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慶:值得深讀的330文件|看“要素市場化”是否真的能改革打通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常把市场化、市场经济、市场主导这些已经深入人心的经济术语挂在嘴边,但经济学家、企业家都明白,中国距离真正的市场化,还差最重要的一步。

经济学上把市场分为两大类: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多年来,由于我国要素市场发育水平的不完善,导致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未能达到资源最佳配置的目标。

3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如果政策落实到位,很可能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最关键的一项政策。不同以往,此重磅文件在疫情期间发布,显得低调而波澜不惊。

毛大庆:值得深读的330文件|看“要素市场化”是否真的能改革打通

01 五个要素市场 土地是最大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品和服务市场逐步实现了市场化,但在要素市场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非市场化因素。

仔细研读《意见》就能感受到,这绝不是一次从天而降的改革,其中的核心内容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有雏形,经过多年多次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定稿于十九届四中全会。

如果没有年初突然爆发的疫情,这份《意见》稿很可能是在两会的原定召开时间前后发布的。

还好,尽管姗姗来迟,但此时疫情防控基本稳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意见》涉及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五个要素市场的总体部署非常及时。

要素市场这个名词,可能很多非经济专业的人士还比较陌生,但它是市场经济实现活力增长的必要及首要因素,至少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三大生产要素。当前,资本的市场化相对成熟,劳动力的市场化相对完善,只有土地这一块生产要素依然比较敏感。

此外,《意见》中对于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的关注度有显著提升,尤其是数据要素这一点,说明中国对于数据的重视程度已经全面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了。

与土地相比,技术与数据的市场化其实在改革推动上并非最大难点,此前都多少已经有过市场化动作,我们这个经济体已经深度嵌入了技术创新和多维数据库。

02 城乡土地旧格局可能被打破

疫情倒逼中国推动了要素市场化改革,能够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而土地要素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市场化改革是根本性的制度变革,牵动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其他要素的全面改革。

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在土地要素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展开的,当前,我们的产品已经完全市场化,但前置于产品的要素市场化却滞后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城市土地名为国有,实则地方政府垄断。而产品市场的终端是很多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它们的生存状态是利润率低、竞争激烈,同时,由于要素没有市场化,因此还要支付较高的要素价格,就这一点,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极大制约。

一方面,我国的土地要素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存在严重的城乡脱节现象,城市居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却拥有住房所有权,但土地的价格又可以通过房地产市场的资本化运作嵌入到房价中,因此,城市居民拥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

另一方面,农民虽然守着大片土地并据此为生,却没有土地所有权,这一点就从根本上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毛大庆:值得深读的330文件|看“要素市场化”是否真的能改革打通

03 经济下行 短期刺激不如长线改革

从《意见》中不难看出,政策方向正在发生转变。要素市场化分配,翻译一下,就是要减少政府干预,进一步放开政策管制,以改革促发展。

疫情在全球蔓延,新一轮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力度只多不少,当前国内保增长、稳就业的压力非常大,此时,美德日等重要经济体都陆续宣布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前不久,我听到很多人在议论和猜测,中国是否会做出类似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危局之下,中国政府于同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从《意见》中传递出的信息看,这一次,中国可能不会选择一锅粥的刺激方式,而是试图用更深刻的改革和逆周期调节的方式扭转局面。

04 红利期结束 政策落实才能带动新增长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一直依靠人口红利、大规模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技术后发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民营企业成长与关键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低、流动门槛高的矛盾日益突显。

产品市场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创业环境的优化对内需的扩大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要素市场扭曲是内需不足的根源,对内需的扩大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些年,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严重扭曲了要素市场,劳动价值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造成内需失去应有的支撑。

站在当下看,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迅速衰减,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逐渐低效,技术创新的活跃度在经济表象之下开始降低。此时,只有通过推动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才有可能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意见》的发布将对相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起到重大推进作用,下一步,就要看中央各部委准备出台什么样的具体政策,将《意见》精神落实到位。

毛大庆:值得深读的330文件|看“要素市场化”是否真的能改革打通
毛大庆:值得深读的330文件|看“要素市场化”是否真的能改革打通

毛大庆简介

毛大庆,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学博士,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优享创智创始人。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2015年创办优客工场,截止2019年9月30日,在全球42座城市布局了197个场地。优客工场以构建国际一流的共享空间为目标,旨在打造为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的加速器、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平台,最终成为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商业社交平台。

著有《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等。

爱好马拉松运动,截止2020年1月1日,已经完成全程马拉松108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