戰略的全面勝利。

北斗導航衛星有三種不同高度的衛星軌道,這樣有個好處就是不論在任意地點、時間,都可以實現穩定的信號覆蓋。北斗相較於GPS來講有後發優勢,因為GPS是較早的雙頻信號,我們的北斗是三頻的,抗干擾能力要明顯強於GPS,目前,GPS也正在從原本的雙頻信號向三頻過度。此外,北斗還獨具短報文系統、星間鏈路通信等優點。

可以說,北斗三號組網成功,我們將擁有北斗導航系統的完全態,不再受制於GPS。不過,雖說北斗三號即將建設成功,但後續的資金投入以及投入市場實現規模化的應用,從而實現盈利,這其中還有不少的路要走,但不管怎麼說,我們擁有了提供全球定位服務的能力,對GPS形成了競爭力。


科學船塢


感謝你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如下:

4月4日,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即北斗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標誌著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

該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展測試、總裝、加註等工作,並計劃於5月份發射。

最後一顆衛星發射後,北斗將與GPS實力相當,那麼,最後一顆衛星發射後的意義何在呢?

軍事意義

我們都知道,打現代戰爭沒有衛星導航是進行不了的,如果使用其他國家的衛星導航系統,一旦發生戰爭,對方將導航的使用權關閉,到那時,大部分的武器都有可能因此失效。因此,有自己的強大的衛星導航系統在軍事上是意義重大的。

民生意義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使用導航定位,如開車導航,漁民在海上導航等,都離不開導航衛星的作用。


商業意義

當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和中國的北斗系統。中國北斗導航系統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興,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提供導航服務,預計2020年,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總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

突破技術封鎖

在沒有自己的導航系統之前,我們吃盡了苦頭,當年的歐洲伽利略系統建設時,中國在交了2億的天價會費後,並沒有獲得對等的權力,反而在核心技術上對我們封鎖。終於2020年,我們自己的導航系統即將全球組網,突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並且要強於他們。這就是中國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