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人或事經過歲月的沉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放在我们家,一点都不假。土地下户时,父母作为超生游击队,7个人口仅分到了3分薄地。在靠土地吃饭的年月,艰辛可想而知,家里经常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都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鸟,张着嘴巴等吃的。那时,父母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填饱我们的肚子。就这一个小小的愿望,竟耗尽父母半生心血。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记忆中,父母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父亲顶着满天星辰去2里外的水井里,一担担将水挑回来将水缸装满;母亲则冒着晨雾在昏暗的灯光下轧猪草。天色未明,家里早已炊烟袅袅。天亮后,父亲去附近的砂石厂搬运石头赚取微薄报酬,母亲则扛着锄头去田地里忙活。白天在家里是见不到他们身影的。小时候,没有人帮着父母带孩子,我们都是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成长起来的。每到黄昏,我们便排成一溜站在屋檐下翘首以盼父母归来。有时困了,倒在房檐下的石磨上睡着了。迷糊中感到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抱起来,放到里屋床上。这是父母回来了。傍晚,老屋又升起了袅袅炊烟,母亲在灶台前忙着做晚饭。所谓晚饭,那时也不过是包谷饭或是红薯饭。偶尔吃到一点肉,也算是“打牙祭”了。即便这样,我们家仍是家徒四壁,入不敷出。母亲头脑灵活,开始思索更能挣钱的法子。因为二姐和四妹弱智,我便成了母亲的帮手。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我随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捡垃圾。当时,我才六岁。母亲和表姨在城里租了一间民房居住,每天捡回的垃圾经过分类后卖给废品回收站,每月能挣700、800元,一家人的口粮又有了着落。母亲在城里站稳了脚跟,便把我也带去了,理由是孩子比大人更占先机。80年代末的中国,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大家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城里人也不富裕。但很多城里人看着孩子可怜,家里可扔不可扔的东西,半卖半送,利润也挺大。于是,我第一次进了城,和母亲租住在逼仄、拥挤、潮湿的出租房里,房间里一半放着床、锅、碗、瓢、盆等家什,一半堆放着散发着阵阵怪味的垃圾。每天天不亮,母亲便把我叫起来,我背上小背兜和母亲一起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初次进城,我对什么都好奇,再加上年纪小,并不觉得捡垃圾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反而,觉得能帮助母亲,减轻母亲的负担,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每天,我跟着母亲从城南走到城北。有时,运气好时,很快就能捡到满满一背兜垃圾。更多时候,我们在城里奔波一整天,收获廖廖。黄昏时,背着空空如也的背兜,又累又饿地走在城市的斑驳光影里。回到出租屋,吃过晚饭,就着昏暗的灯光,顾不上休息,我和母亲一起将捡来的垃圾分门别类。垃圾分类是一件很细致的活儿,捡回来的垃圾按照不同类别可以分出10多个等次和品种,每一种的价格都不一样。为了卖到好价钱,分类就特别细致,常常要忙到半夜或是凌晨才能睡觉。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为了生计,我和母亲在城里捡了一年垃圾,直到我满了7岁,达到法定学龄才不得不回到家,接受启蒙教育。姐姐因为智障,一直没念书。我上学时,父母让12岁的姐姐和我同读一年级。家里增添了3个读书娃,经济负担陡然大增,日子更是捉襟见肘。常常是,哥哥的学费到了放假还没交,班主任来催了一次又一次。而我和二姐没交学费,只能报名注册领不了新书,母亲便到邻居家借旧书给我们读。有时,在邻居家借不到书,我们便只能跟着同桌借读。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直到二年级时,金刀火炮厂与镇龙小学签订协议,凡是在厂里务工的工人,子女在镇龙小学就读的,学费由工厂担保。为了我们能继续学业,母亲带着我到火炮厂务工。说是务工,其实就是给鞭炮插上引线。当时的鞭炮厂属于纯手工作业,废纸卷成筒,切割成盘,灌上火药,插上引线,经过压紧、包装等工序,鞭炮就制作完成。插一盘鞭炮工资一角二分钱,母亲手脚灵活,一天可以插80到100盘鞭炮,能够挣到大约10元钱。为了这10元钱,我和母亲在厂里打了三年工。插鞭炮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工人们坐在一个地方,专心致志地插着引线,很少聊天。我还是小孩,生性好动,但为了完成母亲交给我的任务,只得像木偶一样坐着,千篇一律地干着同一样工作。时间久了,我的身体不能动,思想却如脱僵了的野马,长了脚似的满地跑。我一边插鞭炮,一边在脑海里过滤着曾经看过的小人书或是听过的故事情节,编织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结局。同时,我还会自导自演,将自己或是身边人的事编成电影,在脑海里播放,打发这冗长而乏味的时间。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插鞭炮不仅工资低,还是一件危险的工作。因为鞭炮是易燃易爆物品,时常会因为天气或是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爆炸。特别是夏天,火药受高温影响,有时工作着,突然就发生了自燃。本家一位亲戚在制作鞭炮时,鞭炮突然爆炸,当场被炸得血肉横飞。事后,虽然捡回一条命,但却永远失去了双手。母亲亲眼目睹血淋淋的惨案在眼前发生,心理蒙上了沉重的阴影,经常在噩梦里惊醒。醒来后,看到身边安然无恙的我,方才大舒一口气。几番思量,考虑到子女安全,母亲离开鞭炮厂,另谋生路。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四年级时,父母租种了邻近生产队两户人家近20亩土地,请人开不起工资,家里的几个子女便成了帮手。周末和节假日,我们都会跟随父母去田地里劳作。记得有一次,大哥背着一整担稻草回来时,在房屋拐角处,由于身上的负担太重,重心不稳,一下栽在屋檐下,他瘦小的身子卡在石缝里动弹不得,背上的稻草全压在了身上。我急忙过去帮他,无奈力气太小,怎么也扶不动那担稻草。哥哥在石缝间左右挣扎,额上青筋直冒,手掌上磨出了一层血珠。“哥,你别动。我去喊爸爸。”我焦急地对哥哥说,急忙转身往家里跑去。等我喊来父亲时,哥哥已经挣扎着起来,背着沉沉一担稻草摇摇晃晃地回家来了。因为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哥哥中学毕业,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回到家帮助父母赚钱养家。16岁便外出闯荡,贩卖过光碟,拉过蜂窝煤,做过石棉瓦,还因此在工地上放炮,导致发生事故,差点炸瞎了双眼。视力受限的哥哥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学成材,成为凤凰城优秀的盲人按摩师。此是后话。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五年级时,邻居家嫁进城的女儿回娘家时透露,山坡上的野葱在城里很畅销。挖野葱卖,又成为我们家的另一条生财之道。挖野葱是一件辛苦的营生。野葱长在山坡上,需要挖回来洗干净,整理成小把,再运输到城里的菜市售卖。山高路远不说,无论天晴落雨,我们都在山上和城里两头穿梭。周末和节假日,那怕是过年,也得不到休息。因为,越是过年过节,野葱在城里的价格越好。不出两年光景,方圆数公里的山坡都被我们翻了个遍。近处挖不到就向远方扩展,堰坎、高枧、浒洋水、天旺、茅荒田、平正等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穷人家的孩子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在记忆中,越是节假日,越是忙碌的时候。我们放了假,不像其他家庭条件好的小孩,可以肆意地玩耍。放了学,我们做完作业,还要帮着父母整理野葱。野葱整理起来很麻烦,先是将杂草或是黄了的部分捡出来,再将整理好的野葱绾成拇指般大小。通常,以最快速度计算,一背兜野葱会整理到深夜十一、二点或是凌晨一、两点。如果说整理野葱是一件苦活的话,那挖野葱则是一件累活。每天早上起床吃过早餐,背起背兜就出门了。赶上10多里山路,到达野葱生长的山坡,便开始挖野葱。挖野葱时一般都不会带干粮,也没有干粮可带。饿了,挖点野果充饥,渴了,喝点山泉水解渴,困了,坐在锄头上或是石块上歇口气。到了下午,终于挖满了一背兜,又饿又累,还得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将满满一背野葱背回家。在路上,遇到熟识的同学,还得转几块田,绕几块土,伸手将头上的草帽帽沿压低,耷拉着脑袋,绕过同学,心里像做贼般心虚,生怕被同学认出,而沦为笑柄。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同样,考验人心的还有卖野葱。凌晨五点从家里出发,将近七点到达菜市,没有固定摊位,只能背着百来斤野葱沿街兜售。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躲避城管的追击,还要受到其他摊主的打压。因为生意好时,顾客将你团团围住,会挡住其他固定摊主的生意。这时,别人就会驱赶你。遇到脾气好的,好言叫你走开;遇到脾气不好的,不仅恶语相向,甚至提着东西驱赶。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法院街兜售野葱时,因为顾客太多,挡住了摊主的生意。摊主凶巴巴地斥责,我本想让开,无奈人太多,一时没让出来。摊主见我屹立不动,抬手甩了我一耳光。我被打蒙了,愣在原地,忘记了哭泣。等到脸上的麻木感过去,火烧火燎的疼痛袭来,我才忍不住流下泪来。

总有一些人或事经过岁月的沉淀

一般情况下,一背兜野葱会卖到30至100元不等的价钱。市场行情好时,不到10点就能将满背兜野葱全部售卖完,但多数时间会到中午一、二点或是三、四点才能售卖完;运气不好时,等到下午五、六点也卖不完。沉重的背兜像石块一样压在背上,背系在肩上勒出了深深的印痕,脸上的汗在阳光下闪着光,又累又饿还得拖着疲惫的身子在一个又一个菜市间游荡。卖野葱的钱,贴补了一家人的日常用度,供我上完了初中、中专,直到参加工作。这些经历像蛇一样盘亘在心里,挥之不去。我坚信,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受过的磨难,终会以另一种形式回馈于我。

本文由山沐雨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