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人物系列:酒仙榜|酒奇 · 李賀

鬼叔 编撰

酒文化人物系列:酒仙榜|酒奇 · 李贺


很多人都知道诗仙李白的《将进酒》,气势磅礴,汪洋恣肆。其实历史上不少诗人都写过这个乐府古题,诗鬼李贺的《将进酒》同样是难得的佳作: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这是一场盛大的酒会,每一寸空气里都充盈着富丽、热闹、奢华、极致,每一样精美的酒器,每一滴香醇的酒液,都散发着令人迷醉的光影和气息。这是真实的场景,却仿佛梦中的魔幻,这是热烈的欢愉,却隐约无奈的伤感。对酒当歌,烂醉如泥,或许只有这一刻,可以走进刘伯伦的内心世界。然而李贺的人生,并不是这样的绮丽华彩,没有美仑美奂,没有波澜壮阔,有的是怀才不遇的独苦,有的是天道不公的悲懑。

李贺,字长吉,唐宗室远支。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因家居昌谷,后世称为李昌谷。李贺家世早衰,境况贫寒,书载李贺相貌奇特,体形细瘦,通眉长爪。自幼才思聪颖,七岁便能作诗,且信手拈来,运笔如疾风骤雨。当时任都官员外郎的韩愈和侍御史的皇甫湜听说有这样一个神童,起初不大相信,说:“如果是古人也就罢了,当今若有此等奇人,我们怎么能与他失之交臂呢?”于是二人相约一起去探访究竟。待见到李贺时,两位大人当即出题考他,让李贺就以今日会见之事即景作诗,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话说李贺少年老成,并不因韩愈和皇甫湜是大名人而慌张,他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提笔蘸墨,写下了一首文学史上流传千古的名作:

《高轩过》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韩愈、皇甫湜阅罢很吃惊,也很欣喜,赞叹道:“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从此李贺的诗名更是声闻天下。这个故事,清代人王琦曾提出过质疑,近人朱自清等人又做了详细研究,断定该诗作于元和四年,是李贺十九岁时的作品。

李贺十六岁时,唐顺宗继位,任用王叔文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由于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几个月后,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逼迫顺宗退位,传位于宪宗,新政宣告失败。王叔文被赐死,改革中坚力量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贬远州,史称“八司马事件”。次年唐顺宗崩逝,改革派质疑顺宗是遇害而死。李贺得知此事,写下了《汉唐姬饮酒歌》借古讽今。唐姬是东汉少帝刘辩的妃子,刘辩先是被董卓废为弘农王,不久又用毒酒鸩杀。唐姬放归故乡颍川,其父会稽太守唐瑁要将她另嫁,唐姬至死不从。后来西凉军阀李傕攻破长安,抄掠关东地区,得到了唐姬,强要娶她,唐姬坚贞不屈。汉献帝听说后,悲怆同情,把唐姬迎到宫中的后花园,拜为弘农王妃,颐养天年。李贺这首诗写的是汉少帝刘辩与爱妃唐姬诀别的情景,哀惋动人,绵里藏针。

《汉唐姬饮酒歌》

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

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

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

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

仗剑明秋水,凶威屡胁逼。

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

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

不说玉山颓,且无饮中色。

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沉厄。

无处张穗帷,如何望松柏?

妾身昼团团,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觉长,颈粉谁怜白。

矜持昭阳意,不肯看南陌。

李贺十九岁时,听说韩愈在洛阳,便前往拜谒。投赠诗稿中的第一首便是后来流传甚广的著名诗篇《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有人认为,此次谒见之后,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了李贺,那首有名的《高轩过》实际上便是这时所作。李贺才华横溢,又得到文坛领袖韩愈的认可,但是因为父亲过逝未满三年,他还不能参加科考。直到元和五年李贺二十岁时服满,韩愈写信给李贺,劝他举进士。于是李贺先参加了河南府试,顺利通过,年底即可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有些妒才忌能者制造流言,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同音,犯了家讳,因此李贺不可以考进士。这真是可笑又阴险之极的做法,气得韩愈都站出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讳辨》予以反驳。韩愈质问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但是主持考试的官员冥顽不化,纵然是韩愈仗义执言也未能说动他们,李贺的晋身之途终究被断绝。

连“高考”都不能参加,这对李贺的打击非常大,要知道这是李贺能改变自我命运和家庭状况的唯一途径。郁闷的李贺回到了家乡昌谷,写了很多感伤抒愤的诗。但是看重李贺才华的人没有忘记他,在宗室友戚及韩愈等人的推荐下,李贺次年返回长安,经考核后,依父荫得官,任奉礼郎,是个从九品的小官。李贺在长安三年,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深刻认识了社会现实及唐王朝的时弊。面对官场的腐败与黑暗,李贺位卑职低,无力改变什么,于是把心力都集中在了写诗上。他经常骑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童子出门,走在路上也思索诗句,一旦有了好句子,便顺手写在小纸条上,投进童子背着的布袋子里。每次回到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先把布袋里的纸条掏出来,将一些断章零句整理誊写,再加以补缀润色,写成一首首完整的诗作。除了喝酒大醉,或者是参加了丧礼,李贺素日如此。母亲看到儿子这样,甚是心疼,责备道:“我的儿啊,你这是要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吗?”

不能求取功名,在奉礼郎这个职位上委顿了数年,并无施展抱负的机会,李贺孤哀而愤激,加之后来妻子病亡,竟也忧郁成疾。二十四岁那年,李贺告病返回昌谷休养。不甘心就此沉沦的李贺,也曾打算南游吴楚,希望碰碰运气而有所作为,但不久折回洛阳,继而又到了长安。一年后,李贺毅然辞掉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隐居。离开长安时,李贺写下了著名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此时的李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借金铜仙人辞汉的史事,抒发兴亡之感、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尤其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之语,读之令人怆然涕下。

闲居不久,李贺便外出游历,取道宜阳、洛阳、河阳,进入太行,过长平、高平到达潞州。在潞州时,受好友张彻荐举,入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幕府帮办公文,这份差事做了二年多。元和十一年,藩镇势力愈加跋扈强横,每每不受朝廷节制,郗士美奉命讨伐叛逆,无功而返,于是告病回到洛阳休养,张彻也返回长安。李贺无所依从,只好回到了昌谷故居,此时的李贺已然病得很重,他强撑着病体整理诗稿,不久便故去了,年仅二十七岁。传说李贺病笃之日,大白天恍惚看见红衣使者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块云板,写的皆是上古篆文,使者对李贺说:“天帝新近落成了白玉楼,召你即可前去写一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使者道:“天上比人间更加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只见窗户里烟气滚滚,又听见龙车疾驰而去的声音,家人再看李贺时,已然断气了。

李贺与初唐的王勃很像,少年得名,都有出神入化的文采,天妒英才,生命也都定格在了二十七岁。还有一点他们也相像,就是喜欢饮酒。李贺曾经带着满腔热血与才华,又有韩愈等前辈的肯定和推举,原本是意气风发,期待有所作为,能够报效国家,“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然而因为所谓避讳之事被剥夺了考试资格,困守长安,心中失落又愤激,悲苦沉顿,于是借酒浇愁,写下了《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的劝酒诗非常有特色,奇崛怪诡,读之如入另一个世界,仿佛仙界,似是鬼域。如这首《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再如这一首《相劝酒》:

羲和骋六辔,昼夕不曾闲。

弹乌崦嵫竹,抶马蟠桃鞭。

蓐收既断翠柳,青帝又造红兰。

尧舜至今万万岁,数子将为倾盖间。

青钱白璧买无端,丈夫快意方为欢。

臛蠵臑熊何足云?

会须钟饮北海,箕踞南山。

歌淫淫,管愔愔,横波好送雕题金。

人生得意且如此,何用强知元化心?

相劝酒,终无辍。

伏愿陛下鸿名终不歇,子孙绵如石上葛。

来长安,车骈骈。

中有梁冀旧宅,石崇故园。

李贺的诗歌总是高峻阔朗,奇伟浪漫,书评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这其中许多写饮酒的诗,令人迷醉而不舍,此处选录几首:

《开愁歌》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追和何谢铜雀妓》

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似?

歌声且潜弄,陵树风自起。

长裾压高台,泪眼看花机。

《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水在何处。

《铜驼悲》

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

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

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

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

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

《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南湖野客评曰:少具才名者,人妒之,天亦妒之,李长吉卓才俊拔而天夺之速,诗界之恨事,酒界之恨事,若假以时年,又有多少奇瑰文字,又有多少美酒相倾。哀激之思而作鬼魅之语,愤懑之痛而得笔下嶙峋,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云:“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李长吉为诗,沉醉勤苦于行途,修饰补全而忘食,呕心沥血,辞情警迈,时而如遇峭壁危岩,时而得见云崩雪涌,时而针砭刺喉,时而哀怨杀心,寓个人伤悼于耿耿,寄家国悲凉于拳拳,韶华之年多有迟暮之恨,始得“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感慨,宁不悲乎!长吉命短,不登庙堂,生平行迹简略于书传。虽运蹇志苦,尚不僻独自孤,居长安崇义里时,志同道合者众,想来相偕出游,诗唱酒酬,亦是快哉时光。长吉样貌惊奇,命运惊奇,作诗惊奇,有酒诗为证,饮酒必亦惊奇,酒仙榜列座奉邀,号为「酒奇」。

参考文献:

1. 后晋赵莹《旧唐书·李贺传》

2.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贺传》

3.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4. 南汉王定保《唐摭言》

5.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贺》

6. 近代朱自清《李贺年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