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說透王熙鳳:理家能手還是敗家狂人?

王熙凤不会理家,只会败家。她没有能力,只是任性狠毒罢了。

一篇文章说透王熙凤:理家能手还是败家狂人?

王熙凤在曹雪芹眼里只是个弄权者,不要被他写表面热闹骗了


话不能乱说,要有依据,依据还得走书里找,按文本来分析---不靠瞎扯。

先来看一看曹雪芹给王熙凤做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有一副画:一片冰山,上面站着一只雌风)

凡鸟的意思到底是实指,说你这个王熙凤,虽然叫个风,可其实是只凡鸟而已;还是说像通常解释的,说“凡鸟”是合而为王熙凤的“凤”字。我觉得意思很明白,就是说王熙凤其实是个凡鸟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画上已经明确的画了一只雌风了,读书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没必要打哑谜。否则他直接写风鸟或者雌风有什么不可吗?他写凡鸟,就是告诉你她真的就是个凡鸟。

那为什么王熙凤是“凡鸟”呢?

很简单,因为不读书,不识字,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没条件出去历练增光见识,整天和姑娘,太太,丫头,老妈子混在一起,能有什么出息?

见识这个东西,不是谁都能有的,比较下秦可卿和王熙凤就知道,秦可卿临死托梦给凤姐---不是因为她有本事,有本事她自己就能想到了,她托梦凤姐,是因为告诉别人未必中用。为什么呢?因为凤姐管家,在其位而已------给她说了几件大事:首要的就是居安思危。及早筹划,不要等到树倒猢狲散的时候才着急。具体的办法也告诉她了:一个是祖茔附近多置田庄,而是将家塾也设于此。目的除了避免争竞,典卖诸弊之外,就是即使入罪。祭祀产业也不入官。

这才叫见识,感动的那个“老朽”的批书人让曹雪芹把秦可卿如何死去都隐去了。

反观王熙凤呢?不但自己滤不到这一层,就算别人良言相告,她听了吗?没有,反而是在败家的路上狂奔,她哭向金陵事更哀,难道不是必然的结果吗?

一篇文章说透王熙凤:理家能手还是败家狂人?

曹雪芹把秦可卿写的有见识


王熙凤的才能除了用来以权来谋自己那点私利,就是帮贾府败家。

曹雪芹给王熙凤的能力怎么定位的呢?俩个字:弄权!什么人才弄权?只有俩种人,小人和奸臣,王熙凤逞能弄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铁槛寺包揽诉讼。

老尼“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使云老爷与府上相好,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发一封书,求云老爷与那守备说一声,不怕他不依。若是肯行,张家那怕倾家孝顺,也是情愿的。”

王熙凤先是不肯,然后老尼拿话激了她一句“如今不管这事.....倒像是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就是这句话,戳中了王熙凤,说到:“你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因果报应,-----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替他出这口气。”

这里最能体现的不是王熙凤有什么能力,而是她使性子的本事---这也是她出身大家小姐的脾气养成的毛病。

我们单分析下这个事,这件事办起来和她的能力有一点关系吗?没有,因为如果不是有贾府,有他哥哥做着官,她又能做的了什么呢?这是换了贾府的比如李纨,比如尤氏,能不能办成?一样可以,只是人家不会那么干。

最后,王熙凤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因那节度使欠贾府的情,办成了。

办成是办成了,银子她也得了,但是也给贾府赚来了一个“勾结外官,逼死良民”的罪名,这件事对于贾府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败家。是招惹大罪。这还只是间接的,直接的比如为了除掉尤二姐,而害死张华,更是给贾家埋祸。但是王熙凤说了惹到我了,我就这么干了,这就是我的“能力”。

一篇文章说透王熙凤:理家能手还是败家狂人?

尤二姐,王熙凤手下的冤魂,也因为张华的死,给贾府埋下败家抄家的祸根

作为一个大家族的理家者,需要有公心,处世谋划,要能够从家族的利益考虑,贾府没有分家,财产属于共有,但是王熙凤当着贾府的理家人,干的却是牺牲公产,富其一房的事情,说一房也不恰当,因为贾琏并没有落到什么好处,应该是说富其一人,更准确些。

这叫什么?叫以权营私,放今天早被人骂死了,可是看红楼梦就有很多人给王熙凤唱赞歌,觉得她很有管理能力,还能总结出一二三四一大堆,怪哉!

冷子兴演说宁国府时候曾经说:“如今生齿日繁,主仆上下,安享富贵,运筹谋划竟无一个”看来就算从外人眼里,也从来没有人把王熙凤的理家能力放在眼里。

王熙凤贪财,胆大妄为,除了招灾惹祸的钱敢拿,月钱也要拿出去先放利以外,就算是哪怕一点点小钱她也不放过。比如贾芸要谋个差使,除了拍凤姐马屁以外,还要送麝香、冰片。金钏死了,因为要补一个丫头的缺,凤姐就要等那些想谋这个缺的人都把礼送到了“送什么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意。”

凤姐弄权,狠毒,贪财,结果呢?就好像兴儿和尤二姐说的:“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俩个人喜欢,没有不恨她的。”

一个管家主事的人,众人都恨着,这算那门子管理能力呢?

一篇文章说透王熙凤:理家能手还是败家狂人?

奉承贾母,获得贾母的充分授权,才是王熙凤所有能力的来源

通观王熙凤管家,包括秦可卿死的那次--代理宁国府,无非就是“一朝权在手,变把令来行”,只靠一个狠字,中国人做事,讲究的是“恩威并施”,狠容易,但只会让你怕,不懂不会或者不愿意施恩,别人是不会心服的。

读红楼梦,你读下来,就会感到凤姐是越来越怂,越来越玩不转,为什么?就是因为身体原因狠劲跟不上了,奴才们越来越不怕了。而且就如凤姐自己说的:“思来算去”没有个臂膀,她那样的人,那样的性格和处世方法,又怎么可能有臂膀呢?

那么王熙凤就一定能力没有吗?还是有的,但是这能力和理家的能力无关,她的能力就是让“老太太,和太太高兴。”因为这是她能够理家的前提

因为王熙凤的“能力”的来源不是她自己,而且背后的贾府的资源,如果贾母,王夫人不授予她理家的权利,又或者虽然让她管家,但是对她的监管很严格,这俩样缺了那一样,王熙凤都会马上成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她到宁府代理家务的时候,也是贾珍信任她,对牌给了她,而且告诉她钱随便使,不用想着省钱。

你想想,好比你吧,给你充分授权,又给你无限止的财权,你会不会是个有“能力的”人呢?

结语:通观前八十回(我只看八十回)我们只看到王熙凤怎样弄权使性。贪财害人,对上奉承,极力的讨贾母王夫人欢心,对下又极其狠毒。她作为被选定的理家者,一没有公心,二没有能力,倒是因为她的“敢作敢为”的性格,不但招合府的人怨恨,而且最主要的她做了几件给贾府“招祸”的大事。给贾府后来被抄家留下了祸根。

贾府玩儿完,当然不能让王熙凤背锅,但是她作为一个内部家事的管理者,为贾府的败家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王熙凤没有理家的能力,但是有败家的本事,这一点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不要让曹雪芹的表面文章“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