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現代化和啟發五十六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写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段话老子详细的写出了“德”性修炼的各种程度,宽广和深厚度,十分精彩,对我们也有很多启发!

《道德经》的现代化和启发五十六

如果用现代话说是讲:“善于建树建功立业做事做人的不可能被拔除,善于抱持抱住抱有的不可能脱掉,如果子孙能够遵循、守持、参透这个道理,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家,他的德性就会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别身;以自家察看观照别家;以自乡察看观照别乡;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这段话老子是说:每个人修炼的“德”性侧重面,宽度,深度,高度,广度,皆不一样,而“善建者”和“善抱者”是能够修炼出“德”性的,且不会让子孙断绝的,如果这种“德”性修炼到只能够顾自己,那也算是真实纯正的,起码能够“独善其身”;如果“德”性修炼到能够撑起来一个家,起码能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也算是“德”性比较丰盈有余了;如果“德”性修炼到可以影响改变一个城乡,那他的“德”性是应该受人尊崇尊长的;如果“德”性修炼到可以照顾影响滋润影响改变一个国邦,那他的“德”性是丰盛硕大无比的;如果他的“德”性修炼到可以影响平定改变整个天下照顾到天下苍生,那么他的“德”性会无限的普及和教化感化万物。所以,通过自身,自家,自乡,自邦,平天下的“德”性修炼程度的层次、优劣、好坏、深浅、高低、宽窄可以观察反观他人、他家、他乡、他邦、平天下的“德”性修炼程度个层次!这段话老子详细介绍了“德”性的层次,深度,高度,广度,侧重面等等,还有真正有“德”之人是“善建者”和“善抱者”的表现和坚持,把有“德”之人的表现和修炼程度,描写十分的详细和真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