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毒藥:外賣平臺商家的焦慮,繼續飲鴆止渴?

大草原上有一群羊,小日子过得很惬意:有羊圈栖息,有主人为它们服务,春夏有新鲜的草料,秋冬也有干草不会饿肚子,还有牧羊犬替它们赶走恶狼,舒适。

直到有一天,羊肥了,被宰了。

最近,外卖平台商家都很焦虑:平台佣金费用又上调了。有商家表示,美团佣金由最初的15%,到后来的18%,最近又上调到22%;而另一个平台饿了么,有商家称其佣金甚至高达26%。

流量毒药:外卖平台商家的焦虑,继续饮鸩止渴?

美团与饿了么

对此,美团解释称,因运营成本增加,佣金被迫上涨。这或许是美团上市后,迫于盈利的压力?而饿了么则否认佣金高达26%,但具体比例是多少,则没有对外公布,也许差距不会太远。

平台方自有原因,但外卖商家则有苦难言,佣金上涨后,要么没单,要么白忙:费用转嫁,消费者不买单;不提高费用,则无法接受成本。已有商家尝试自招骑手,绕过平台自行配送,难怪当前有不少商家主动加消费者微信。消费者也会发现,部分经常光顾的外卖商家从平台消失了。

但是,如果退出外卖平台,自行服务的受众面偏小,没有平台流量,哪来的外卖订单量。这碗外卖平台流量毒药,商家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国内互联网平台大体都是如此,先烧钱圈地,培养起平台的依赖性后,开始逐步提高佣金服务费用。然后商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一年到头忙活下来,都是给平台打工。

流量毒药:外卖平台商家的焦虑,继续饮鸩止渴?

阿里淘宝集市开店免费,但不买服务不会有流量;天猫商城则有高达几万元的服务年费,交易还有扣点。目前大部分商家应该都是在给马老师打工。

滴滴快的当年烧钱抢市场,坐车费用极低,如今平台抽成超过25%后,打滴滴的费用已超过线下普通的士。

腾讯游戏平台,可以有高达三四成的佣金分成。

商业模式使然,渠道为王,流量为王。

流量毒药:外卖平台商家的焦虑,继续饮鸩止渴?

流量为王

平台牢牢把握着流量,商家该如何是好?来,干了这碗流量毒药,继续饮鸩止渴。

实质上这些费用可能最终都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恭喜,我们的消费“变相升级”了。最终被宰的那只羊,你们说是商家,还是消费者?

(图片与数据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