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發現佛舍利,為保護舍利,花65噸純銅打造仿唐地宮?

五月的太原乍暖还寒,偶尔淅沥的春雨也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放眼望去,太山上郁郁葱葱,尽显一片大好春光!但是由于龙泉寺设施年代久远,火灾隐患不可小觑,为了保护龙泉寺,消防蓄水池的修建早早的就动工了!

2008年5月8日,农历四月初四,正值佛家文殊菩萨生日的这天,太山文管所用到处“化缘”得来的资金请了工人,要在山上为数不多的一片开阔地新建一个消防蓄水池。

太原发现佛舍利,为保护舍利,花65吨纯铜打造仿唐地宫?

上午10点,太阳已经直射过来,负责开坑挖土的师傅脱了早晨上山的外套,又擦了擦头上的汗珠,高高举起了锄头。此时汗珠在脸上、脖子上连城一串,在太阳光的反射下,就像是戴着一串串金色佛珠,挖掘工作在大家的说笑声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就在挖土的老二举起锄头挖下去的一刹那,一声不同寻常的闷响让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下面有东西,着急忙慌的老二赶忙和身边的大舅喊道:

“他大舅,我咋感觉下面有个硬板板呢?不会是棺材吧!”

太原发现佛舍利,为保护舍利,花65吨纯铜打造仿唐地宫?

周围的师傅们听到了老二的声音,赶忙聚过来看,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除去浮土,他们在下面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板,石板下是五块石条,把石条挪开后,一个石门赫然出现在大家面前,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的工人们赶紧把此事告诉了寺里的主持,主持在看了之后,觉得这下面可能有文物,马上联系了太原市考古所。

考古所在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火速赶往现场进行了考察,一番研究讨论之后,断定这个洞口是一个地宫的入口。长方形的塔基证明,在很久之前,地宫上面本来是有一座佛塔的,但是随着时光的洗涤冲刷,佛塔早已荡然无存,但是地宫却永远记载着发生在千百年前的故事。

太原发现佛舍利,为保护舍利,花65吨纯铜打造仿唐地宫?

随着抢救性挖掘的进行,地宫的全貌开始慢慢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墓道两侧的墙壁上绘制有色彩缤纷,惟妙惟肖的壁画,但是由于氧化,很快壁画便脱落了。只有石门两旁浮雕的嘴唇,仍旧鲜红如初。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进行,一些佛教的金银礼器以及汉白玉雕像开始逐渐出现在大家的眼帘,最后,在六边形的地宫里,一个石函惊艳了大家的目光。由于之前出土的大部门文物与佛教都有关,那么处在地宫最深处的石函必定内置非常有研究价值的东西。未为了避免文物被风华,在开启前,专家们火速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把石函运到博物馆,在更为先进与安全的环境下打开它。

太原发现佛舍利,为保护舍利,花65吨纯铜打造仿唐地宫?

打开石函的房间里没有强光,温度更是严格控制在10摄氏度,各种储物塑料箱,惰性气体以及各种药水备用,在第一时间保护好文物,参与石函开启的专家们尽管非常惊喜与紧张,但是仍旧保持着严谨的职业素养。石函开启之后,一个镀满金箔,尽显精工巧匠 技艺的铜棺出现在大家面前,谁也不曾想到,在曾经其貌不扬的地表深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将铜棺的盖子轻启之后,镶嵌着诸多翡翠宝石的纯银棺材居于正中央。

太原发现佛舍利,为保护舍利,花65吨纯铜打造仿唐地宫?

第一层是石函,第二层是铜棺,第三层是银棺,那么第四层会不会是金棺?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打开银棺棺盖,果然,精致考究的花纹,华贵庄重却又相得益彰的珠宝翡翠,闻名中外的金棺银椁裹挟着前尘往事,在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洗涤后重新面世。在场的每一位专家看到此情此景都忍不住的心潮澎湃,但是与此同时,另外一件棘手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在金棺的外面紧紧地系着一条打成蝴蝶结形状的丝带。根据石函的构造,专家推测在金棺中肯定藏有佛祖舍利,但是问题就在尽管最后防线只有一根丝带,可是因为时代太过久远,丝带早已变得十分松脆,不能轻易触碰,也不能轻易将其拆毁,一旦拆毁之后将有可能再也无法复原。

太原发现佛舍利,为保护舍利,花65吨纯铜打造仿唐地宫?

尽管对金棺中舍利非常好奇,但是历经千百年的丝带仍旧能完好无损,这对于考古学家来说也是一件奇迹了,所以大家决定,还是不要损坏丝带,而是选择另外一种稳妥的方法开启金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文物局曾3次派专家对其进行考察,并先后请了国内外专家,研究解封技术,但是尽管经过了十几年,仍旧没有找到一个既可以保护丝带又保护舍利的方法。

太原发现佛舍利,为保护舍利,花65吨纯铜打造仿唐地宫?

在研究的过程中。尽管石函刻文上并没有明确的纪年文字,但是石函上的女官姓名以及武则天自己造的字等线索都证明,舍利入土的年代正是武周时代。为了更好的保护舍利和龙泉寺,2013年5月,龙泉寺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山西太原太山龙泉寺舍利塔复建工作开始进行。其中有一项非常浩大的项目就是用65吨纯铜打造一座金碧辉煌的仿唐地宫。2018年年底,地宫建造基本完成。金棺银椁与铜棺、石函正居地宫中央,地宫右侧,一樽大佛庄严侧卧,不管是地宫的构造还是内部装饰,只要踏进地宫,就能在一瞬之间回望千年,感受独具特色的盛唐文化与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

太原发现佛舍利,为保护舍利,花65吨纯铜打造仿唐地宫?

今天,距离太山佛舍利出土已经十一载有余,流年似水,斗转星移,几乎每天,都会有来自不同地域,怀揣着不同心情的游者抱着同样虔诚的心走进这里。山上的一块块石头记载着太山的变迁,他们一起经历了辉煌,又曾一起度过衰落,最后仍旧保持着一如往初的姿势,用每一段特别的时光,继续书写着名为太山,独一无二的历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