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與個股走勢的關係是怎樣的?誰能講清?

冗餘的


我們平時炒股的時候最主要分析上證指數,來把握市場的風險和機會,但股指並且是股指跟個股的走勢上存在很大的差別,比如單純的分析股指後認為市場存在風險,不敢去輕易加倉或者大倉位買入個股,但個股接下來走勢卻跟股指相反,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從而錯過該股的收益,所以股指與個股的走勢具體關係是什麼,很多投資者根本不懂的如何使用或者利用三大指數,下面我們就具體講解下股指和個股的走勢關係。

上證指數和個股的關係

我們參與使用的主要是三大指數,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指,還有投資者主要參考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所以我們這裡重點分析下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所代表的意義:

上證指數:上證指數是大家使用頻率最高的指數,市場大多數分析人員都以上證指數走勢分析為主,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上證指數成立時間較久,以全體樣本為主,被大多數接觸,使用頻率高,使用人群多的情況,市場莊家機構以此來作為操盤依據後,市場的風險和機會就能夠在上證指數上得到體現,但上證指數由於在編寫中疊加了權重,如果大盤個股上漲和下跌直接影響其具體走勢,這時候市場喜歡參考創業板指數。

上證指數跟個股的關係,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方面來給大家講解下,主要是短期走勢,中長期走勢,倉位控制選擇等。

(1)短線策略的投資,短線投資者在操作個股的時候主要注重的個股短期波動的差價,這時候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上證指數是否會存在單邊下跌或者大跌的情況,如果上證指數趨勢往下或者震盪趨勢,我們無需擔心股指的波動給操作策略帶來風險,趨勢較好的個股,短期強勢的個股走勢遠比指數要好,大資金在裡面運作,股指即使出現小幅度的調整也無法改變該股的節奏。

特別是做一些超短線的投資者,喜歡跟市場熱點炒作,特別是喜歡連續漲停的個股,甚至還有很多喜歡的打板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其實可以輕股指,重點分析該股的資金流向,市場炒作的邏輯,和遊資資金的情緒等,股指的走勢很難改變這類的個股原本的炒作邏輯比如最近一段市場的情緒面較多,股指之前連續多日的調整,但絲毫不影響遊資炒作一些口罩,醫藥股等。

(2)中長線投資者,中長線的投資者由於持股的時間週期較長,我們上面重點解釋了股指對個股的短期波動方向很難造成影響,但確影響這個股的中長期的走勢,比如個股短期出現上漲後,如果指數一直處於下跌的情況,後期必然被股指拖累出現下跌的情況,在市場上大部分的個股在中長期方向跟股指是一致的。

所以我們在操作長線個股的時候需要判斷股指中長期的走勢,股指趨勢較差,中長期往下的時候,我們謹慎操作中長期的策略,當股指中長期往上的時候,可以把握很多中長期個股機會,特別是趨勢往上的情況下,短暫的回調無需擔心個股的趨勢的改變。


(3)倉位的控制,股指走勢其實大部分上還是跟我們持股的個股倉位有關,股指的出現較大風險,特別是趨勢往下的時候我們只能輕倉或者小倉位操作個股或者選擇減倉,因為股指趨勢往下,市場風險大於機會,比如18年的市場,15年下半年的市場等。但股指趨勢往下特別出現明顯的放量大漲的情況,我們可以重倉操作或者加倉操作,比如14年的牛市等。


小結:上證指數與個股的關係,主要體現在我們操作策略上選擇,短線操作特別是超短線操作可以輕指數重個股,但中長線的策略投資者一定要注意股指分析,不然死抗個股很容易出現被套的情況。


創業板指數和個股的關係

創業板指數代表了創業板個股的具體走勢,由於創業板個股大多數是科技類個股並且市值相對較小,所以創業板指數能夠反應科技股機會與風險,大部分情況下也可以跟中小板指數疊加使用來分析市場上小盤類個股的機會與風險,在分析創業板和個股的關係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幾點:

(1)選股的偏向性,當創業板指數走勢明顯強於上證指數的時候,我們操作個股上,儘量去選擇科技類的小盤個股,而不要去選擇藍籌白馬個股,因為這是資金在個股選擇上存在明顯的偏向性,或者資金扎堆科技類個股的時候。當創業板明顯比上證指數弱的時候,代表科技類小盤股的風險較高,我們需要選擇一些防禦型個股進行操作。

(2)創業板和上證指數的關聯性分析,當創業板的下跌的幅度明顯大於上證指數,且下跌時間週期大於上證指數的時候,特別上證指數有明顯的企穩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小盤科技股為主,其他情況下謹慎操作小盤股,畢竟小盤股的業績存在不確定性,業績波動較大情況。

所以分析創業板時候,首先要跟上證指數的走勢進行比較,下跌幅度和下跌時間等綜合考慮,特別是買入了科技類小盤股的投資者,以創業板指數分析為主,以上證指數分析為輔,兩者疊加綜合考慮。

總結:通過以上分析後得出股指跟個股的關係,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第一,是操作策略的選擇。第二,個股倉位的控制和選擇,第三,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的疊加考慮個股標的方向的選擇,以股指為大背景下按照策略去精選個股。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道破天際


股指與個股的走勢關係是怎麼樣的?

首先,股指是包含著一系列的個股的,比如我們國內常說的滬指、深成指,就是分別由整個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個股有條件組成,每隻個股只是股指中一個成分股而已,因為盤子的大小而有權重比例上的不同。

其次,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所以,股指大盤的走勢是宏觀經濟的直接反應,不同的經濟週期股指在大趨勢上還是與之相匹配的,對於投資個股的投資者而言,也會因為股市週期的不同,在操作難度上有所不同,最好是能順勢而為。

再者,股指代表的大環境,對於個股的表現也有著一定的制約,雖然說個股受行業、公司本身經營管理、資金驅動等影響最為直接,但是上面說到的順勢而為,大環境好了對它也是一種推動。不過,根據個股所佔權重的不同,與股指的關聯性上的大小也有所區別,比如大盤權重股的表現會直接推升或拖累股指,但是對於市場的賺錢效應來講,現在主要還是看那些中小盤的熱點題材,因為這些更易吸引著資金去炒作,這就是市場往往出現的輕指數重個股的現象。

總之,任何的操作還是不能忽視股指的大環境,但是操作還是要具體到個股本身,又不能太受限於股指了。


抄底狂人松果


股指與個股的走勢關親是:股指與80%的個股呈正相關,而20%的個股走勢與股指呈反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