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你們認為房價會跌嗎?

磁州府達人帶你看電影


生活在上海,因此只對一線城市做一個預測。

先作一個結論:略漲。

首先是國家大勢,基調是“房住不炒”,然而GDP也有業績壓力。製造業尤其是汽車受衝擊較大,新基建是長遠規劃,指望於房地產拉一拉是大勢所趨。

再說說現象:

1、房產交易中心在目前仍有疫情告警情況也是人頭攢動;

2、疫情期間,各大小區物業服務能力受到廣泛關注,中高端房產將有更大市場;

3、坊間笑話是隔離令結束後將會有波生育小高峰,家庭人口增長是驅動改善住房的原生動力;

4、房企償債壓力因為疫情更為緊迫,利用人們“買漲不買跌”心態是促進銷售的良方。


程序員小科baba


在打掃疫情戰場之際,各地都紛紛祭出最強的房地產支持措施,再加上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配合房企降價促銷以續資金鍊,成交量放大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種狀況能夠持續多久很難說。宏觀政策的意願是在經濟陷入衰退時期通過強刺激進行逆向調節,房地產拉動當然是主要抓手,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不僅身系財政和銀行,而且關乎需求背後強大的產業鏈,對中國來說,房地產已經大得不能倒,尤其在疫情之後。但消費者賣不賣帳又是另一回事。

現在抑制經濟活動的不是資金因素,而是總需求不足,要命的是這不是一個短期制約,而是一個長期過程。現在90%的企業復工復產,但正常經營的並不多,服務業仍然處於困難之中,外貿企業由於訂單取消,大多數企業在生死線上掙扎。基建投資對經濟的拉動越來越弱化,不僅投資效益不斷降低,投資的消費轉化率由過去的40%下降到20%以下。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從2018年的70%下䧏到去年的57.8%,隨著失業率的攀升,這一指標呈現出加速下滑態勢。

寬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帶來的最大惡果是債務率的攀升,尤其房企處在償債高峰期,在社會總需求不足,經濟深度下行的背景之下,房企一但通過拋售加速資金迴流,必然導致房價跨踏式下跌。即便房企能得到寬裕的資金續命,但總需求不足導致的債務危機也會刺破房地產泡沫,可以說房價跨踏式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烏蒙金融號


我認為會跌了,今年疫情經濟不好,半年時間沒了,沒有工資大家手裡錢不多,買房的問題就不用想了,沒有穩定收入誰也不想冒風險買房,除非手裡有多餘的錢買房。所以我認為今年買房的人少,房價自然會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