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添加劑也有好處?顛覆認知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等都属于食品添加剂。也就是说,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是为了让食品口感或品质更好、保存时间更长、更加安全等等。一般来说,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其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1、天然食品添加剂是不是比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要好?

答:不一定。在很多情况下,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比天然食品添加剂稳定性更好,更易被人体吸收。比如人工合成的叶酸,其生物利用率就是天然叶酸的2倍。因此,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食品,不管其中添加了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还是天然食品添加剂,大家都可以放心地去购买食用。另外,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食品,一般会在包装上印刷SC标识,表明该食品已经获得国家生产许可。

崔玉涛:添加剂也有好处?颠覆认知

(SC标识)

2.纯手工制作产品一定不含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吗?

答:一般能够购买到的主打“纯手工制作”“无添加”的食品,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防腐剂或其他添加剂,只是厂家可能没有标出或者含量很少。因为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食品,保质期会非常短,比如我们自己在家做饭或者做一些小点心时,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如冷冻)的前提下,可能1-2天内就变质了。而我们能够购买得到的工业化制品,包括米、面等食品,都可能含有添加剂,只是不同食品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3.给孩子做肉的辅食太耗精力,能直接给宝宝买肉松等肉类的辅食吗?

答:可以的。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有品质保证的肉类辅食成品,给宝宝买来直接吃是没有问题的。相比家长亲自制作的辅食,工业化成品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家长的双手,节省了家长们在辅食制作上的时间成本,外出时更方便携带且不易受环境、温度变化所影响。家长们不需要特别抵触这类的加工食品,这类食品可以说是食品工业进步的一种体现。

4、酸奶中的明胶等添加剂,孩子能吃吗?

答:明胶这类食品添加剂属于酸奶这个类别的食品里,国家允许添加的增稠剂、稳定剂。同时,国家会有相应的标准,严格规定这类添加剂的品种与添加的量。所以,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明胶的添加种类和剂量肯定是安全且合乎标准的,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当然,家长也可以购买酸奶机,用益生菌在家中自制酸奶,搭配一些新鲜的水果给孩子吃,这当然是更加健康的方式。

5.食物的保质期越短越好还是越长越好,保质期长意味着食品添加剂越多吗?

答:不能一概而论,食品的保质期还与食物的性状等有关。比如干粉的保质期通常比液体奶的保质期更长;而含有活性成分的产品如益生菌,往往保质期不会太长;冷冻储存的食品也比室温储存更不容易变质。因此,食品的保质期长短,不完全跟添加剂的多少有关,还要考虑食品的性状、包装、储存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6、生活里常见的糖类有哪些?

答:我们平时所说的糖,大多是白砂糖或者绵白糖,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除了蔗糖以外,包括奶制品中的乳糖、水果中的果糖、葡萄糖、主食中的淀粉,以及不易被人体吸收的低聚糖等,都属于糖类。糖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体供能,对于孩子来说,不建议让孩子摄入过多的添加糖,糖摄入过多,不仅易造成孩子肥胖,还易导致孩子龋齿。另外,需要提醒家长,糖类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所以不是说吃了有甜味的东西才要好好刷牙、漱口,如吃了水果、淀粉含量高的主食等也要注意清洁口腔。

崔玉涛:添加剂也有好处?颠覆认知

7、是不是一定要给孩子买儿童专用食物?

答:很多时候,“儿童食品”只是商家宣传的噱头,而不代表这种食物就更适合儿童食用。以儿童酱油为例,往往以“低钠”为卖点。从酱油的酿造工艺来说,没有直接酿造低钠酱油的说法,低钠酱油只是在传统酱油的基础上进行了稀释,或许还会添加其他成分去调节。在选购儿童食品时,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表、配料表,看是否是低盐、低糖以及该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所占的比例等等。

如何识别食品中的“添加剂”

首先找色素用天然食材着色的食品,配方表里只需要写天然食材的名字。所以用“红”,“黄”,“蓝”等颜色为结尾的食材都是人工合成色素。

添加了人工色素的零食很常见,包括:QQ糖,糖果,肉制品,饮料,等

然后找明胶,果胶,卡拉胶

明胶,果胶,卡拉胶都是常用的增稠剂。增稠剂的作用就是让水变成糊糊,或者让糊糊变成固态。卡拉胶在成人和婴幼儿配方产品中都可合法使用。但在两类产品中的最大用量相差很多:在成人食品中最高添加量为8克/公斤;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最高用量为0.3克/升。就是说,儿童对卡拉胶的代谢能力比成人差很多。鉴于大部分零食都是根据成人标准生产的,含卡拉胶的零食尽量不要给孩子吃。

崔玉涛:添加剂也有好处?颠覆认知

含有卡拉胶的配方

国产果胶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也不建议选择。

常使用增稠剂的零食有:QQ糖,软糖,酸奶,果酱,等

再找香精

香精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加食品的味道,另一个是掩盖食材的味道。所以食品添加香精后,我们很难判断食材原有的品质。举个例子,传统工艺制作牛肉干时,需要精心选择牛肉,再配上各种优质香料经过复杂的工艺才能去掉牛肉原有的膻味。但很多食品工厂只需要一两种香精就能省去这些麻烦。

所以那些含有香精的肉制品和水产制品零食最好不要给孩子吃。因为你不知道它究竟用了什么原料

再找看不懂的东西一些常用的添加剂并不需要排斥,比如说碳酸氢钠(小苏打、泡打粉)。它属于相对安全的添加剂。就像卤水虽然有毒,但用卤水去点豆腐,只要用量合适并不会让豆腐有毒。如果没有碳酸氢钠很多食品根本不可能在工厂环境里生产出来。

但其它添加剂的工作原理就未必是这样了。如果看不懂某个配方内容,干脆不要买

还有一类食材的名字很容易欺骗大家。比如说:氢化植物油。在很多配方里它都被写得很含蓄,像:“植物油(含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氢化植物油对心血管系统有害,所以也不要选择

看营养成分

崔玉涛:添加剂也有好处?颠覆认知

从营养成本表判断零食的好坏

特别警惕这4种添加剂

1 咖啡因

长期食用含咖啡因的食品,会使儿童的骨密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儿童处于小肌体向大肌体的成长时期,而咖啡因不利于长高,妨碍了孩子的成长。同时,食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容易让孩子过于兴奋,不利于其脑组织发育。

2 反式脂肪酸

一般情况,每人每天摄取的反式脂肪酸不宜超过摄取总热量的1%,大约相当于2克。而一份炸薯条所含的反式脂肪酸已接近5克,一杯500毫升珍珠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已超出正常人体的承受极限。如果长期食用,肯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

3 含铝添加剂油条、粉丝、凉粉等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含铝的添加剂,经常食用会影响儿童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

4 防腐剂

苯甲酸、山梨酸钾和亚硝酸盐等防腐剂,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的骨骼生长,危害肝肾健康。若是食品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防腐剂也会成为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

另外,还有一些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小食品,会含有许多化学添加剂,如染色剂、甜味剂、香精、增塑剂等会给孩子身体造成直接伤害,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来源:崔玉涛的育学园、七果叔叔等综合整理

编辑:琬璘

审核:英姿

终审:凯淇

崔玉涛:添加剂也有好处?颠覆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