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豐一死刑犯被執行前評價這個民警:“我就服他一個人”

张雪如:真诚感化在押人员心灵

宜丰县公安局看守所民警26年如一日 用坚守展现担当

宜丰一死刑犯被执行前评价这个民警:“我就服他一个人”

张雪如(中)关心在押人员身体状况(图/受访单位提供)

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晏某,在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对同监室的在押人员说:“老张所是好人,我就服他一个人,你们要听他的话。”

晏某口中所说的“老张所”便是宜丰县公安局看守所管教民警张雪如,他有着24年的党龄,不高的身板,两鬓发白的头发,黝黑的肤色,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文/熊佩强 新法制报记者张文娟

干一行爱一行 26年如一日

1994年,张雪如成为宜丰县公安局看守所的一名民警,这一干就是26年,中途未换过所队。

如今,离退休还有2年的时间,“干一行,爱一行”是张雪如始终坚持的人生信条。

今时的张雪如依然和往常一样,比别人提早半个小时上班,延迟半个小时下班。每天7时30分,他准时进入监室,收拾各个监室的塑料热水壶,帮助各个监室烧开水,每天送4次,这原本不是管教民警分内的工作,但他把这些琐碎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做。

当张雪如步入监室进行例行查看时,监室内的在押人员会自觉地安静下来,为的就是让“老张所”少操点心,让他尽快将工作做完,多一点时间去休息。

在看守所工作期间,张雪如先后在采购、出纳、管教、带班、收押、巡控等岗位工作,工作经验丰富,一直担任管教组组长。

“我就服他一个人”

2015年,晏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关押在张雪如所在的看守所,羁押期间他患了急性阑尾炎,被紧急送至医院进行手术。

张雪如了解晏某的情况,得知吃乌鱼对伤口恢复有益,于是他掏钱买了两条给晏某送去。“他家里没什么亲人。我真心待他,他就把我当作亲人一样。”张雪如说道。 之后的时日里,晏某更加听从“老张所”的教诲。在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他还对同监室的在押人员说:“老张所是好人,在监室里面我就服他一个人,你们要听他的话。”

张雪如平日里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监所的服刑人员,他真心对待每一个人,用真心实意去感化、引导他们。平时遇到在押人员发生争吵等矛盾,他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监室,大家都敬重他,觉得“老张所”说话办事公道,在他摆事实、讲道理之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犯了错就要改,改了就是好的。”这是“老张所”常与在押人员说的话。

忠诚尽职责 坚守显担当

2013年5月,即将入夏的时节,还一直穿着冬装的在押服刑人员李某引起了张雪如的注意,当了解原因后,张雪如次日上班便主动从家里拿来新内衣,并按照监所管理要求,自掏腰包帮他买了线衫和外套。

李某收到家人寄来的钱物后,急着要拿钱感谢张雪如,遭到了张雪如的拒绝,“我给你买衣服不是图你的回报,而是为了让你能身体健康。”张雪如依稀记得,李某刑满释放离开的那天,托监所民警打电话称一定要见“老张所”,当他赶到后,李某二话不说,径直跪在张雪如面前:“老张所,你对我的照顾,我一世都不会忘!”

在以张雪如为代表的宜丰县公安局看守所全体民警共同努力下,该所取得了连续32年安全无事故的佳绩,始终处于宜春市监管系统先进前列,得到了上级和相关部门的一致肯定。

2018年,按照扶贫工作安排,宜丰县石市镇星溪存的贫困户叶某、李某由张雪如帮扶。接到工作安排后,张雪如积极开展走访工作,得知叶某常年生病,一年到头离不开药物;李某因身患残疾,丈夫死于一次工地意外,还有两个小孩在读书。

由于两人均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又不能进厂务工,加之家庭开销大,导致家庭十分贫困。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张雪如利用休息时间,经常去他们家走访,自费给他们送米、送油、送肉、送鱼、送药,为他们添加营养。同时积极帮他们联系政府部门,帮助他们落实了低保。每逢开学季,张雪如都会给他们的小孩送钱物,勉励他们好好学习。

三年下来,张雪如共私自掏出5000余元钱用于帮扶工作,在他的帮助下,李某的两个小孩都找到了工作,叶某、李某顺利脱贫。

张雪如26年如一日,用忠诚尽职责,用坚守展现担当,用自己的平凡坚守践行入党初心、书写从警誓言。

宜丰一死刑犯被执行前评价这个民警:“我就服他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