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明代內閣的發展

最近,对明代的内阁很感兴趣,遂去查找了一些资料,用较为简洁的方式,尝试着去阐述清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想要弄清楚明代内阁的发展,先需要弄清楚以下几点问题。

旧史新说|浅谈明代内阁的发展

朱棣剧照

皇权的范围

秦汉以前是封建,而后是中央集权或君主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按此理解,太阳之下、大地之上都是皇帝的,皇权也应该是无限的。想做啥,一句话的事。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

皇帝是国家唯一的领袖,但是天下这么大,幅员辽阔,治下人口众多(这与欧洲的城邦小国不是一个数量级),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处理每一件事情,根本无法做到事必躬亲。所以,就需要一套官僚系统来帮助皇帝进行国家的治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政府。皇帝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

除去礼法、道德的制约,中国古代还有一个群体与皇权共享治理国家,那就是“相权”,顾名思义,宰相的权利。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宰相作为政府的代表,负责实际上的治理工作。

上面的顾名思义有点直接。我们来选择几个大一统的时代来举例说明。

汉代的中央政府,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在“三公”里,丞相负责行政,文官之首。太尉负责军事,武官之首。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主要是辅助丞相来施行监察工作,也是副丞相。

“九卿”,看官名可以理解为:皇家的祭司(太常)、皇帝的门房(光禄勋)、皇家的卫队长(卫尉)、皇家的车夫(太仆)等等。事实上,汉代这些政府里的长官们确实脱胎于皇家的私人工作人员,只不过国即是家,家也便是国,九卿的职权范围也变大了。比如,太常除了管祭祀,也管了国家的教育,毕竟宗庙和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唐代之前,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荡时期,长达几百年。但是唐代把宰相的职权给拆分了,从制度名称上来讲,叫作“三省六部制”。而“三省”即是宰相职权的拆分结果-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政令的发布。政令由中书省拟稿,并交由皇帝画敕后下达至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同意后可以签发给尚书省执行,若是不同意,可以驳还。尚书省里分六部,各代对名称略有微调,大致如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为了提高效率,一般会开个扩大会议,参会人员有三省的长官以及一些特邀的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机务、同三品平章事等。这些人组成了“政事堂”。各位大佬达成共识了,再走流程。否则行文再驳还,天天光打纸笔官司,国家也不用治理了。

皇帝能不能一意孤行,执意发布政令?当然可以,不过破坏制度的代价会非常的大。因此相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皇权,保障各种政令是相对靠谱的,不会因为一个无能皇帝,而导致国家的迅速崩溃。

崩溃一般都是积弊多年,有制度的问题、有人的问题、有经济的问题等等。

宋代以前经历了唐末动荡和五代十国的混乱,但其距离唐代不远,因此可以说是制度脱胎于唐。但是宋代也只有中书省在履行宰相的职责,门下省和尚书省职权已被削弱。

两宋终结于元,元朝享国不足百年,朱元璋强势崛起,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朝立国的制度承袭元,而元又取之于宋。所以,明初,中央政府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配合着朱元璋进行国家的治理。

旧史新说|浅谈明代内阁的发展

朱棣剧照

顺水推舟取消宰相

看到小标题,大家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个人名-胡惟庸,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宰相。

胡惟庸一早就跟随了朱元璋。起初授元帅府奏差,一路辗转,等到吴元年(1367年),任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1370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也就是次相、副相。洪武六年正月,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朱元璋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胡惟庸就代管中书省一切事务。洪武七年拜右丞相,之后又升任左丞相。特别是在杨宪被诛杀后,胡惟庸更加受到朱元璋的信任。

人在初被信任时,一般都会努力工作,奋发图强,继续的表现好自己。时间长了,特别是胡惟庸做了很长时间的独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开始蹬鼻子上脸了。做了很多越来越过分的事情。

各处的奏章,胡惟庸先看,凡是弹劾他的一律过滤掉。他曾经图谋害徐达、毒死刘基、勾结倭寇等等。他的儿子坐马车坠死,他便杀了驾车的人。朱元璋不许他拿金银财宝补偿受害者,让他偿命。到了这个份上,只得加快自己的阴谋变现。

后来,占城来使,胡惟庸自己去见了,也没报告朱元璋。被宦官看到并告知朱元璋。朱元璋很是生气,这时候胡惟庸开始甩锅给礼部。一轮拷问加上被其他人检举,胡惟庸因为谋反未遂最终被处死了。

他死后也没消停,后面的几年,陆陆续续的牵扯出不少的人,处死或死后仍被夺爵。

胡惟庸的事件彻底的伤了朱元璋的心,自此之后,朱元璋取消了丞相的岗位,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并且告诫后世子孙,不得议设宰相。

旧史新说|浅谈明代内阁的发展

胡惟庸剧照

明代内阁的形成

自从因为胡惟庸事件,朱元璋去了宰相一职,从秦汉以来1500多年形成的宰相制度,就此告别了历史舞台。皇权更大,君主专制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朱元璋废了中书省,只留“中书舍人”这种七品小官,抄抄写写还行,为帝王分忧应该很难。同时尚书省的领导也没了,这就包括曾经的尚书令和左右仆射。六部分头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皇帝也是人,没有三头六臂,所以需要设立一个类似秘书处的机构,来辅助自己,这就是内阁。碰上朱元璋这种“劳模”,或许应付的过来,所有的政事亲力亲为。据统计,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时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有1160件。每件奏章里陈述一到三件事,总计3291件事。

儿子朱棣也是创业型君主,所以也能做到事必躬亲,并且咱们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明成祖朱棣|我是不是个好父亲?)提到朱高炽作为太子,监国十几年,也等于是减轻了朱棣的工作压力。

内阁大学士在中极、建极、文华、武英四殿,还有文渊阁、东西两阁办公。太祖时期,内阁学士都是五品官员,在六部之下。主要的功能也还是帮助皇帝阅读奏章,起草文书等事务性的工作。明成祖朱棣时期也差不多,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等人入阁,但是官阶品级也都比较低。

一直到洪熙时期,朱高炽在位,因杨士奇和杨荣都是东宫旧臣,所以擢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寺卿兼谨身殿大学士等等。再往后,杨士奇又兼了兵部尚书。那些阁臣们的本职工作已经成了尚书,地位自然越来越尊贵,内阁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了。换句话说,内阁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了。

但是再往后的一些皇帝,从小生长在深宫,有的都不怎么上朝,历史赋予内阁的使命也就越来越重了,当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帝国的正常运转。内阁职权:“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通俗来讲就是给皇帝提建议,教皇帝读书,对于奏章问题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内阁大学士们在明初期并无明显主次、高低之分。到了明朝中后期,同是阁臣,但差异明显。内阁大学士统称为辅臣,其中资历最深的一人称首辅,也称元辅、首揆,其下为次辅、群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位极人臣,可以说一切朝政都归其调度,虽不称为宰相,但是跟前朝宰相相比,除名称不同,恐怕也没什么差别了。

旧史新说|浅谈明代内阁的发展

朱高炽剧照

宦官专权是挤占了皇权还是阁权

明朝的中后期,宦官专权日益严重。虽然朱元璋曾有命令,不准太监干预政事。但是遇上常年不上朝的皇帝,或者不太爱和外臣们交流的皇帝,太监则成了唯一一个联系的渠道,不可避免的,成为帝国政事决策的一环。

内阁见不到皇帝的面,但是又想推动工作的进行,只能同司礼监“配合”,连大名鼎鼎的首辅张居正都不能免俗的与司礼监你来我往。

平白的多出一个分享权力的群体,自然有人的权力被削减了。宦官专权是挤占了皇权还是阁权?看来都有。具体挤占的多或者少,还要由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不过,一般看来,应该是皇帝本身的权力受损较大,宦官也是作为皇权的一部分而存在。

这一点也是值得单开一篇详细讲述。

旧史新说|浅谈明代内阁的发展

朱棣与朱高炽剧照

参考资料: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明史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

中国通史-吕思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