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前沿:中國工商銀行跨境支付

自从去年上线以来,中国银行在一项新的金融技术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这种新技术允许无摩擦、实时的跨境交易。

中国工商银行(ICBC)是首家参与SWIFT全球支付创新(GPI)活动的银行,自那时以来,他们向全球工商银行集团旗下的36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涉及23种主要货币。

创新前沿:中国工商银行跨境支付

中国工商银行运营管理部门副总经理最近在悉尼举行的2018年SIBOS会议上对新华社说:“中国工商银行已经为个人、企业和同业建立了基于GPI服务的定制安排。”

知识点:SIBOS(SWIFT International Banker's Operation Seminar)是SWIFT组织召开的金融服务行业的标志性年度国际会议,在金融服务领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客户可以通过移动银行、网上银行和智能终端等渠道轻松处理跨境汇款。由于能够端到端地跟踪国际支付,该技术不仅使跨境交易更安全、更透明,而且允许随着支付而传递更大量的信息。

“那么多中国学生在美国或悉尼的大学就读于世界各地,你需要向大学支付教育或学费,这笔学费需要有身份证明信息和有关中国留学的细节。“SWIFT亚太区支付主管Michael Moon解释说。“在过去,这种支付方式会丢失,大学必须给金融机构打电话,询问付款地点在哪里?”

2017年11月,另一家大型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也加入其中,推出了民生全球快递GPI,使其成为中国第三家利用该技术的金融机构。

将其与六个平台相连,客户现在可以为公共在线银行、个人在线银行、移动银行、信用卡、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支付GPI。

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说:“民生银行为国内许多民营企业和微型企业提供服务,在海外投资、海外融资和国际贸易过程中,他们需要大量的汇款,他们受益于GPI。”以解决跨境支付周期和支付状况问题为出发点,稳步推进民生全球快递GPI跨境支付第二阶段的研究与开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