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的快餐式文化要走多遠?你有什麼看法?

水雲閣主人


最近寫東西很多時候感到江郎才盡的,組織不出華麗的語句,滿腹的感覺表達不出來。記得在學校的時候,對那些世界名著小說,詩句,國內的古今唐詩宋詞,現代文學都非常感興趣,有時候躲在被窩裡看。記得我經常把一個月幾十塊錢的生活費扣些出來買書看,學校圖書室的書籍喜歡的都看的差不多了。不但看,還經常記筆記,寫讀後感,感覺自己的精神生活非常豐滿,自己也變得非常陽光積極向上。

在此之間突然萌發出想寫東西,寫身邊的事情,寫學校的事情,那種衝動非常強烈。放暑假回家就開始自己的寫作,那種源源不斷的思緒不是我不斷的寫,在任何場合任何地方都會有寫不完的故事。最終寫了幾部自己認為不錯的小說,藏在自己的書櫃子裡。

自從工作後,工作生活節奏加快,讀書的時間少了。最近幾年,手機APP的豐富多樣化,讓人們對時事政治新聞,文化,包括交友都變得更加方便。但是快餐式的文化方式,並不能體現出正在的文學的魅力,碎片式的網絡文化最終會斷送人們對優美的文學的瞭解,也會斷送傳統文學創作。所以還是提倡人們重新拿起書本,用心去領略文學的美。


七零後人生回味


不難發現:稍上年歲的人都快與社會脫節了!曾見一老者因為不會用移動支付與營業員吵得不可開交,也有人理直氣壯的幫腔"選擇什麼方式支付是個人的自由……"。

網絡賦予快節奏時代的到來,形式上漸微漸短、大道至簡成為主流!傳統習俗已經越來越不受待見了!武漢疫情讓人對現鈔是否帶菌感覺怕怕的,移動支付又讓扒手們氣得牙癢癢的。時過境遷,今天大家都在感受快餐式盛宴,各行各業、每個角落。眼前的例子,比如上頭條有微頭條、短視頻、抖音……,能在短時間內把視頻畫面、背景音樂、字幕、畫外音解說等內容疊加在一起,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呈現給你,且有互動有收益!這比單單的讀報看文章接受的信息量要大多了,也有趣多了。大處講,如高速鐵路、5G網絡、智能自動化……,時速、載量、效率的提升無不體現快餐式文化觸及的內容無所不包!

馬雲的節奏是特例,他用電商、移動支付、五新設想……要撬動顛覆多少行業?"快"到你沒有反應,能跟得上的人鳳毛麟角,氣得嗷嗷叫的人海得去了!

不過,誰也阻止不了時代前進,誰也預測不到將來的結果,咱們就享受這個過程吧!


水雲閣主人


網絡時代的快餐文化肯定會在一定時間存在,但它最終必定為一種新的文化模式所取代,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我們每個人都身在其中,自覺不自覺的都在接受消費這種文化,同時也在自覺和不自覺中尋找推動一種新文化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