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邑方言裡溯源海絲文化

从五邑方言里溯源海丝文化

作为中国第一侨都和著名海滨城市,江门拥有内涵丰富的海丝文化。其中,川岛是通向国际航线的重要节点。图为川岛沙堤渔港。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从五邑方言里溯源海丝文化

项目专家黄伟亮(左)到调查对象家中进行调查研究。

江门市档案馆、方志办供图

近日,江门市档案馆、江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编的《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正式出版。本书以江门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为切入点,扣住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文化脉络,既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吻合,又与江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呼应。

笔者了解到,著者在江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史料的甄别与探索、本土方言的调查与钩沉、民俗文化的挖掘与阐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实现了对一些濒临失传方言文化的珍惜与传承,更填补了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语言文化研究方面的空白。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具有深厚底蕴和多元文化,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都和著名海滨城市,占有重要地位。此次著作的出版发行,是基于江门对海丝方言与文化深入的调查研究。

业内专家认为,该项目的完成,拓展和丰富了广东省情内容,增添了海上丝绸之路人文色彩,凸显了江门地域文化特色,为研究和宣传海丝文化提供了新的视野,对推动海丝文化遗产保护、提升记忆传承的文化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 戴惠甜

通讯员 邝晓宁 李文迪 杨清华 刘妙思

海丝方言文化遗存丰富

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贸易之路,是一条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科技等方面的中外交流之路,也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海上之路。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悠久、港口最多、航线最长的省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上担当重要角色。

广东海洋资源丰富,唐朝地理学家贾耽的《广州通海夷道》就记载了从广州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道,即所谓“广州通海夷道”,新会、台山正处于这条古老航线边上。江门有绵长的海岸线,大小岛屿数百个,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江门先民“善舟楫”的海上本领铸就了江门丝绸之路的故事,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历史遗存。

2016年,江门发布《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此后,江门更持续强化对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然而,在《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出版前,江门学术界和文化界对海丝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史迹的研究上,尚未见以语言文化为视角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作探讨的论著。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化的载体。方言是汉语言的变体,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从语言的接触与渗透角度看,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必然在语言文化上有所反映。江门不但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史迹遗存,还有方言与文化的遗存。

“我们密切关注海丝文化的挖掘工作。经长期调查和思考,我们决定另辟蹊径,选择方言这一特殊文化载体作为主题,并物色专家谋求合作,组织力量实施,以期方言文化、方志声像、地情资料和档案成为申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江门市方志办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2017年,该办正式启动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项目,并组织专家开展调查研究。

抢救和保护江门“海丝路”方言

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深挖海丝方言文化、建立海丝方言文化档案、探究方言文化的具体表现、抢救并传承江门海丝方言与文化。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两项成果,包括建立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历史遗迹地的方言数字语音档案资料库和出版《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专著。

其中,方言数字语音档案资料库选取新会区古井官冲,台山市广海镇、上川岛、端芬镇的方言与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五邑各地区,既调查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又调查方言文化,尤其是特色词语、歌谣、故事等。调查对象既有当地文化名人、长者,也有语言文化爱好者。

《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江门市对外贸易语言文化、“口供纸”方言的综合考察、五邑银信语言文化解读、江门地区地名的文化内涵、江门地区逐渐消失的量词及文化意义、江门地区民谣的语言与文化信息等。全书近20万字。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人口的流动,一些方言词已濒临消失。对江门‘海丝路’的方言与文化调查,必将丰富江门地域文化内涵,有助于抢救和保护江门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拐杖,台山广海、海晏话‘柿突’,该语音源于英语stick,手杖之意。”《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著者、江门市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教研室主任黄伟亮说,抢救和保护江门“海丝路”方言,建立江门“海丝路”语言文化档案,为江门深挖海丝文化以及推动经济贸易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语言文化支撑。

新颖选题和视角获好评

从2017年启动至2020年2月印刷出版,江门市地方志办自始至终主持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项目,牢牢把握选题方向,努力推动进度,统筹协调全市推进史料征集、方言采集以及语言数据库的建立,参与田野调查,协助专家解决实际问题,保障科研项目如期完成并通过验收。项目同时得到省地方办和省档案局的大力支持,申报成功并获得广东省档案局科研项目经费资助。

项目的完成是江门市地方志办抓住地方文化特色,发挥优势,挖掘地方方言与海洋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认同,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体现。《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一书也获得不少好评。

五邑大学教授刘进在审读该书书稿时指出,该书选题和视角新颖,该选题通过追踪语言和区域特色文化中的海丝印迹,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同时,该书以田野调查和一手文献为基础,有较为扎实的资料基础。著者通过选取重要海丝历史文化重要地域,进行实地田野调查和采访,并获取新近发现的诸如银信、“口供纸”等地方方言集中的一手史料,进行爬梳考证,使该研究建立在较为扎实的研究资料基础。此外,该书还多地点、多角度探寻海丝语言,多学科解读海丝语言现象,结论较为可信。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门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将一如既往融入全市大局,主动对接江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利用管档守史的优势,为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开拓思路,积极作为。

一本好书出版背后的故事

为做调查三次拜访同一人家

《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是如何成书的?期间著者经历了哪些波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近该书著者、江门市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教研室主任黄伟亮,了解一本好书出版背后的故事。

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

2017年暑假,当江门市档案馆、江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邀请黄伟亮参与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时,黄伟亮有点忐忑:“一方面,自己非方言学、文化学科班出身,另一方面,这次的调查研究刊印成书,是职业生涯里的第一次。能否完成任务?心里确实没底,好几次萌发过打退堂鼓的念头。”

笔者了解到,黄伟亮从2014年开始接触地方文化研究,曾得到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甘于恩教授指导,多次参加方言调查培训学习和研讨会。在参与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前,他就已经收集了五邑地区25个方言点的数据,并将数据无偿提供给江门市档案馆。

“后来,我想凡事都有第一次,何不尝试一下?”于是,黄伟亮下定决心,铆足干劲,利用自己掌握的汉语方言研究方法迅速开展工作。

调查前期的工作并不容易。黄伟亮告诉笔者,有时候,可能要筛选过百人才找到一名合适的调查对象。“我们做这个调查的要求要严谨,调查对象不仅要熟悉本土方言,发音纯正,还要对本土的民俗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黄伟亮说。

用真心诚意打动调查对象

为节省调查费用,黄伟亮常单枪匹马自驾车到江门各地调查。调查过程也往往不是那么顺利。“一次方言调查研究至少需要耗费一天半的时间,很多调查对象需要忙农活或者照顾家人,能接受调查的时间有限。最曲折的一次,我上门拜访三次,才能完成一名调查对象的调查。”黄伟亮回忆。

“我们不能气馁不能放弃,一次不行,我们就用真心诚意和调查对象沟通,拜访两次、三次,最终一定能获得大家的配合。”黄伟亮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用诚意打动了一名又一名调查对象。

有一次,黄伟亮在台山海宴做调查时,遇到一对年迈的印尼归侨夫妇。这对夫妇非常健谈、热情,不仅将他们所了解的本土方言和文化故事全部告知,还邀请黄伟亮在家里留宿吃饭。后来,黄伟亮因公务需要赶回学校。临走时,这对夫妇还送上印尼特产,让黄伟亮感到十分暖心。“我深刻感受到调查对象的淳朴、热情。我十分惭愧,我已经麻烦他们了,理应我请他们吃饭才是,哪有他们请我吃饭的道理?”黄伟亮说。

不仅如此,因为调查研究,黄伟亮还结识了一群文化界的好友。“因为调查民歌民谣,我认识了李剑昌、张巨山、吴荣光等文化界的好友。通过他们,我学到很多东西,自己对五邑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深刻了。”黄伟亮说。

江门市海丝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过程

●2017年6月,对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深入调研。到新会区古井官冲及台山市广海镇、上川岛、端芬镇等地寻访当地文化名人、长者,也有语言文化爱好者,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等进行讨论,并组织材料申报省科研立项。

●2017年7月,课题组在江门市档案局召开会议,明确课题研究工作中各部门的任务分工,确定课题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进度。形成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工作计划。

●2017年7月至12月,田野调查,分别前往江门海丝路相关方言点进行调查。既调查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又调查方言文化,尤其是特色词语、歌谣、故事等。调查对象既有当地文化名人、长者,也有语言文化爱好者。

●2018年1月至6月,查阅资料。借助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等资源,查阅、复印、摘抄地方史志,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等相关文献资料。

●2018年7月26日至31日,整理资料。将调查的语言数据、音像数据进行归类分析整理。

●2018年8月1日至9月20日,撰写调研报告(专著)。

●2018年11月,形成专著初稿,并邀请专家对书稿进行审阅。

●2019年,根据专家对书稿的审阅意见,对书稿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筹划《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出版,同时形成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

●2020年,《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方言与文化调查研究》正式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