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輕”合資車企扛不住了

最“年轻”合资车企扛不住了

特别关注

FOCUS

本报记者 陶 震

作为我国大众化汽车品牌中最年轻的合资企业,东风雷诺终究没扛过联姻后的“七年之痒”。

今日,雷诺集团官方宣布,其已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达成初步协议,将其在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雷诺”)中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东风集团。未来,东风雷诺将停止开展与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雷诺车型的国产化工作也将告一段落。

最“年轻”合资车企扛不住了
最“年轻”合资车企扛不住了

2013年12月,东风集团和法国雷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按50:50股权比例设立了东风雷诺,东风雷诺也成为最晚在我国实现乘用车生产的整车生产合资企业。

国产后,拥有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双生产资质的东风雷诺相继投产了科雷嘉、科雷傲、科雷缤等传统SUV车型以及雷诺 e诺纯电SUV车型。为告别“SUV生产商”的称号,东风雷诺前不久刚获得了轿车生产资质,而这一盘活车型多元化的生产举措,却未能在其国产期中派上用场。

2019年,我国车市遭遇动荡下行,这也加大了对边缘品牌的挤压程度,东风雷诺销量下挫严重。东风雷诺去年全年在华累计销量却仅为1.86万辆,同比下滑了近63%,使其成为法系车中销量下滑最为严重的品牌。

疫情期间更是让地处武汉“震中”的东风雷诺深受影响。3月30日,东风雷诺武汉工厂正式恢复生产,而东风雷诺也成为武汉最后复产的整车生产企业之一,东风雷诺第一季度的生产销售情况也受到极大影响。

东风集团最新公告显示,3月,东风雷诺产量仅为14辆,销量为77辆,第一季度整体销量仅为663辆,同比下滑高达88.65%。而东风雷诺1-2月份的产销更为惨淡,1月东风雷诺产量为0,销量仅587辆,下滑幅度超80%;2月,东风雷诺实现“零产销”。

最“年轻”合资车企扛不住了

疫情成为东风雷诺边缘化的“放大镜”,在华乘用车整体经营乏力最终导致雷诺选择撤出合资企业股份,并决定在华转变业务战略方向。

雷诺集团公告称,其未来在华将会把重心放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汽车领域。至于我国30万的雷诺车主,雷诺将通过雷诺经销商,并利用雷诺-日产联盟的协同机制为其提供服务。

此前,雷诺在华拥有4家合资企业,除了乘用车合资企业东风雷诺外,雷诺在华还成立了生产商用车的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雷诺”),与东风集团和日产汽车三方建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捷特”)以及雷诺以增资入股形式持有的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新能源”)。

根据雷诺规划,华晨雷诺、易捷特和江铃新能源将成为其在华开展业务的重点。

虽然雷诺集团宣布将不再经营东风雷诺,但并不代表其将中断在华乘用车业务。雷诺集团称,重组后,未来其和东风集团将继续与日产汽车在新一代发动机方面进行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向东风接手后的东风雷诺提供零部件,并向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提供柴油机许可。

显然,雷诺是在抛弃亏损业务,集中优势力量,并对全球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雷诺指出,新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提升联盟在华的运营效率。

1月30日,雷诺与其联盟盟友日产、三菱决定,对全球区域市场进行重新划分,三方将在各自的“主战场”主导业务开展。其中,雷诺主导欧洲市场,日产负责中国市场,三菱业务则主要在东南亚市场开展。

东风雷诺的“完结”也许只是一个起点,也是“后疫情时代”跨国企业集团对全球资源重新配置,对战略布局重新调整的缩影。目前,我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欧美疫情正逐步爆发扩大,疫情对全球产业结构造成的影响也正逐步显现,疫情或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分水岭,让汽车企业重新评估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凸显中国市场的特殊意义。

------------------END----------------

最“年轻”合资车企扛不住了最“年轻”合资车企扛不住了
最“年轻”合资车企扛不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