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月薪10000,現在找工作月薪7000,這是為什麼?

圖圖20140215


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一、工作內容

所謂隔行如隔山,最初的工作可能依據自身大學專業和盲目的海投來選擇。對於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有太多太多的選擇,以至於前期的工作很多都源自於逆來順受,沒有過多的自己篩選。等工作一段時間,薪資調整上去和自身清楚知道想做什麼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跨行業去應聘,這就會面臨你所能接到的offer 開出薪資會低於你目前的收入。是否接受就看你對於這個份工作的熱情程度了。

二、工作城市

如果你最初工作的城市是在一二線城市,後續為了生活/家人等因素,換到三四線城市工作的話,基於每個城市的平均收入,消費水平的因素影響也是會導致工資的下滑。

三、工作量

有一部分的人選擇降薪求職,是因為工作量過大,所說工作量和工資成正比。當年紀上去了之後,身體吃不消這麼高負荷的工作量後,就會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降薪去就職。

以上是我能想到幾個會導致降薪去就職的幾個原因,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


Ly195543371


找工作都有個金三銀四的說法,今年大環境讓這個求職季不再平凡,也打破了以往的規律。

企業招聘需求降低,看看他們都面臨著哪些困境

突發的疫情,讓企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春節本該是一些行業的旺季,比如餐飲、電影、旅遊等,可是直到現在電影院不允許復工,餐飲業雖然恢復也需要限制客流,旅遊更不必說,境外輸入帶來的二次防控壓力和全球爆發的疫情,讓旅遊今年恐怕都難以恢復。

在疫情爆發初期,餐飲業的西貝率先發出了堅持不下去的聲音,這也難怪西貝屬於全國連鎖,每個月要發給工的工資就要花掉1.5億,還不算上店租等其他費用。

品牌企業尚且有經營困難,中小企業更是面臨困境,商超為了雙贏還出具了免去房租的政策。無法支撐的企業面臨倒閉,更好的渡過難關,艱難維持經營的企業不得不採取縮減人員的行動。

從整體來看,今年很多企業的招聘需求在減少。

失業跳槽畢業生都加入求職大軍,看看都有誰你和在競爭工作

疫情的爆發在春節,而很多準備跳槽的人都在19年底選擇了離職,等待過了春節開始找新工作。受疫情的影響,企業縮減開支優化人員或是倒閉,又將釋放一批人員進入到求職大軍。

而即將到來的6月,全國又會有874萬的應屆畢業生湧入人才市場。

跳槽的人等待了三個月沒有找到工作,開始慢慢降低了薪資期望。失業的人因為了解整體環境的情況,只要滿足之前的薪資就很滿足。而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經驗只要能夠提供學習的機會和滿足基本的溫飽,可能都會選擇入職。

而他們是和我們一起競爭崗位的人,他們放低了要求,自然一對比,企業在相同能力的情況下選擇薪資要求低的。

無論何時決定你薪資水平的還是你的能力

市場的環境使得企業需求在降低,與你競爭的人數增多且薪資要求降低,而這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你已經在公司有10000的收入,說明你公司不錯,你在公司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同時,即使在惡劣的市場情況下,依然有發展迅速的企業,在線教育,外賣平臺、在線辦公等業務反而在疫情期間有了飛速的增長,他們對於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

在有了一定經驗的情況下,薪資卻不能達到你滿意的程度,說白了是你的能力可替代性太強。

寫在最後,2020整體經濟形勢並不穩定,疫情過去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企業才能得到恢復。所以最好不好輕易辭職。


全力以赴,未來很酷。我是橙果,關注我一起在職場努力向前,成長可見。


橙果說職場


很高興為您作答。

看到您提出的問題,其實我還有點困惑,不知道您究竟想要表達的是哪種意思?深層分析後,我覺得您應該是說原來工作月薪是10000元,現在找同樣的工作,月薪卻只有7000元了,為什麼中間會有3000元的差距。

相同工作崗位,為何會有3000元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終歸要歸結到市場環境、行業、地域和人的能力四大因素上。

市場環境決定大體格局

和樓市賣房子一樣,找工作也有淡季和旺季,金三銀四,金九銀十,說的就是每年人才招聘的高峰期。每到這個時間段,換工作的人員特別多,但今年因為一場疫情,這種格局被打破了。

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還沒來得及招聘,自己就先倒下來,不是裁員就是降低薪資標準。往年的招聘高峰期,並沒有按期到來。今年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很多原本想要擴充的企業也停止擴張之路,改為保守戰略,對人員的需求跟著降低。需求端口掐斷了,在人才市場上,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人才需求崗位的議價能力傾向於企業,降低價格也是合情合理。

行業決定基礎

月薪能夠達到10000元,除了在四大超級城市外,薪資算是很理想的,職位應該能達到中層以上水平。按理來說,這樣一個崗位工資,差距應該不會如此大。但是呢,這一次我們不得不考慮,招聘企業是不是屬於受疫情嚴影響的行業。

在此次疫情中,前期受到摧殘的行業大多集中在餐飲、酒店、住宿和旅遊上,後期則蔓延到沿海出口外貿和製造行業。這些行業面臨壓力巨大,有高層人員已經帶頭降低薪水以求保護企業渡過難關,這種非正常因素下的薪資調整,在後期絕對是能夠調整回來的,也就不用過分擔心。

如果說,原來薪資10000元,年前就辭職準備年後找同類工作,那就必須面對一個現實,指望跳槽漲工資基本是無望了,能夠在這種情況下,還出來招聘人員的企業真的不多。只要這些企業能夠勇敢站出來招聘,於情於理,求職者都應該降低需求,和企業一起共度難關了。

地域因素不可忽略

在談到行業影響薪資時,我也說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普遍薪資要高於其他新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高於二三線城市,如果原來在北上廣深一線,準備換工作到其他城市,這種對於薪資的要求也要降低。

一個地區薪資整體水平是和當地的經濟掛鉤的,大城市消費高,薪資水平偏高,小城市壓力小,消費低,薪資水平甚至達不到一線城市的一半。在這種情況下,還拿著一線的標準到三線城市找工作,同樣的崗位人家公司要是招聘了你,那這家公司也是錢太多了,沒地方花。

所以,不能拋開區域因素單純的討論薪資的高低,這是荒謬、不合理的,退一萬步講,要真有這種情況出現,大傢伙又何必在一線城市拼死拼活呢?

人的能力是根本

高學歷人才薪資普遍會高於一般人工資,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存在。當然有極個別能力特別突出的人除外,這種比例太低,不在我們考慮範圍之內。

有人說過一句話,無論何時決定你薪資水平的還是你的能力。能力強的人,不管走到哪裡,都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同樣,能力弱者,一旦被迫離職,也只能被市場選擇,而沒有任何主動權。

如果說之前的工資是10000元,這10000元裡面究竟包含了多少人自身能力因素在裡面,這個不好說,因為在一家公司做的時間長了,工資總會有一定幅度上漲,而這種上漲因素往往不單純依靠能力來決定。

但要加入一家新公司,除了銷售行業能帶來強大的客戶資源,一開始公司看重這些資源會開除好價錢外,其他崗位還是要由經驗和能力來決定。

當公司HR和你進行短暫地交流後,只能給出你7000元的單價,這個時候,你就要意識到,在別人的眼裡,你的價值只能匹配7000元,而不是10000元,這中間的3000元差價,可能就是你在原來單位其他方面貢獻上產生的,至於到了新的公司能不能創造出這3000元甚至更高價值,就要看以後的表現了。

寫在最後的話

2020年整體環境不理想,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沒有辭職但有想法的還是彆著急,先在原來公司繼續堅持一段時間,等整個經濟形勢好轉後再考慮。至於已經辭職和被迫辭職的求職者,也要有心理準備,如果對薪資有高要求的話,要做好持久戰準備,如果沒有,不妨先降低標準入職,等以後這個經濟情況穩定後,再做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