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袋子漲了!涿州這些人將自家黃土地變“聚寶盆”!轉變模式

谷雨前后栽瓜点豆,这几天正是农忙的时候。现在的农业生产可不像之前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利用高科技手段,以点成线、连线成面,新型农民用行动证明,只有改变发展意识才能让产业“兴”起来,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这样的事儿在我们涿州可以说有很多,他们就把自家的黄土地变成了“聚宝盆”。

1

油牡丹套种赤松茸 方寸之地变身“聚宝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每个村的地理环境、产业优势各不相同,特色种植往往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好选择。近年来,在我市林家屯镇坡河屯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资源优势,利用玉米秸秆培育赤松茸的做法也成为当地特色种植的典型。两种种植模式不仅经济效益突出,而且科学环保,体现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最近赤松茸迎来了采摘期,在大棚里,玉米秸秆铺成的“温床”上面,一颗颗圆圆的小脑袋从地底探出,赤红的菌帽、白色的菌柱茁壮生长着,长势特别好,种植户杨小志正在忙着采摘、装筐,大棚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蘑菇像这样就可以摘了 ,像这种蘑菇现在是抢手货,根本就不需要去市场卖,从家里面就卖了。

种赤松茸可不仅经济效益高,还环保,种赤松茸的所需肥料是秸秆。收完粮食剩下的秸秆如果焚烧的话,不仅污染空气还容易引发火灾。现在,拿去做赤松茸的肥料,种植一亩地的赤松茸可消耗利用20亩的小麦秸秆或者是7亩的玉米秸秆。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林家屯镇坡河屯村 杨小志

油牡丹产生了好多的牡丹荚,牡丹籽壳 ,榨油出来的。这样,还有牡丹籽这个饼辅料,我都放到里面,这样也给消耗掉了。对保护环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油牡丹下套种的赤松茸,一方面油牡丹的枝叶对赤松茸起到遮荫的作用,另一方面赤松茸的基料对油牡丹的成长也有帮助,更实现了一块土地两份收益,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随着温度的提高,蘑菇的产量也逐步的在增加,现在每天产百八十斤。蘑菇 主要是销往北京跟天津还有周边的市县。随着气温的变暖,棚里边儿到四月底 五月初就基本上结束了。这时候,室外的蘑菇也就开始出了。牡丹花底下这个蘑菇,也就大批的开始出了。杨小志的蘑菇,棚外种了大概这个80亩的赤松茸,到时候销路也是不发愁的。


2

白鹅养殖出奇效循环经济富农户


收入提高的可不止是林屯的赤松茸,建红农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的提高。这都得益于新来的5000多名“员工”。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在果林里,记者并没有见到有工人在工作,只有一群大白鹅在欢快地啄食,叫声此起彼伏,询问过后才知道,它们就是建红农业的“新”员工。这样个头的大白鹅,已经有一年的“工龄”了,它们主要负责在春季杂草生长的阶段进行“除草”的工作,不仅高效还保质保量。说起林下养鹅,建红农业的负责人兴致冲冲的给记者做起了介绍。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建红农业观光采摘园经理赵总

这个鹅我们在这养了已经有三年了,主要就是为了除草,因为我们这儿种的果树比较多,到果树的后期里面就不能种其他的农作物了,就会长很多草。为什么说用鹅呢,因为这个大鹅只吃草不吃其他的,而且它这个长大之后,抗病能力都比较强,没有什么天敌,像黄鼠狼它都是不怕的。大约它这个食量比较大,这样就能节省我们很多人工,不用除草剂,减少对果树的伤害,粪便还能还田,重复利用。

利用果林的昆虫、野草养大白鹅,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养出来的大白鹅还绿色、生态,果树林内养殖的大白鹅每公斤更是卖到14元,而且都是客人上门来买。林下养殖的模式让土地活起来了,也让赵总尝到了甜头,今年他又一下购进了5000多只的鹅苗。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大白鹅“上岗”工作,还得等一个月,现在有20天了,现在刚开始长这个白毛,等它这个白毛稍微大一点,体型会更大,撒到地里去比较不容易生病,现在就是比较脆弱。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3

百亩梨花开正盛 梨树也是“摇钱树”


养鹅不仅减少了人工和农药的支出,收益也提高不少,这样一来,就可以投入更多资金到果树的种植当中,只以建红农业的梨树面积来说,就已经达到了350亩,最近也正是梨花盛开的时候。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建红农业观光采摘园园长 高军

我们这个树龄到今年为止五年了。产量,我们就是这四垄地吧。就这一垄,去年我们的产量就是2500(斤)。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过去都是桃三杏四梨五年,现在不是了,现在就是通过这个嫁接,成品苗一栽,到时候一挂果,两年就可以挂果了。时间上也缩短了很多,跟过去不一样了。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4

学技术做新型农民 走发家致富路

在刁窝镇潘各庄村,他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做好春玉米的播种工作,种完十亩地需要多久?我们让农户张春旭来告诉您。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张春旭用自动播种机,一个人一台机器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春玉米的播种,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为了保证农资供应不误农时,我市调备玉米种子23吨,花生种子5吨、肥料5650吨、农药25吨、地膜25吨。而且我市农业农村局还为农户送肥下乡,提供技术指导,打通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农户 张春旭

现在我们正在播种的是水玉米,有好几种有218、782品种的,都是水果玉米。我们这个产量呢,每亩基本上达到3000斤左右,甚至高于3000斤,销路也没问题,到时候打个电话,各市场商贩就来了,在田间就可以卖。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钱袋子涨了!涿州这些人将自家黄土地变“聚宝盆”!转变模式

改变思想、学习技术做新型农民,这样一来老百姓的收入高了,日子也过得更好了。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生态的“双丰收”。


跟过去不一样了


来源:涿州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