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貢獻丨海南檢察一分院舉行全省首例公益訴訟訴前和解案件聽證會

4月13日,海南首例公益訴訟訴前和解案——楊某非法狩獵生態環境資源侵權公益訴訟案訴前和解聽證會在海南省檢察院第一分院視頻會議室舉行。人民監督員海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童偉華、海南維特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吉友,文昌市林業、檢察、公安等相關部門代表,以及本案侵權責任人家屬,受邀參加了聽證會並發表意見。聽證會由省檢一分院第五檢察部主任李濱主持。正在刑事羈押的侵權責任人楊某通過文昌市看守所視頻連線參加了聽證,對檢察機關認定的事實及本人和解意願予以確認。

今年2月,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貫徹落實好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高檢院和省院相繼部署了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專項工作。省檢一分院先後立案調查了一批非法狩獵、購買、運輸野生動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在省檢一分院辦理楊亮非法狩獵損害公益案履行訴前程序擬對楊亮提起訴訟過程中,楊亮本人主動提出願意賠償公益損失,與起訴機關訴前和解。省檢一分院審查後認為,當事人提出和解是以全額賠償公益損失為前提,和解意願符合法律規定,符合疫情防控期間以快賠對接野生動物保護刑事案件快偵快捕快訴的要求,也有利於節約司法資源。

據此,省檢一分院參照《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關於組織聽證的規定和內地檢察機關辦理訴前和解公益訴訟案件的做法,組織了此次聽證會。為保證訴前和解合法合規、切實保證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利,我院對聽證程序、內容進行精心籌劃和設置,邀請了人民監督員和相關單位派代表到會見證和監督,通過遠程視頻保證了當事人不缺席。

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對楊某案訴前和解意見進行了陳述。2019年11月20日,楊某未經行政許可,擅自持獵槍及鳥類誘捕器進入八門灣紅樹林保護區進行狩獵,公安機關查獲其獵殺的豹貓和蒼鷺各一隻,經鑑定為《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三有”動物,造成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損失合計人民幣2000元。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楊某除了應當受到刑事追究外,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省檢一分院對楊某損害公益侵權行為立案調查後,經公告程序擬對其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被告楊某主動提出,願意與省檢一分院就損害賠償進行和解。鑑於該案賠償數額小,省檢一分院擬提出的訴訟請求可以全部實現,訴前和解有利於提高公益保護效率,經研究,擬同意楊某的訴前和解請求。楊某及其代理人對聽證會的組織安排和程序、檢察機關認定的非法狩獵侵權事實及依據司法鑑定主張的生態資源損失賠償金均無異議,並確認自願賠償的意願。

在受邀代表提問和發表意見環節,文昌市森林公安局參會警官表示,楊某非法狩獵案造成損失價值不大,訴前和解有利於節約司法成本,省檢一分院對本案採取訴前和解的方式挽回公益損失,使疫情期間環境資源案件快偵、快訴、快結與快賠有效對接,高效維護了社會公共利益。

海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童偉華指出,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檢察機關在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的同時,依法通過民事公益訴訟來保護國家和社會利益,對挽回損失、推進綜合治理很有必要。該案雙方當事人實現訴前和解,既有利於保護社會利益,也有利於侵權行為人認罪悔罪順利迴歸社會,通過和解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聽證會當場簽訂了訴前和解協議。根據該協議,楊某須在3日內將賠償款一次性繳入文昌市林業局財政專戶,用於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同時,為落實好中政委、高檢院“誰執法,誰普法”的部署,聽證會還組織與會人員一起學習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進行了宣講。

聽證會結束後,省檢一分院第五檢察部根據省檢一分院環資領域刑事、 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聯合辦案機制有關規定,及時向刑事案件承辦檢察官反饋了楊某主動賠償公益損失的情況,供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政策時參考。


記者:邢東偉 翟小功 通訊員:李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