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殺沮授不殺關羽?

見過吧


按現在科學說法,任何一個人的三觀與智慧,都是在動態變化中!說好聽的點,是“與時俱進”;說不好聽的話,是“有時裝糊塗,有時耍聰明”!無論是針對現實人際關係,還是剖析歷史人物性格,切忌臉譜化與標籤化!比如,同樣面對心懷舊主、忠義守正,就推斷曹操既不殺關羽,就應當放過沮授!如果曹操思維如此刻板單一,豈不早被偽善的劉備、陰險的孫權幹掉了!

在法家曹操眼裡,軍無定策,政無固律,一切以實用為主!殺不殺關羽或沮授,並非由崇尚忠義或性格嗜殺決定的,而是由現實的形勢需要與當下的目標追求所決定的,簡言之,實用決定一切!

一、不殺關羽的理由若干

1、靠挖牆腳起家

官渡之戰,曹操勢單力薄,軍需難繼,這時候要靠軍隊的士氣與玩命,才能實現戰役目標!曹操隊伍的生力軍,大多是別部歸順來的!典韋本是張邈部下,王必是劉邈手下,樂進是徐陀的鄉勇,于禁追隨鮑信,徐晃是楊奉手下,張遼屬於呂布部下,張繡更是從劉表陣營投降過來!可以說,早期的曹操是靠挖牆腳起家的!

不殺關羽,除了高舉忠義大旗教育部下,更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為自所用!官渡之戰勝利,就是靠高覽、張郃投降,帶動河北八萬將士倒戈!不能說,與不殺關羽,愛才造勢無關!

也就是說,不殺關羽,曹操吸收武將功能更加強大,以至於在官渡之戰中,袁營將士倒戈,竟起到扭轉乾坤效應!

2、槍桿裡面出政權

曹操是個謀士,更兼武將,作戰兇狠,身先士卒,這在三國英雄中,十分罕見!正因為他智勇雙全,很受武將愛戴,部下極少出現叛徒!

曹操因為深知槍桿裡面出政權,他對武將的愛惜,也是真心實意的!比如第二次宛城之戰,部下傳言于禁叛變,他就勇敢打開城門,相信于禁!

縱觀曹操一生,說白了,有點“寧我負天下人”味道,但是不包括他的愛將!曹操對手下的武將,還是十分尊重與愛戴的!當年決意攻打烏桓,手下大將均不願意出征,曹操不得不將從皇帝那裡掠得封地財富,全部賞賜眾將,才換得眾志成城,攻打烏桓!

從某種意義上講,曹操未殺關羽,也有出於偏愛武將情感使然,或者忌諱關羽在武將中的聲譽所致!

二、殺沮授的理由只有一個

曹操發跡,一半依靠收藏武將,一半依賴羅織謀士!據正史講,沮授是曹操最想得到的謀士!

但是,由於謀士這東西,具有武力放大功能,曹操在面對謀士的去留上,基本上不帶感情色彩,“不為我所用,必為我所殺”!

沮授是在曹操取得官渡空前勝利之時被俘的,而且曹操的的確確虔誠相勸,同時沮授是被曹操從監籠中救出,於情於理,沮授都該順應形勢,迎接新生!

然而,沮授竟然拒絕了自己並不討厭的曹操!此時的曹操,在仰慕沮授的才華與品行的同時,也感知沮授是個“枝頭抱香死”的死士!其志不可奪也!

就是這個沮授,率領三軍,輔佐袁紹,從冀州開始,統一了北方,雖因功高蓋主被袁紹罷瀆,卻依然痴心不改!說實話,感動得曹操不知流下多少眼淚,肯定是比關羽那次流的多。

可是一想到,袁紹此刻肯定因“棄用沮授”腸子都悔青了;即便一時不理解沮授,但也會被他渡河奔主的赤城忠心所打動。一旦沮授得以重用,袁紹就會死灰復燃,很快恢復元氣!曹操統一北方的美夢,就會難上加難,甚至戛然而止!假如此時你是曹操,興許也會“揮淚斬馬謖”,形勢所逼!

結束語

其實,不殺關羽,是因為關羽是個武將,其戰局影響力有限!這讓曹操有發揮情感的餘地,舉起“忠義”大旗的成本較小!事實上,曹操真正殺死投降的武將,並不太多!呂布是個例外,那是被劉備忽悠的!

但是,曹操對待政見不同的謀士,絕冷酷到底!陳宮、沮授、許攸、荀彧、荀攸、崔琰、毛玠等,數不勝數!為什麼?因為一個頂尖謀士資敵,勝過千軍萬馬!

恰如有句俗話:不怕流氓會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當年曾國藩圍剿太平天國,就是堅決遏制秀才投靠長毛,製造了不少嚇住“秀才投敵”的冤假錯案!或許,其中包含了曹操殺沮授的用意!


雲子落


沮授和關羽都曾是曹操的俘虜。曹操對俘虜向來優待,他帳下的不少文臣武將都是在他的利誘下投降的。

自從捉住沮授後,曹操重施故伎,想法設法說服沮授為自己所用,但無奈沮授閉口不談投降的事,這讓曹操很是不爽。

於是曹操心裡打起了小算盤,即使你沮授不為我所用,我也要白養你一輩子,反正我不會讓其他人得到你。說到做到,曹操對拒不投降的沮授依舊好吃好喝招待著。沮授見曹操不殺他也不放他,便有了潛逃的打算,可是他心裡打的小算盤還是被精明的曹操察覺了,曹操一怒之下便下令處死沮授。

沮授的死一方面是他性格的原因,非常執拗,不合群;另一方面他要考慮家人的安危,他被曹操俘虜後,其家人還被袁紹控制著,這讓他不敢言降,他被曹操殺死既可以保全名節,也可以讓家人的性命得以保全。

由此看來沮授被曹操殺死,對於沮授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對於俘虜關羽,曹操很是欣賞他的武藝。曹操依舊利用糖衣炮彈去逼關羽乖乖就範。關羽有好哥們張遼從中斡旋,先是緩和了他和曹操的敵對關係,爾後佯裝被曹操的糖衣炮彈擊中,從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為日後尋找結義兄長劉備長留有一線希望。曹操不殺關羽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關羽主動示弱,這讓曹操心理上得到了滿足;二是因為關羽利用價值巨大。基於這兩方面的原因,關羽躲過一劫。

曹操對於人才那是相當的重視,只是沮授有自己的苦衷所以才選擇寧死不降曹操;關羽以退為進選擇了隱忍,贏得了曹操的好感,從而免遭殺戮,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智慧。

曹操對於降將,幾乎做到了來者不拒。從其他陣營投靠到曹操陣營中的謀士武將主要有以下人員:賈詡、徐晃、張繡、侯成、魏續、宋憲、張遼、臧霸、孫觀、吳敦、尹禮、許攸、張郃、高覽、呂曠、呂翔、馮禮、陳琳、張南、焦觸、張燕、王修、蔡瑁、張允、文聘、王粲、韓遂、楊秋、侯選、龐德等。對於降將,曹操做到知人善用。後來魏國能夠成為三國中實力最強的一方,這得益於曹操重視人才,為兒子曹丕稱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小司馬講史文,圖片轉自網絡侵刪!)


小司馬講史


曹操為何不殺關羽?因為曹操喜歡關羽,這個喜歡不是那種“喜歡”,而是發自內心的欣賞。

當年,十八路諸侯攻打董卓之時,華雄大展神威,連連砍死了俞涉、上將潘鳳,諸侯們手足無措,戰戰兢兢,無人敢應戰。


這時,關羽自告奮勇站了出來,袁紹輕蔑道:“你是誰?”

關羽回答:“我是我大哥的弓馬手,我叫關羽!”

“你大哥是誰?”

“劉備!”

“劉備是誰?”

“平原縣令!”

袁紹一聽,撲哧樂了,心想:“小小的平原縣令,手下的一名小小的弓馬手,居然敢如此誇口,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嘛!”

袁紹斥責道:“滾犢子,你欺我十八路諸侯沒人了嘛,派小小弓馬手出戰,豈不令人笑掉大牙?”

關羽臉憋的通紅,這時候曹操過來打圓場了:“英雄不問出處,我看此人相貌非凡,不要等閒視之,不如給他一次機會吧!”

袁紹應允。


後來,曹操斟了一杯酒,來給關羽壯壯膽,關羽婉言謝絕了,說等我殺了華雄再來喝,這等豪氣,這等豪情,讓曹操大加讚賞。

最後,關羽殺了華雄,其酒尚溫,關羽名聲大噪,曹操更是視關羽為神人,恨不能立刻擁他入懷。

二人有了這番際遇,所以關羽被困土山之時,曹操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前往勸降,後來在張遼苦口婆心力勸之下,關羽提出了三大條件,張遼一一回稟之後,曹操想都沒想就點頭同意了。

得到了關羽之後,曹操如獲至寶,喜不自禁,送吃送喝送美女,還把赤兔馬送給了他,讓徐晃、張遼等大將羨慕不已。

那麼,曹操為何要殺沮授呢?

沮授是袁紹的人,是個智謀之士,給袁紹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智謀。官渡之戰時,沮授建議打持久戰,利用優勢軍力和地理優勢拖死曹操,但袁紹不聽,偏要速戰速決,結果慘敗了。


袁紹敗逃之後,沮授來不及逃跑,成了俘虜,被押到了曹操大帳,曹操誠意勸降,但沮授至死不降。

曹操嘆息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如果早一天得到你,何愁天下不定啊!

雖然沮授不肯投降,但曹操並沒有殺掉他,還是好吃好喝地款待著,但這麼一天,沮授密謀逃到北方,想要投奔舊主袁紹。

曹操得到消息之後,嚇了一大跳,這沮授有經天緯地之才,又在曹營待了這麼長時間,窺探了曹軍的虛實,放虎歸山,遺患無窮啊!

於是,曹操嘆了口氣,不得不痛下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