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文化程度不高是不是該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小幸運261459001


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就教育不出各方面優秀的孩子嗎?當然不是

如果說因為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就把孩子送進私立高中的目的是讓孩子學習更好,受到更好的教育,在我看來那大可不必。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可能認為自己不能給予孩子學習上很大的幫助,而將孩子送進學費高的私立學校,能把孩子塑造好,這是比較偏激的。我建議家長不要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的太過重要,孩子成長要全面,家長的陪伴和對孩子灌輸的思想是很重要的,我們教會孩子做人,做好人,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是首要的。

有的私立學校是封閉式的,孩子和家長很多天見不上一面,有的學校甚至不讓家長去探望孩子,這會讓戀家的孩子無法接受,這樣也不會有利於他們學習生活。私立學校的教育水平不一定比公立學校高,但是學費很可能比公立學校貴,這對於有些家庭也是很難負擔的。

再者說來,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孩子學習的促進作用是佔比很大的。一個沒有學習興趣的孩子,即使是他的父母學歷很高,他也無法在學習上取得重大進步。學歷不高的父母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學歷不高就認為自己培育不出優秀的孩子!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母親在孩子寫作業時就一直陪在孩子身邊,孩子在寫作業,這位母親就一直在看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看見自己的母親這麼喜歡看書,自己也不好意思玩耍,自己也像母親一樣堅持閱讀,等孩子考上大學後才知道,自己的母親原來不識字。父母要給孩子做好榜樣,這樣孩子才會有好的習慣。一個好的榜樣和文化程度沒有多大關係,重要的是這種好的行為。

我自己周邊發生過這樣一個例子,兩個男孩子的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這兩個孩子是雙胞胎,他們還有一個姐姐,他們的姐姐是山東大學的研究生,這兩個孩子一個考上了北京大學,另一個考上了復旦大學醫學部。要是說他們的父母,那文化程度是真不高,但是這些孩子就是在學習上很用功,使自己成為了優秀的人。

父母如果認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而選擇將孩子送進私立學校,我認為這些父母一定是關心孩子成績的父母,一定是想要為孩子好的父母,但很可能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


許夕霧


家長文化程度不高,不是把孩字送去私立學校的藉口。家長的親身經歷使他們懂得了知識的重要性,但又擔心自己能力不足,難以很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因而存在某種程度的焦慮和不安。

把孩子送去私立學校,是一種推脫責任的表現。教育不僅僅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事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家長的文化層次不高,只是一方面,通過社會的實踐和學習,這部分家長基本上懂得了一些社會的基本公德、素質、責任,也初步有了明確的認知。

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小學、初中的教育,家長的陪伴具有心理安慰和情緒的滿足,對孩子的人格的形成,性格的完整、人生觀、世界觀的確立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只是一味地片面追求知識和分數,無疑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埋下不利的因素。

不要只看到私立學校的一些優勢,更重要的是,要為孩子的未來發展考慮。度過了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期,孩子具備了基本獨立的能力,這時候,再把孩子送到好一點的學校,比如私立學校,也未嘗不可。

文話不高,可以有意識地加強學習,正好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何樂而不為呢?

請這部分家長三思!





皇帝侃大山


不用送,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你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學校都是一樣的,這不是關鍵。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和父母有很大關係,但是和父母有多高的文化程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有很多農村孩子,他們的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可這些孩子依然能考上很不錯的大學。同樣也有很多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在培養孩子這方面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

在孩子的培養過程中,學校家長分工不同。學校的主要責任是教,家長的責任主要是配合。配合學校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養成,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懂禮、明禮,有正能量。

如何進行配合?其實做起來很簡單,但堅持下去不容易,對孩子的教育就是貴在堅持。1、家長教育孩子的最好手段就是用自己良好行為去影響孩子。做事勤奮的家長會把勤奮的品質傳遞給孩子,做事認真的家長會把認真行為傳遞給孩子,講道理、懂禮貌、尊敬父母、懂得感恩的家長都會把這些優良的品質傳遞給孩子,有些事情非常家常,非常普通,起來不起眼但作用很大。2、多和老師保持聯繫,瞭解一下孩子的基本情況,配合老師工作。

私立學校也好,公立學校也好,這些都不是太主要的。所謂的好學校也有差的學生,條件薄弱的學校也有優秀學生。學校有教育的責任,但不是說把學生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好的學校教育加上好的家長配合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